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不同于模糊语言,模糊言语是指言语表达中的模糊现象,是语言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运用.模糊言语不仅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而且还包括运用其他一些模糊词语、结构和非模糊语言形式.模糊言语具有广泛的语用功能,不但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2.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 ,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的模糊性与言语交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本文从文学、语篇、修辞和美学等几个方面 ,讨论了语言模糊性与言语交际的相互关系及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模糊修辞研究的对象是交际过程中的模糊言语问题.以特定语域英语课堂教学为交际情景,从模糊语用的新角度,探讨教师如何巧妙利用多种模糊手段使用英语教学语言以适应语境需要,达到提高多种语言表达效果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模糊现象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言语得体是语言的最高原则,模糊语言的使用可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更能表情达意,并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言语的得体是相对性的,人们的言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系统。对言语得体与语言模糊性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言语得体的必要性和语言模糊性,探讨言语得体和模糊语言的应用,提出了为使表达得体人们在交际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分类,然后结合交际能力理论,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与交际能力的关系——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是交际者语言交际能力的体现。体现交际者根据具体情境使用恰当语言形式的能力;针对不同对象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善用谈...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是表达含蓄言语的重要手段,具有维系人际关系的功能。模糊修辞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发挥委婉、礼貌、幽默等语用功能,使人们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存在于各种文化中,主要表现在词语和语篇上.模糊限制语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恰当使用可使话语缓和含蓄、礼貌客气、灵活有效,从而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一项重要的言语交际策略.文章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出发进行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交际语境的顺应性选择.恰当地运用语言顺应论,有助于说话者保全面子,维系合作关系,遵守礼貌原则,有效地实现其交际语用功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出于对人际交往中真假信息的关注,讨论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说谎”和“谎言”,继而考察格莱斯合作原则理论中构成质量准则的“真实性”这一概念,并通过借鉴语言哲学中对“事件”、“事实”和“真实”等相关概念的分析,指出在社会语境下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真实,有的只是语言使用者相信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哲学意识形态的模糊性语言是一种泛语言现象,但这种模糊性语言是按照一定的语言法则来运行的。在这些法则规约之下的翻译操作,精确性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模糊性总是绝对的、普遍存在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适时整合语言资源、调整翻译策略,使译作和原作具有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有效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有助于日常交际的成功,还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作者从认知的角度,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的基本涵义、存在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所谓模糊语言 ,实际上是指语言表达式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 ,或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在语言交际中 ,模糊语言不仅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必需的 ,因为语境本身也常常受诸如语言、非语言、副语言、社会文化以及文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语言的模糊性。然而 ,模糊语言的使用不仅不会有碍语言的有效交际 ,相反 ,在许多情况下 ,它可使语言表达更为自然、得体 ,也更能表情达意 ,并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从独特角度、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把汉英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之下,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生动的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词义不确定性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均存在着不确定性.歧义与笼统、模糊和非典型各自描述词汇语义学所研究的不确定性,它们相关而相异,常常被人们混淆而误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特性进行仔细观察和重新定义,并分析其成因,使之范围明确,各司其职,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障碍性模糊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者语言能力的缺陷而造成的。这种模糊表达,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交际产生朦胧的美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本文通过对模糊语产生原因的分析,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同时从非语言行为的总体功能和语义定位功能两方面对模糊语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只有借助于体态语这一非语言行为,才可以解决障碍性模糊语这一交际中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从模糊语言的由来出发,试探地给语言的模糊性下了定义,并列举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对语言模糊性的表义功能作以说明,点明了当今众家研究语言模糊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从模糊理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了幽默的模糊根源、模糊机制、常用的模糊手段和所起的语用功能,旨在阐明模糊性是幽默话语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解读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