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网民的上网行为较为规范.但与全国网民整体相比则上网素质相对较低,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一些网络相关问题缺乏正确判断.女生上网素质较男生高.随年级升高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趋于成熟.大学生网民教育应纳入正规教育轨道.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民的上网行为较为规范.但与全国网民整体相比则上网素质相对较低,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一些网络相关问题缺乏正确判断.女生上网素质较男生高.随年级升高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趋于成熟.大学生网民教育应纳入正规教育轨道.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的上网状况及网络行为,从而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全面了解教育的对象,而要准确地把握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就必须了解该群体在网络环境中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深入研究和解析大学生网民群体的概念与特征。大学生网民群体是指一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情感或其它任何特定目的的大学生网民通过网络持续地参与、交流、互动及经营,以共享知识、信息、价值而形成的一个"数字人"的集合体。大学生网民群体不仅具有一般网民群体的特征,还因其成员自身特有的身心特点而具有自我实现的渴求性、数字化的浸淫性、生存发展的依赖性、网络风尚的引领性、群体困惑的倍增性和社会角色的预演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调查了大学生上网的态度与行为,提出了教育对策,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科学指导大学生利用网络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州大学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 ,表明大学生上网是一种普遍现象 ,而因为上网引致心理及学习问题则是个别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上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对网络及其作用持积极态度 ;网络作为大学生学习工具或渠道的作用不明显 ,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加强网络教育建设 ,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我校 2 0 4名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数据 ,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负面影响 ,提出了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 :加强大学生的上网引导与教育 ,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弘扬文化主旋律 ;重视校园BBS站的建立和引导 ;开展有意义的网上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山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对当代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总体上仍有待提高;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因性别和学科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校需要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加强引导和监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它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指出了新时期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荒废学业、考试作弊、奢侈浪费、校园暴力、不文明上网、粗言秽语、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学校文明修身教育的实效性较差、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文明修身教育的缺失以及虚拟网络的失控带来消极影响等造成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因素,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文明行为评价体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网成瘾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上网群中的主力军,但有不少大学生上网成瘾,本针对大学生上网成瘾的行为,分析了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原因及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网络失范行为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及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水平都相对较高,其网络失范行为带来的危害也更大。如何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其健康积极发展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及传统德育方式的不足,主张通过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上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网络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活动 ,是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其主要行为特征体现为 :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课余生活方式 ;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渠道 ;大多数大学生网络行为比较文明 ,但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探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心理健康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KS·Ya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江苏工业学院120名本科生进行测试,以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和网络成瘾程度,进而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维护途径进行探讨。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8%。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部分个性心理特征如孤独、自尊等与网络行为及网络成瘾现象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其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课题组开展了以问卷方式为主的抽样调查,据此分析了大学生的上网目的、行为道德、思想观念及个性心理特征等状况,从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规范高校的网络化管理、加强校园网建设及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校461名大学生的调查,概括总结了大学生网络利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网络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利与弊,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4条对策建议,其中包括正确认识大学生上网的客观必然性、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大学生行为状态,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分析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多方面原因,为探讨大学生行为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所显示出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人文教育与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文教育的价值导向、过程导向与行为导向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青岛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社会实践素质、个人素质等因素。建议构建一个政府、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今后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创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上网并非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则是为了人际交往、娱乐消遣、寻求刺激和精神寄托。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动机、性心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心理特点,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心理问题从学生、学校和社会诸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上网并非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则是为了人际交往、娱乐消遣、寻求刺激和精神寄托。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动机、性心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心理特点,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心理问题从学生、学校和社会诸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