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珊瑚岛》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儿童小说。从早期教育和海外历险两个层面,小说《珊瑚岛》记录了儿童英雄的成长历程。通过延续了“鲁滨孙传统”,小说《珊瑚岛》强调了白人种族与文化的优越性。它以殖民主义话语的形式,与帝国的海外殖民和文化霸权形成合谋。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二战后威廉·戈尔丁试图质疑与改写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始终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观念和文化信仰的作家,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发表于1935年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堪称老舍文化小说的扛鼎之作.本文通过对老舍文化性格及文化立场的分析,将老舍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立场与《断魂枪》的深层文化意蕴进行比照,对小说《断魂枪》的文化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小说《高兴》成功改编为电影《高兴》,是2009年初比较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事件。虽然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都是传达一样的时代情绪:国民经济一体化或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整体高兴乐观时代情绪下的悲凉。然而,由于文学和传媒各自性质不同,两个《高兴》是不尽相同的。电影的成功改编是遵循了文学与传媒共通的艺术规律的结果,也是文学和传媒互补的产物。正因为克服了文学文本的诸多弱点,凸显出了许多亮点,《高兴》电影才被大多数人认可,在商业和文化上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较文学中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选取伦理学、青春学和民俗学三种学科视角,对“《沉沦》现象”进行阐释可以发现郁达夫小说《沉沦》的独特价值在于:用异域文化作参照,大胆挑战传统道德;以青春文化为本位,大声呼喊青年的苦闷,难能可贵地记录了“五四”时代的“另类”声音。以往那种把《沉沦》当作“爱国小说”或者“颓废小说”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5.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富于变化的,作者在充分展示其才智和个性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形象的世俗性:奴性十足,才能平庸,名利熏心等。  相似文献   

6.
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小说《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不甘平庸、力图开拓奋进、执著追求实现女性自我价值为内核的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认约这是《飘》畅销流传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冷战的胜利和911的灾难引发了美国对自身民族危机的广泛关注。当美国学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文化战争和国家的未来忧心忡忡之时,以《美国牧歌》《纠正》和《中性》为代表的美国小说对美国民族身份及特点进行了反思与展望。通过刻画身处不同时代的小说人物的美国经历,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小说再现了美国多元族裔和民族统一、传统价值观和当代文化氛围、美国梦与现实间的冲突与协商,为探究和解决当代美国民族危机提供了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8.
赵东  姚慧卿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41-44,74
赛珍珠小说《大地》写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作品反映的是旧中国动荡不安、瞬息万变的社会画卷。《大地》在问世之时遭到中外文坛的普遍非议,这部作品超越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显示出跨时代的特征。《大地》无论从写作视角还是从文化意义上都明显带有超越作者所处时代特征的跨时代性,《大地》的跨时代性表现在作者用艺术和哲学的眼光和东西文化比较的方法来审视当时中国社会特征和精神图景。作者赛珍珠独特的文化身份是造成小说跨时代性的主要原因,她对中美两种文化充分了解,中美文化的互补性使这部小说天然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品。《大地》在文学艺术理念上采用的中外艺术兼容并包的手法也是造成小说跨时代性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大地》的跨时代性对于今天考察当下社会现实以及开拓文学创作的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政治话语不再是社会的话语中心之后,人们的生活归于世俗和平庸,一味追求崇高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的转型期,又遇到了失去崇高、堕入世俗的历史性难题。杨沫发表在《中国作家》1998年第2期上的中篇小说《千条线一根针》,给社会价值转型期中的知识分子所感到的文化错位、反差和冲突作了一个注释性的描绘。小说中两个文化差异巨大的家庭成员各以自己的游戏规则上演着人生的悲喜剧。木同价值观人生观追求构成的生活图景都奔向同一个主题:回归世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黄前是一个处在崇高与低俗、理想与现实、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畅销作品,中国当代作家郭敬明的《小时代》属于消费时代的产物,对文学的批评不能仅以一种想象的标准衡量,而应结合时代特征,《小时代》反映了消费时代的一种真实生存状态。我们在阐述消费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论述消费文化对郭敬明小说《小时代》创作的影响,具体探讨了作品中的青年亚文化、青年男女爱情和时尚化倾向在消费时代的独特呈现。  相似文献   

11.
P.R.斯蒂芬森是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的早期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澳大利亚文化的基石:为民族自尊而作》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批评论著,是澳大利亚该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斯蒂芬森提出坚持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原则,藉以发展不依附母国的、独立自主的民族文化.他关注对民族文学标尺的界定,认为这将有助于厘清“真”、“伪”澳大利亚民族文学,并对催生反映本土真实生活的严肃作品产生积极影响.他还指出,发展民族文化的主力军除了作家、知识分子,还应该包括出版人.作家的任务是创作出足以滋养本民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作品,而知识分子和出版人则应该为作家的工作保驾护航.斯蒂芬森的民族主义文化观在之后民族主义浪潮的各个阶段都有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是一部被誉为解读澳大利亚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史诗电影,它是澳大利亚国家历史和社会各种族关系发展的缩影。本文拟从土著人的文化习俗和白人殖民的背景内容以及电影的演绎角度来探析土著人的和谐自然观和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一个由种族冲突走向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诗人朱迪思·莱特一生关注环境,她的作品以饱满的激情和娴熟的技巧表现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最普遍关注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社会生态问题,由于她的诗歌不懈地追求向世人传达事关民族生存的伦理信息,她死后被批评界誉为“代表澳大利亚民族良知的伟大诗人和杰出公民”。  相似文献   

15.
论澳大利亚任务型翻译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大利亚极具潜力的翻译市场,使澳洲高校形成了完整而规范的专业翻译教学体系。个案分析表明,澳大利亚翻译教学主要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开发其自主学习和研究翻译的能力。此外,在课程设置上,澳大利亚翻译教学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并重。  相似文献   

16.
在英美文学界,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发展,哥特式文学得到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然而,由于白人历史不够悠久,澳大利亚长期以来被认为缺乏哥特式小说滋生的古堡文化,因而,哥特式小说在澳大利亚的新发展也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考察哥特式小说在澳大利亚殖民主义时期进行移植的可能性并且梳理哥特式小说在澳大利亚的本土化新发展,既可以拓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视野,也可以丰富哥特式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罗斯后期代表作《美国牧歌》讲述了犹太移民利沃夫一家三代20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梦追寻中传统文化身份的历史变迁过程。小说既包涵了丰富的犹太民族文化要素,又体现了当代美国主流文化的时代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将考察小说主人公利沃夫家族三代人在历史观照下美国梦的演进与传统身份文化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以此为研究主线,探究构成小说各文化要素的深层文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吗?作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澳大利亚是一个"既多元文化又欠多元文化"的国家。文章从人口统计、移民模式、语言、定居点模式和政策领域五个方面切入,分析了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认为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然后用五个理由阐释了为什么我们仍然应该视澳大利亚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谈及多元文化的五个关键要素中,着重探讨了澳大利亚政体对多元文化的影响。最后,作者希冀能保持和捍卫澳大利亚现今的日常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9.
澳洲著名女作家亨利·汉德尓·理查森的经典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幸福的澳大利亚》从后现代空间理论的角度叙述了女主人公玛丽·麦昂尼的成长过程。玛丽·麦昂尼自我意识觉醒与她生活空间的拓展密不可分。她的每一次生活空间的变化扩展都对应着她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跨出国界,在与母文化相异的文化环境中的旅游活动。跨文化的国际性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主要趋势之一。跨文化旅游既能引起文化惊喜、文化模仿、文化融合等积极性的文化效果,也能产生文化摩擦和冲突、文化自大或自卑等负面后果。要去除消极性后果,达到文化和谐,除了强调跨文化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主观适应外,更应重视旅游地和旅游业对旅游者的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