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揭示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对国内外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及其引发异常波动的机理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交互作用为主线,分别梳理并综述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金融物理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社会传播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和复杂系统科学的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指出各部分研究的不同视角与相应的不足,展现了其研究特点.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微观投资者视角下股市异常波动的形成机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国际投资者情绪在全球股票市场上的溢出效应,对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的网络结构以及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Diebold信息溢出模型对投资者情绪的全球信息溢出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全球股市投资者情绪的联动性较高,欧美股票市场是全球情绪传染的主要对外溢出来源;投资者情绪的传染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高涨情绪的信息溢出效应要明显高于低迷情绪的信息溢出效应;中国A股除了在2007年和2015年两次牛市后期表现出较明显的净对外溢出,其他时间均表现出明显的接受溢出状态,说明中国A股的对外影响力还不能与其规模相匹配.因此,应在建立有效的金融防火墙的基础上,加大A股的开放程度、引入更多的国际投资者,逐步扩大A股在全球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基金指数与综合指数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与脉冲响应检验、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影响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股市与基金市场之间存在着同涨同跌的长期均衡关系;股票市场的波动会对基金市场产生影响,而基金市场的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表现出非对称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较基金市场更为强烈,而基金市场受到较大波动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法与金融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金融理论前沿,为研究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现有法律体系受到历史法律传统和计划经济法律制度的双重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法律保护的投资者对象和范畴有较大不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有独特表现.文章在分析法系起源、法律制度及执法效率对投资者保护的基础上,运用法与金融理论的研究分析方法,结合中国转型经济实际,探析了中国法律传统和制度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研究一直是市场争论的热点。国外的行为偏差研究主要着眼于对西方的股市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而国内的研究则仅停留在用国外理论对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及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推介的层面上,这种研究方式是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鉴于此,当前有必要针对我国股市新兴转轨的具体特点,力图将行为金融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视角对股票市场上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个国家的综合指数(包括我国上证指数与深成指数)为样本,以EGARCH模型系统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以及这种非对称性与成熟市场上的差别。结果发现,与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非对称较弱,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殊结构与贷款利率缺乏刚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最大.为验证基金投资行为与股市波动的关系,以基金指数变化代表投资者情绪波动,利用GARCH(1,1)及EGARCH(1,1)模型实证检验其投资行为对我国股市波动的时变性及杠杆效应,并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就其投资行为对股市波动作用机理予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投资者情绪波动下其投资行为会对股市波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的存在,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其投资行为加剧股市波动作用更为显著;而投资者情绪下降时,股市虽有波动,但负向杠杆效应不如情绪高涨时正向杠杆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而相关研究也可以从行为金融理论的综述性研究、对中国股市异常现象的实证性检验和对中国股市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具体分析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对中国股市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具体分析又可细化为关于个体投资者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和关于群体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对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解释一直是金融投资领域中不断争议的热点问题.主流的有效市场假说对股票价格行为的解释不断受到来自实践的挑战,80年代以来,理论界发展了一些股票市场理论,从非静态均衡和非线性的角度来解释股票价格的复杂行为.本文就是对建立在数理分析基础上的当今主要股票市场理论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种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市具有较为明显的ARCH效应,波动持续的时间较长,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EGARCH模型对上海股市波动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在面对风险性选择时,投资者具有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本文介绍了过度自信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并运用上海证券市场1997-2006年的个股数据和日收益率研究了中国股市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行为。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而且在市场上升阶段过度自信的程度要大于市场下降阶段的过度自信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最能凸显财富效应的牛市和熊市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对中美两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各自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美国股市虽然在相对规模、公司业绩、投资者行为、股利政策等方面远远优于中国股市,但是其财富效应只比中国股市略强,且自身统计性质不够显著。其原因是股票市场特有的波动性增强了投资者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削弱了股市财富效应。最后分析了关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问题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价格的高低及变动是对股票内在价值高低及变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其价格的形成直接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影响和调节股票供求量的并不是单位股票的绝对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动,它是股票作为投资品的单位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水平的高低及变动。由于股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存在又使股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提升了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一表象成为引起股价波动背后的主要理性因素,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汇率和股票市场进行总体经验分解的基础上,运用VAR-GARCH-BEKK模型对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利率与股市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汇率和股市、利率和汇率间存在非对称的溢出效应,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传导性,影响的方向和力度有所差异,从长周期趋势来看,汇率相较利率对股票市场波动溢出影响更具持久性。应密切关注市场波动,避免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在有效监管框架下货币政策应着眼长期趋势,甄别市场波动力度与持久性,适时适度地完成货币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资本市场价格显示了较大的波动性,羊群行为理论可能提供了解释价格超常波动性的视角。对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学家主要考虑羊群行为的获利性问题,而心理学家关注羊群行为发生的原因。两个研究领域存在前提假设的差异和关注焦点的差异,由此带来方法论上的混乱。制度经济学可能会弥补两者的差异,从而衍生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6.
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为金融学是在质疑经典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风险回避和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特征的前提假设中产生的。面对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引入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与范式,指出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个体认知方式与价值判断的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而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前提假设。因而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其行为经常出现非贝叶斯法则预期、风险追求和期望值的多样性。行为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风险决策偏好不完全理性的观点将为我国不够成熟的证券市场防范风险,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管理对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结合行为金融和统计套利的方法,既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分析,又使用了国外较为流行的统计套利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在一定投资条件限制下构建最优股票组合并实施行为统计套利策略,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验证了行为统计套利投资策略可以带来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指令驱动市场信息模型,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释股票市场波动性日内特征的原因。结果 表明,股票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公开信息和流动性成本是导致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具有"L "形日内模式的因素。股票市值越大,非对称信息、公共信息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越低。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部资本市场存在功能异化现象,部门经理寻租就是其中表现之一。以往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中部门经理寻租的研究几乎全是基于传统金融理论视角,而传统金融理论中完全理性人的假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尝试从行为金融视角对影响内部资本市场部门经理寻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基于传统金融视角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进一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行为因素是影响内部资本市场部门经理寻租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认知偏差、管理者偏好差异和管理者个人控制方面,其中管理者认知偏差又是最重要的原因。从而扩展了有关内部资本市场研究的视角,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实践具有行为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