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对于死亡有独特的认识。传统上,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以超越生死轮回、获得解脱成就为目标,并把观察死亡作为修行、拯救的重要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宗喀巴对此有深入的论述,在佛法实践中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印顺法师从人间佛教的立场出发,以《阿含经》等佛教原典为依据,对此展开了批判,认为以"念死"作为入道之门,是悲观厌世的小乘意趣,而提倡以"十善业"为代表的"端正法"。印顺法师的这一批判,既有适应"人道"的"契机"的追求,也有"契理"的依据,但宗喀巴大师的论述,也有其契理契机的合理性。其实,细究印顺法师的思想,他也并不完全排斥宗喀巴的法门,双方虽然进路不同,实则旨趣归一。  相似文献   

2.
顾炎武的管理思想既属于社会学范畴,又属于管理学范畴,故名之曰"社会管理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管理理念;(2)"财足而化行"的社会管理目标;(3)"寓封建之意于士大夫"的社会建设思想;(4)"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政府建设思想;(5)"立君为民"的执政理念;(6)"名""法""礼"兼采并用的综合治理思想。  相似文献   

3.
对清华简《尹诰》提出五项质疑:(一)与传世本《礼记·缁衣》所引《尹诰》文义不合太甚;(二)称呼混乱;(三)叙事内容与《尚书·汤誓》互相冲突;(四)"金玉"连用不应出于夏商之际;(五)与传世文献多有雷同,且夹杂后世语言。  相似文献   

4.
《尚书·洪范》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政治哲学文献。它包含六个思想要点:(1)"洪范九畴"是王者治理天下的九条根本大法,在性质上与周初的"革命说"差别巨大;(2)"数"乃哲学观念,其中数序"初一""次五""次九"在含义上与起始畴、中心畴和目的畴相对应;(3)包含了五元关联性思维的萌芽,在"皇极"畴以外的其余八畴中都有所表现;(4)君王应当建立"中道",并以此施用政治权力;(5)王者具有圣性,其德行可以被神性的"天"所感应,并通过"庶征"展现出来;(6)从政治的角度构造了一个"生活世界"的系统。汉代的《洪范》学在天人感应的背景下大力阐发了五行灾异学说,夏侯始昌的《洪范五行传》及刘向、刘歆的相关解释最为重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宋代的《尚书》学以王安石和朱熹为代表。王氏极其重视"五行"畴,以为九畴的核心。朱熹则最重"皇极"畴,它是"君王通过正身而建立民可效法的至极至尽的准则"之义,由此批评了"大中"的训解。  相似文献   

5.
"不健康"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话语。这个话语的内涵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从它的"使用史"来看,其内涵主要有:(一)"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纯艺术"是不健康的;(二)"灰色阴暗"的艺术是不健康的;(三)"小市民趣味"的艺术是不健康的;(四)"小资产阶级情趣"是不健康的;(五)"形式主义"是不健康的。这些内涵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性与政治性,是政治话语权的转化,这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史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到"从独立作动词到用在动词后作结果补语的语法化过程为:(1)"到"独立作动词;(2)"V到O"表示动作行为到达某处所;(3)"V到O"表示动作行为延续到其宾语所代表的时间;(4)"V到O"表示动作行为达到某程度;(5)"V到O"表示动作行为有了结果。这个结论与刘子瑜先生的观点大同小异,即前三点是一致的,第四点与第五点次序颠倒。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弥漫着深沉的历史悲现感,马尔库塞的思想也感染有这种浪漫色彩,其思想理论和他诗人哲学家的气质相关·面对发达工业社会不可逆转的单面化和人的单向度化,马氏的社会批判理论从政治的批判与"大拒绝"一步步走向了文化的批判与"艺术革命",从而构想出了一条通往审美乌托邦之路,给予无希望的人以希望.马尔库塞的这一思想发展历程,从学理上说,有其理论的深刻来源.  相似文献   

8.
吐蕃时期传入的佛教密宗,称为"旧译金刚乘"。公元9世纪以后,它受到了藏传佛教界新兴教派的诸多批判。有人指责旧译续部的经典在印度未见,因而是伪法;有人斥责"大圆满"为藏人伪造;有人批判旧译金刚乘的见地是汉地和尚的错谬见解传承,等等。这些批判流传甚久,影响甚广。本文①对历史上出现的关于旧译金刚乘教法的诸多反对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引用大量的教证,运用严密的逻辑,进行了严肃的破斥,并对藏传佛教史、教派关系多所涉及。  相似文献   

9.
贾曹杰·达玛仁钦,于藏历第六绕迥的木龙年(公元一三六四年)生于后藏娘堆地方。 他从小随乃宁巴·仁钦坚赞出家为僧,依噶希巴·让多、萨迦·会达哇等为师,聆习各种显密经典,博通诸理。随后,在萨迦、桑朴、泽当等地寺院中学习十部大论,与绒敦·释迦坚赞、克钦·优巴等萨迦派诸大贤者辩经获胜,声名为之大振,并获“噶具巴”之称。此后不久便成了宗喀巴的上首弟子。在他五十六岁藏历土猪年(公元一四一九年)时,宗喀巴圆寂。此后,他便接替宗喀巴继任甘丹寺第二任法台,贾曹之名号即由此而来。他在任甘丹住持的十三年间,“大师一切弟子皆奉之与大师无异也”(《西藏民族政教史》)。致力于佛法的讲授、辩论和著述,嗣后让位于克珠杰·格勒巴桑。  相似文献   

10.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A·赫胥黎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重在法西斯行政模式和对法西斯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他的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构成了他政治意识的一部份,形成他文学作品和文论的重要主题。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视角解读赫胥黎的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揭示代表作《美丽新世界》社会批判意义的一个全新层面。  相似文献   

12.
本·阿格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歪曲的批判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人的满足最终在于创造性的生产劳动"的思想.这一思想为当今社会中沉迷于消费主义、满足于在消费中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学界在毛泽东研究领域中提出了"毛泽东晚期思想"的概念,原本应是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作法,却引起不少反对的看法,也冲击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界定。单纯的思想史分期产生如此困扰的根由在于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界定不完备。大陆学界对"毛泽东晚期思想"有两项争议:(1)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毛泽东晚期思想"的上限究竟应定在何时;(2)"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的适用性问题。就后一个争议而言,赞同运用"毛泽东晚期思想"概念对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作阶段性的研究。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探讨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毛泽东本人思想转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法学界对"S+VP+的(+NP)"结构中"的"字的词性有四种意见:(1)结构助词;(2)语气词和结构助词;(3)时体助词;(4)语气词。这四种看法各有局限。"S+VP+的(+NP)"实际上是一个同形结构,其中的"的"不是同一个"的",而是三个不同的"的"。当"S+VP+的(+NP)"为偏正结构(包括"的"字结构)时,其中的"的"是结构助词;当为主谓结构时,有两种情况:常处动宾之间且不可省去的"的"是时体助词;处于句末且可省去的"的"是语气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种新思路--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分析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文中给出以下五个新命题并加以论证和分析:(1)"生产七要素论",重点论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本和网络也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2)"实体要素"、"虚拟要素"、"资本要素"等范畴;(3)要素资本结构的优化是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的前提和载体;(4)"财务资本结构"范畴,优化要素资本结构关键在于优化财务资本结构;(5)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三次产业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序和配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1)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外部的稳定,但更需要的是内部稳定;(2)稳定是全面稳定,但政治稳定居首要位置;(3)在影响、破坏中国稳定的各种危险中,来自国内的危险是主要的;(4)"左"和右都是不安定因素,右则是主要危险;(5)巩固、发展稳定大局要靠党的领导,靠改革和发展,靠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明末清初反理学思潮之中,王夫之、黄宗羲二人主要从哲学理论的高度,重新阐释了理气关系。顾炎武则主要从历史还原的角度,将理学还原为经学,提出了"理学即经学"的命题。相比较而言,傅山对理学的批评,比较侧重于从字义的历史还原和理学的社会作用角度,批评理学之"理"的理论谬误及其危害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从理气关系的角度,认同"气先理后"的思想;(2)从范畴史的角度,消解理学之理的神圣性,认为宋明理学家讲的"理"不合先秦儒家经典上所说的"理"字,缺乏历史根据;(3)认为"理"也有善恶之分,如同性有善恶一样,不是像宋明理学家说的那样,理为纯善;(4)通过"无理与理"关系的辩证,提出了"无理生理"、"无理胜理"的激进思想,这是傅山从理论上批评理学最具特色的地方,从而也显示了其对理学批评的社会政治指向。  相似文献   

19.
宗喀巴在继承龙树、提婆、佛护、月称等中观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各种思想流弊和面临的各种挑战,对中观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尤其是对自性空理论和名言有思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发。在精到地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了空有统一的中道观,而且名言有的思想亦被他凸显了出来,从而将应成中观论推向了高峰。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宗喀巴应成中观理论有着独创之贡献,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最有实力的一个教派。其哲学思想的基石是宗喀巴的“缘起性空”说。“缘起性空”说的最大特点是在强调客观世界“自性空”的同时,强调“缘起有”。这种空有结合的思想,反映到认识上,就是强调“世俗谛”与“胜义谛”并重。格鲁派“缘起性空”说对“有”的重视,完备了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