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虚拟企业协作中的竞标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菁  汪定伟 《管理科学》2002,5(1):35-39
在全球化竞争条件下, 虚拟企业协作中制定竞标策略是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静态博 弈方法得到了竞标价格的可行域, 并研究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获利因子确定方法, 得到了优 化的竞标价格. 在对因素集处理的过程中, 采用了二元对比方法得到了各因素的权重. 同时, 按 照联盟满意度和成本最省原则给出了优化的竞标工期, 并列出了影响企业竞标获胜几率的几 个关键准则. 为企业竞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往往孤立地分析企业横向或纵向R&D合作问题,而现实中,企业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合作形式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建立了上下游企业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的博弈模型,并与下游企业只选择横向R&D合作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与下游企业只进行横向R&D合作的情形相比,同时进行横向与纵向R&D合作将带来更高的均衡产量、R&D投入水平和行业利润;(2)当R&D成本分担比例较低(较高)时,上游企业具有(缺乏)R&D合作动机,该结果与技术溢出水平高低无关;(3)当上游企业R&D成本分担比例较高或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下游企业必然同时选择与上游企业R&D合作。为保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满意度的NASH谈判模型,设计了上下游企业R&D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算例表明,该协调机制能避免传统R&D成本分担法引起的合作冲突。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设项目动态联盟候选投标项目评价的内涵分析,确定了候选投标项目评价的决定因素,构建了候选投标项目评价的指标体系。首先通过计算欧氏贴近度,剔除了贴近度较小的指标,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将众多指标进行综合,消除样本间的信息重叠,降低RBF网络的输入维数。针对候选投标项目评价系统的非线性特征,采用RBF网络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对某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候选投标项目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EN、PCA与RBF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比PCA与RBF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及单纯的RBF网络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拟合效果。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用软件完成,成本低廉、运算速度快捷,能够克服数据处理流程的复杂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在对R&D项目投资时的路径选择行为受到决策者期望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R&D项目投资路径及其决策者期望的基础上,根据政治关联性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构建了考虑决策者期望的企业R&D项目投资路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是否选择最优路径的策略影响着演化均衡;对民营企业来说,初始投资额差异对该类企业选择最优路径的概率的影响完全一致;乐观决策者的数量、群体规模、决策者期望差异和初始阶段的投资额差异对两类企业选择最优路径的概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乐观决策者的数量、期望差异和初始阶段投资额差异。以上结论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更好地进行管理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考虑产品差异的三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选择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确定自己的R&D水平,第三阶段企业确定产品价格进行伯川德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R&D竞争、R&D卡特尔、共同实验、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五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当技术溢出程度较低且产品水平差异不大时,政府给予采用R&D竞争策略企业的补贴率不高于采用R&D卡特尔策略的企业;当技术溢出程度较高且产品水平差异较大时,结果则相反。在政府进行最优补贴后,从促进技术进步、扩大企业规模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五种R&D策略中,共同实验最差,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则最优。  相似文献   

6.
基于差异产品的政府最优R&D补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考虑产品差异的三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选择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确定自己的R8LD水平,第三阶段企业确定产品价格进行伯川德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R&D竞争、R&D卡特尔、共同实验、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五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当技术溢出程度较低且产品水平差异不大时,政府给予采用R&D竞争策略企业的补贴率不高于采用R&D卡特尔策略的企业;当技术溢出程度较高且产品水平差异较大时,结果则相反.在政府进行最优补贴后,从促进技术进步、扩大企业规模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五种R&D策略中,共同实验最差,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则最优.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概念,并构建了用于分析R&D联盟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特点及其所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国际化多重R&D联盟如何选择合适治理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在有专利情况下,开发了一个R&D投资模型,结合R&D投资过程的特点,把R&D投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研究阶段被模型为欧式期权,另一个是开发阶段被模型为永生美式期权,从而把R&D项目投资机会模型为复合期权,给出了R&D期权价值的解析评价公式和最优投资决策规则,并讨论专利宽度(Patent Breadth)对R&D期权价值和R&D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申请专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合作网络的形成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数据表明,上下游主体间的垂直R&D合作比位于同一市场层面主体间的横向R&D合作网络更普遍。针对企业间R&D合作网络的内生形成问题,首先,建立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竞争厂商之间同时选择R&D合作链接和R&D投入水平的博弈模型;然后,通过比较所有可能存在的网络结构下各企业的均衡利润水平,识别稳定网络结构并分析R&D投资的效率;接下来,分析稳定网络结构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和垂直R&D合作溢出效应的演化;最后,通过比较各网络结构下的社会福利,分析稳定网络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垂直合作链接促进合作双方的R&D投入,提高合作双方的均衡利润水平;横向合作链接阻碍竞争厂商的R&D投入,随着横向R&D合作溢出效应的增加,厂商R&D投入的竞争效应逐渐高于其成本降低的效应,从而厂商的利润先增加后减小;(2)在适当的溢出效应参数范围内,完全合作网络是唯一的成对稳定网络结构;但是当供应商与其中一个厂商的垂直R&D合作溢出率较高时,稳定网络结构将会发生演化。(3)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成对稳定网络未必总是最有效的合作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中的创新模式选择与R&D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林  张春辉 《管理评论》2012,(10):157-165,176
创新模式的合理选择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供应链视角,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下游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R&D因素与下游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及其对上游企业期望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内生溢出对上下游企业R&D投入与期望收益均具有正向作用,并与下游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正相关;而R&D投入与下游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正相关;下游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对上游企业R&D投入与期望收益具有负向作用。根据这些结论,最后给出了上下游企业的R&D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二度价格歧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小我   《管理科学》2001,4(1):8-11
系统地讨论了二度价格歧视条件下垄断厂商的收益最大化条件和利润最大化条件 .首先分别讨论了线性需求函数和非线性需求函数情形下的收益最大化问题 ,接着讨论了线性需求函数和非线性需求函数情形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均给出了严谨的理论分析和有关的计算公式 .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项目合作企业之间观点耦合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动力学、自组织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有多个企业参与的合作项目中各成员企业观点的演化规律。根据提炼出的影响项目成员组织观点一致性的主要因素,建立考虑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和合作企业间耦合作用的观点演化动力学模型,分别研究线性和非线性耦合作用下成员企业观点演化的动力学行为。在非线性耦合作用下,组织观点演化存在观点冻结区、观点类线性收敛区和观点分岔区三个区域,推导得到可以用来判别观点演化所处区域的企业间初始观点分歧的临界值,发现在观点分岔区可能出现由企业间沟通强度阈值决定的组织观点趋同突变和决裂突变的演变现象,通过计算仿真验证这两种突变还与成员企业的凝聚作用强度、对相异观点的开放度以及观点演化的历史状态有关。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项目合作组织观点的自组织演化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加深对观点演化的多样性和涌现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定价、回购及协调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和单一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将第三方物流引入到闭环供应链协调中来,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负责废品回收、正向物流服务价格由零售商承担的条件下,通过独立决策和联合决策两种决策方法,运用博弈理论进行求解,给出了两种不同决策方法下的定价策略;通过对两种定价方法的对比,认为联合决策下不仅系统利润明显提高,而且消费者也从中获益,并通过等利润增长率的方式对三者利润进行分配,实现共赢.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对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零售商销售努力和销售价格影响需求情况下的制造商-零售商两级供应链,研究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下供应链的分散决策。基于博弈理论和建模方法,对几种权力结构和信息结构情景建立相应模型,通过理论与数值分析对不同博弈均衡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随着零售商势力逐步增强制造商利润会逐步恶化;但零售商势力增强能否带来更多利润,取决于需求对价格和销售努力的敏感度、销售努力成本以及信息结构。占优一方可以通过获取对方更多信息来改善自己处境。若占优零售商不得不依赖于对制造商成本先验分布进行决策,当估计的均值大于真实成本时,适度的方差对零售商更有利。最后,讨论了销售努力成本分担的合作机制,针对非合作博弈给出了帕累托改进的合约区间和 Nash讨价还价均衡。  相似文献   

15.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环境不确定性引发的违约行为,是导致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论文研究了环境波动(具体到市场价格波动和研制成本波动)对复杂产品系统合约方不合作行为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价格下降情况下买卖双方的收益函数、论证了收益函数中各变量与价格下降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用户不合作行为的演化路径和阈值与价格下降的关系;之后以同样的逻辑研究了价格上升情况下集成商的不合作行为;最后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初始条件改变和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博弈双方收益函数中的各变量在价格下降时均是价格下降程度的函数,在价格上升时均是成本上涨程度的函数;(2)用户行为与价格下降的关系:当价格下降幅度小于用户合作阈值时合作是演化的结果,当价格下降幅度超过用户不合作阈值时不合作是演化的结果,当价格下降幅度界于合作阈值和不合作阈值之间时演化结果取决于对方的行为;(3)集成商行为与成本上升的关系:当成本上升幅度小于集成商合作阈值时合作是演化的结果,当成本上升幅度超过集成商不合作阈值时不合作是演化的结果,当成本上升幅度界于合作阈值和不合作阈值之间时演化结果取决于对方的行为。研究揭示了不合作行为与价格下降及成本上升的突变非线性关系,找出了合作和不合作的阈值。研究是环境不确定情境下合约治理理论在复杂产品系统及相关项目管理领域的深入,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实践的合约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最低价中标法的性质与功能及其扭曲与矫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与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在项目招标中通过保证报价最低者中标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招标方法已经在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招标活动中开始尝试性采用。本文正是立足于工程建设的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委托代理的理论视角剖析了工程建设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法的本质与功能,并对此方法在工程建设实践中的种种扭曲及其根源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剖析,然后从中外比较研究角度提出了矫正这些扭曲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考虑单电网公司与双发电商所组成的渠道结构,构建了发电商投资减排、电网公司投资消纳的优势互补的异质型垂直合作减排的随机微分对策模型,先后考察并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成决策下的反馈均衡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润共享契约下系统增量利润的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对于分散决策,电网公司选择性承担发电商的减排费用;两种决策下的发电商减排和电网公司购电价格以及分散决策下的减排补贴与发电商之间的减排竞争强度相关;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合作博弈有利于提高电网公司购电电价,同时为此所带来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8.
HYBRID R&D     
We develop a model of R&D collaboration in which individual firms carry out in‐house research on core activities and undertake bilateral joint projects on non‐core activities with other firms. We develop conditions on the profit functions of the firm under which R&D investments in different projects of a firm are complementary. We show that this condition is met by standard price and quantity setting oligopoly models. We then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joint projects and investments and profits. In this context, we identify a second aspect of complementarity: Equilibrium investments in in‐house as well as in each joint project are increasing in the number of projects. However, we find that an increase in number of joint projects of all firms lowers collective profits,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excessive incentive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JEL: L13, L14, L22, O31, O32)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优化供应链的全局效益需要成员企业的协调来实现。效率评估的非参数法应用广泛,但是单纯的效率优化未考虑资源的可替代性和再分配,忽视了投入(产出)结构调整释放的优化空间。对于效率分解,取折衷或单边最优的方案不完全符合企业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针对两级供应链的利润优化问题建立一般化的分析框架,同时考虑了技术进步和资源可替代性的影响,对成员企业的利润博弈展开讨论,探讨了合作博弈如何促成供应链实现集权模式下的最优。通过建立议价模型得出了纳什均衡基础上的成员企业最优利润组合,并给出了实现最优分配方案的中间产品均衡定价。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资溢出的研发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降低投机风险,提高联盟成员的资源投入量,是决定研发联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研究了存在投资溢出时,并行研发联盟和集中研发联盟中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方式下的投资策略,并分析了投资溢出、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溢出能降低投机风险,提高联盟成员资源投入量;市场收益较小时,集中研发联盟优于并行研发联盟,按投入比例分配优于平分收益;市场收益较大时,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无影响,联盟应采取平分收益这种简单分配方式,以促进合作研发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