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程序。本文阐述了PDCA循环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并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中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增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分析了高校技术物资的特点及物资管理工作如何面对市场竞争 ,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物资管理的具体措施 ,阐述了“价值工程”这门现代理论在高校技术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对高校技术物资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实施办法提出了建设性看法  相似文献   

3.
招生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本专业面向三校生和高 中生招生。毕业后,可从事建筑施工企业、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施 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施工与管理 本专业面向三校生和高 中生招生。毕业后,可从事建设、市政工程设施设计、 市政工程管理、市政工程造价咨询、市政工程施工、市 政工程养护、招投标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航海院校研究生的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航海院校也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的研究生教育体系。面对新形势下航海院校研究生管理教育中出现的情况,结合航海院校研究生管理的特点,从基层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对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学院在研究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的开展研究生的管理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技术与招生工作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招生录取中 ,不仅为高校招生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 ,同时也丰富了招生工作职能的内涵 ,有利于构建新型的招生管理制度。一、实行网上录取弥补了传统招生模式的不足实行网上招行是招生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 ,使以纸质档案物质流为基础、人力密集型的招生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化信息流为基础、技术密集型的招生管理模式。1.改变了招生工作人才密集型的现状实行网上录取方式后招生管理和录取人员只需坐在办公室的计算机前 ,进行简单的操作 ,就能完成…  相似文献   

6.
在省级招生考试管理中,现代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体现为各类招生、考试的业务管理与服务.通过对过去一年多来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办公室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的大量实践数据的分析,确认了这一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是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的有力保障和实现"科技招考"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政府形象、加强全社会信息化以及招生考试管理过程的公平、公正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考生、家长对招生信息了解不够,导致招生院校与考生、家长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是一种新型招生模式,选拔制度存在缺陷,导致招生院校不能全面掌握考生信息;因信息的不对称,考生在报考时出现"逆向选择"等。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中,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对单独招生中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控制与利用:发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应用现代技术及改革与创新单独招生和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按照高水平大学本科招生管理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本科招生管理进行实证分析。指出高水平大学招生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缺乏系统、完善、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指导;招生过程中对程序、进度和监督等要素的管理不均衡,管理技术落后;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不够科学;项目管理主体缺乏创造性;对人才的识别手段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实行可分解的目标管理;推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估”五个维度的动态化过程管理;形成项目管理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格局,采取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明晰项目管理主体等。  相似文献   

9.
远程招生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普通高校远程网上录取模式的发展,高校招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为学校其他各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新生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此,研制开发远程招生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必须克服生源复杂、工作环节多、学籍管理困难等特点,从把好入学招生质量关,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发挥导师作用,促进自我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还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中英文招聘广告体裁的语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行业招聘广告为例,采用语料库工具,对比分析中英文招聘广告的语步结构及语言实现形式。研究发现:中英文招聘广告的语步结构有相同之处,但中文招聘广告语步相对完整,英文招聘广告语步相对较少;英文招聘广告既注重对应聘者素质的要求,也注重描述人才培养机制,而中文招聘广告注重描述对应聘者的要求;中英文招聘广告的号召性语步均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尤以第二人称代词为主,旨在减少与应聘者之间的距离感,实现号召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3年,作为高职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北京市高职自主招生改革已走过8年的历程,本文以北京市高职自主招生近8年来的数据为基础,梳理北京市高职自主招生脉络,观察其内在变化,探求高职自主招生的定位,旨在摸索高职自主招生发展趋势,提出关于高职自主招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博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寻找保证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基本环节,论述了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的规范招生制度、考试中程序公正、完善资助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如何完善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才招聘的博弈模型分析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招聘工作越来越重要,是企事业议事进程的关键环节之一。人才招聘实质是招聘方与应聘方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相互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多是招聘单位占主导。本文应用博弈理论的相关知识,探讨了人才招聘过程的相关问题,建立了人才外部招聘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博弈均衡规律的相关分析和定价策略研究,以保证招聘方与应聘方双方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理论研究,集中关注创业企业在招聘时是否存在对某一类型应聘者的普遍偏好,这种偏好与其组织绩效的作用关系,创业企业招聘偏好与人-组织匹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组织匹配理论在创业企业招聘偏好与其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用。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假设,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人才的招聘成本包括招募、选拔、录用、培训和安置等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费用,录用人才的后续成本和附带成本问题尤需重视。由于创新人才的自身特点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优秀人才招聘中存在的不计成本、聘任标准不合理等一系列风险,针对成本与风险控制,应建立成本预算与招聘评估体系、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基础性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人才测评机制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选取在大学本科招生制度领域获得世界普遍认可且各有特色的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本科招生制度体系,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美国、英国和日本3个样本国家本科招生制度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个发达国家在本科招生制度方面具有3方面的共同特征:(1)本科招生制度的基础是形式多样化的招生方式;(2)本科招生制度的核心是兼顾办学理念和公平公正的综合、多元化的录取标准;(3)本科招生制度的保障是内部与外部并重的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本科招生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党建应切实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在青年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要注重加强正面教育,积极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程序。  相似文献   

19.
引智工作的推进已经使高校成为一个多国文化的融合体,实施跨文化管理是提高高校引智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跨文化管理的内涵,提出了跨文化管理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并根据高校引智工作的特点,给出了跨文化管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发生了极大变革。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工作搜寻模式变革、网络招聘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分析,运用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了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作渠道的多样化体现为岗位信息投放方式、劳动力供需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求职者与企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数字经济新政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割。(2)网络招聘政策对劳动者工作搜寻渠道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效应在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都非常显著;相比非国有部门,网络招聘政策对国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说明国有部门的政策执行力更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力求职特别是与网络招聘相关的法律制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