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其小说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审美特征.审美乌托邦、田园牧歌情调以及禅宗式超越的精神追寻,营造出废名小说中一个个镜花水月般的"梦幻"世界.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思想一般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形态:宗教乌托邦、政治乌托邦和审美乌托邦。审美乌托邦是乌托邦思想的现代形态,它直接呈现为美学和艺术理论;反面乌托邦特指二十世纪西方曾流行的一种文学,多以构想恐怖、非人的世界,反对机器对人的统治而著称。审美乌托邦体现的是乌托邦精神,反面乌托部体现的是人的忧患意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作为人类文比精神的两种主要类型,乌托邦精神与忧患意识从两个不同方面体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乌托邦精神同忧患意识是互补的,二者携手并进,使人类文明亘古长新。  相似文献   

3.
京派作家的审美现代性首先表现于文学观念上,他们均把美作为文学的中心.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侧重于对现代文明乃至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废名则执着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废名的小说是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从人生的苦难出发,以禅悦之心建构的审美乌托邦文本.他以一种反现代性的姿态,坚持某种非中心式写作.在某种意义上,废名小说也是从死亡中生长出来的文学文本,他从佛陀处借来一面"镜子",把"实在心念化",把世界幻化为梦,以审美的方式完成了对生命悲剧性的超越,为荒谬、虚无的生命赋予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在后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向,由前期强调"工具本体",转向强调"心理本体",特别是提出建构"情本体";李泽厚美学由前期的"实践乌托邦"转向后期的"情感乌托邦".李泽厚的情本体论依然延续了实践美学的主体性路线以及意识哲学的立场,而这也是它的致命弱点.现代人类为了摆脱生存困境,确实需要一个精神家园--审美乌托邦.审美乌托邦建立在存在(生存)本体论基础上,它超越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对立,也超越了意识美学和身体美学的对立.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生存体验,体现出超越现实的终极追求.它能够在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现代社会,为人类建立一个精神家园.当代哲学走向审美主义,根据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京派作家梦想的叙事是京派小说审美回忆的一个重要向度,它营构了一个审美的乌托邦世界,梦的世界是京派作家构拟的一个自由的国度,隐喻着另一种美好的生活和理想的生存方式.京派作家关于文学与梦的深度思考,超越了"五四"文学崇尚浅白直露的文学审美尺度,尤其是废名所开创的朦胧晦涩的梦想文本,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反乌托邦作为乌托邦概念的反面与变体,起源于人对现实世界潜在危机的恐惧与焦虑。反乌托邦电影通过描绘科技泛滥、疾病肆虐、殖民战争、极权统治、生态危机等黑暗社会状况,隐喻了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展现了人类对现实社会问题与未来世界灾难的恐惧与担忧。反乌托邦电影与恐惧密不可分,利用影视技术与视听语言营造出恐惧、诡异的气氛,并通过多元化的景观构造与内容叙事由表及里地传递了恐惧及其艺术效果。而反乌托邦电影中恐惧的背后是对人性异化的深入思考,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与讽喻,具有较强的警示与呼吁作用。此外,反乌托邦电影中人物面对危机时所展现出的抗争精神与坚毅品质带给观众崇高的审美体验;同时也抚慰了人类对反乌托邦社会的恐惧与担忧,展现了创作者对美好人格与真善美价值观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8.
法兰克福学派与福柯在审美功能问题上有一致性,即对异化现实的批判,都超越了阶级分析;都认为审美经验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况。其不同的是,前者致力于解放人的爱欲,后者主张个体自我塑造为主体;前者注重艺术相对于意识形态的异在性,后者则强调审美与伦理的相通;前者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后者则终结了任何乌托邦计划。  相似文献   

9.
乌托邦文学从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唯情式与实事式两种类型。唯情式乌托邦将审美作为最高功利性,力求通过“艺术化图景展现”方式,去改造人的精神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实事式乌托邦着眼于对社会形态与制度的关注,体现着理性建构秩序的“救世”情怀。反观上世纪40年代文学地图,孙犁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轻灵”审美旨归与赵树理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救世”理性追思可以算是这两种乌托邦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工具论观念的影响,学界对梁启超翻译与创作的政治小说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从乌托邦思想理论的视角考察政治小说的存在理由。作者认为,政治小说是晚清精英知识分子乌托邦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格非的《隐身衣》营造了一个古典音乐发烧友的“乌托邦”,引领读者在丑陋和混乱的世界中找到善良和美好东西,拯救身体忧患和精神焦虑,最终找到生存的理由和勇气。小说各章命名、人物关系、情节展开、修辞策略和主题升华,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还原了现代中国人的“乌托邦”心态史,呈现了神秘而又恐怖的精神与历史轮回。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新生代小说家青格勒的中篇小说《孤舟上的烟火》用心灵和审美的探讨,揭示了主人公马克灵魂深处的、充满启发性功能的现代乌托邦精神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乌托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维度,它既是批判现存状态的前提,也是未来美好社会的愿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乌托邦精神处在尴尬之中.当代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雅各比、詹姆逊与大卫*哈维都指出,一方面我们处在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犬儒主义之中,一切乌托邦都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我们又特别需要乌托邦把我们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无能中解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恢复乌托邦精神,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文化条件下,重新理解乌托邦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乌托邦思想已经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乌托邦思想在西方并没有消亡,而是大有复活之势.现代社会压抑乌托邦精神,但乌托邦精神却挣脱了现实的罗网,它无处不在,已不再只是一种"虚假意识",它也是一种实践;不再只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米兰·昆德拉以独特的诗性语言为读者构建出一个关于“存在”的小说世界。从昆德拉的小说创作与诗学入手,能发现其小说中具有“政治乌托邦”“情欲乌托邦”与“宗教乌托邦”等图景,它们都一致地指向同一主题:人的存在。因此本质上属于探究人类生存可能性的“存在乌托邦”。其笔下的现代“乌托邦”继承了乌托邦传统中的批判精神,具体体现为对极权主义政治的反讽、对“小说消亡论”的反击以及对欧洲现代性危机的思考。通过对“媚俗”的批判与对“幽默”的推崇,昆德拉小说中的现代“乌托邦”实现了对以往文学作品中形象稍显单薄、美学意蕴不足的“乌托邦”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从最初的为都市生产的"他者",转变成为具有审美乌托邦意义的文化图式,是在迁移语境下,来自边缘文化的闯入者与主流文化霸权之间不断"嬉戏"的产物,是其妥协性叙事策略与颠覆性叙事策略之间的某种平衡.在自晚清以来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虚构乌托邦乃是常见的叙事模式,而<边城>作为其中不可多得的审美乌托邦,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化景观下的学充斥着世俗化现象,但学之为学,在于其本有的底线-乌托邦精神的守护神,学对乌托邦的守护乃是坚守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乌托邦之于学是神圣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重构,凭此学才能让人在困境中生出希望,才会为人类开拓出意义丰满的人生境界,人类的精神家园才会有一株常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儒家制度美学是一种以审美制度建构为关注核心、以审美功利主义为基调的美学视野。孔子依据仁学重构了具有审美乌托邦性质的礼乐文明,其中文艺审美具有根源性质。孟子进而从内在人性层面与外在国家政治层面,为儒家的审美乌托邦提供论证。荀子则以礼法一体的思路,使儒家制度美学具备了从知识话语向意识形态转化的可能。儒家审美乌托邦的实质是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文化改制,儒家制度美学的实质即关于这一文化改制的思想布局与话语表达,是为实现儒家向往的好政治而对审美生活所做的规划。儒家制度美学有力地建构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图景,然而儒家思想的内在症结决定了审美乌托邦只能是一个关于政治、文化与审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降,贾平凹小说文本中的商周与西京成了视角互视性、文化裂变性的时空结构体.城乡凝视与游离间的“离乡—进城—返乡”书写,使文学的二元空间结构演绎成文化时间的结构并置.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审视与批判中,从《废都》的“废城”到《秦腔》的“废乡”,“双废”表现的是“家园无何处”的审美现代性困境,内中体现了叙事者文化心理根植与调适、文化身份焦虑与认同、城乡情感与家园归依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主体意识的张扬,令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相继兴起。"身体"范畴是审美现代性的根基,自浪漫主义以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与重视,不仅影响了艺术精神、个体在世态度及价值伦理的抉择与建构,更构建了强大的"审美乌托邦",最终导致普遍庸俗的审美主义和无边蔓延的虚无主义精神。因此,梳理与反省现代思想史中"身体"范畴的蕴义与嬗变,揭示它在现代个体生活中独特的"启蒙"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性的实质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纷争与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