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汉字的性质,近百年来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的观点有:象形文字说,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语素文字说,形音文字说,音节文字说,表音文字说等。从单个文字的形、音、意来考察汉字,汉字应是字、词一体的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2.
关于汉字的性质,近百年来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的观点有:象形文字说,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语素文字说,形音文字说,音节文字说,表音文字说等。从单个文字的形、音、意来考察汉字,汉字应是字、词一体的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3.
彝文规范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的统一以语言的统一为前提,没有基础方言的超方言表意文字是不存在的。就彝语的历史和现状来说,不具备统一文字的条件。因此,整理规范彝文不必追求全民族的书同文,应该考虑彝语方言的实际情况,分别在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语言一致性较强的区域内确定该地区的标准方言,使彝文的整理规范以该标准方言为基础进行。可以制定一套能够囊括各地方言所有音节的"大音节文字字符集",各地方言互相对应的音节,采用相同的字符,不能对应的音节,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及其邻近的一些地方,很久以来就流行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字。这种特殊文字是一种单音节文字,每个音节表示一组同音不同义的语词。其字形有的近似甲骨文,有的和现代楷书字体相似。书写方式一般是用毛笔醮墨将字写在纸上,布上或扇面上,自上而下,从右到左;没有标点符号,字形倾斜,呈菱形。这种特殊文字只在妇女范围内使用,因此当地人民称它为“女书”。“女书”在解放前特別盛行,其内容多是诉苦,它表达了江永县上江圩一带的妇女在旧社会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强烈愿望,是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中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形式。 1982年冬季,笔者在湖南礼江华瑶族自治县上游乡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江永县消江乡白  相似文献   

5.
傈僳族竹书文字的异体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傈僳族一位名叫哇忍波的多巴(即巫师)创制了一种自己本民族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是刻划在竹片上的,所以被称为"竹书"。从文字类型来看,竹书是一种音节文字,多数音节的异体字有2个,个别音节的异体字可多达5个。所以,竹书是一种不太完备的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6.
论“女书”文字体系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女书”字符的造字法和用字法的分析,提出:“女书”字汇中的绝大部分字符与其所标示的音义之间均没有直接的联系,一形多音,一音多形,字符对音义的标示仪凭约定俗成。因而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一带汉族妇女中的“女书”并非“表音文字”,而是一种罕见的记号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7.
研究文字的时候,学者论及文字的比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字形上说,有楔形文字、汉字、缅甸语的圆形文字、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从文字表示语音方面说,阿拉伯文字是辅音符号系统、日语、阿姆哈拉语文字是音节文字。朝鲜谚文是音素文字。从书与和印刷的角度比较;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到左横写。而拉丁字、西里尔文字则是右向横写。汉字以前大部分竖写,从右到左,现在基本上横写,从左到右。现在试从另一个角度,感觉上的视觉方面观察汉字。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省江永县和道县南部地区,流行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字。这种特殊文字只在妇女范围内使用,当地称为“女书”。女书主要用于结拜姊妹之间的通信,老年妇女写传记,以及翻译改写汉字韵文诗等。女书是女性创造的文字,它的作品反映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  相似文献   

9.
女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的一种女性文字,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湖南省江永县之外又有几项重大发现。如南京市发现太平天国女书铜币,广西钟山县发现女书三朝书,湖南省道县发现一处解放前的女书活动中心——娘娘庙,在娘娘庙的石礅上发现了不能识别的奇特文字等。  相似文献   

10.
巴族文字的发现及文字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巴族文字,与蜀族文字不同,都属于音节字。巴族文字有较多象形字符,较强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1.
女书的概述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这种奇特的文字符号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对女书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及其近邻一带汉族妇女中的“女书”,是一种具有独特体系的汉文异形字。这种文字创始于何时?产生于何地?正史不载,方志不述,古本“女书”无存,当地族谱、碑文,也毫无蛛丝马迹可寻。近几年来,关于“女书”文字创始地的探索颇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女书”中有“刀币”一词及其字符的存在,认为“女书”,这种文字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很发展了,当时,这种文字的流传地域并不在今江永县境,而是在齐国南部之夷、越地。为此,谨撰此文以求教于诸同仁。  相似文献   

13.
“女书”系指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乡及其近邻一带妇女中流传的一种自成体系的汉文异形字,这种文字记录的是汉语江永方言上江圩乡一带的土话,仅在当地妇女中学习和使用,家教亲授,世代相传。男子无人使用,也无人学习,无人认识。因此,当地妇女便把它叫做“女书”,而把社会上通行的汉文普通字叫做“男书”。“女书”既指当地妇女中使用的文字,也指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这种奇特的文字符号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对女书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女书是世界上惟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自1983年被介绍到学术界至今即将三十年。三十年来,女书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女书研究蔚然成风,在语言文字学、民间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结这三十年来女书研究的成果,反思其中的不足,对今后的女书研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永“女书”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江永“女书”见诸报刊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兴趣。为了让读者能对“女书”有较多、较全面的了解,笔者根据一九八三年以来在江永搜集到的文字和语言资料写了这篇概述。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女书的流传和现状;女书的形体结构;女书字的功能;女书记录的是汉语;女书的族属。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中南民族学院在“女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如《妇女文字和千家峒》、《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江永“女书”之谜》(三卷本)等著作及一批论文已先后出版和发表,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为了把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揭示江永“女书”之谜,于今年9月21日,在中南民族学院召开了“女书”学术讨论会。与会的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张舜徽教授,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李格非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顾问张正明研究员,湖北大学中国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释了三件古蜀族文物的铭文,其中,三角形青铜戈上的三个字符释为"君王使用的铜戈";陶纺轮上的两个字符释为"转动纺轮".本文认为:古蜀族的文字与彝族文字都是音节文字;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都有亲缘关系.陶纺轮是商代器物,其上铭文应是商代文字;与古蜀族文字有亲缘关系的彝文的起源,应在商代或商代以前.  相似文献   

19.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女书作品大多是诗体唱本。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女子形象,众多的女性形象构成了女书中江永女性的整体风貌。这些女性性格特点的形成与江永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及其瑶汉杂居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0.
彝文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经规范的彝文是一种表音的音节文字。笔者介绍了彝文信息处理的成果概况;沙马拉毅在彝文信息处理的学术与技术方面的原创性,并与相关信息处理成果作了比较,显示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