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争取民族独立,加快社会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如何用社会主义加快中国的发展,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以其卓越的胆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国情,面向世界,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明确的现实目标。在创造和平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实现着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新时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现形式作了成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庄严使命。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接力探索,在深入认识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 ,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中华民族的先驱者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和探索。这种努力和探索的最终结果就是使我们民族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 ,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当时的时代条件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唯一选择 ,因而 ,它也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富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创造性地领导了20世纪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伟大实践,使各少数民族走上发展振兴、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创造了成功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深邃的民族文化智慧和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深切体认,构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样态,它在最高的层面上深刻地寄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标示着中华民族百余年来在追寻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和谐这一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辛探索而形成的崇高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中华民族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把握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成熟,更标志着当代中国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确立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探索,开辟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看走过的路,中国道路顺应历史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与其他发展道路相比,中国道路更符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中开创了社会主义新道路,在批判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引领中提供了现代化新选择。远眺前行的路,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探索、掌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中国道路更加宽广通畅。  相似文献   

8.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却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接续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或成形是一个历史过程,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纯粹的理论问题。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政治条件要素的促成,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文化条件要素的主体促成作用表明,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或成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直接作用而非仅仅间接作用。对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或成形中之直接历史作用的揭示,有力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论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实践、发展维度论述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领路人,人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符合历史演进规律.从实践维度看,中华民族历经民族救亡、道路探索和新时代创新发展,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发展维度看,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展现为连续性与阶段性相融通的价值取向,批判和互鉴相补充的理性态度,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全局视野,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契合人类进步大势.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的发展战略思想,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重新开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包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起点、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的主体等基本观点,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它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设计,是站在世界高度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思考和理性选择,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他结合实际,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奠基性的贡献。(1)毛泽东同志亲自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客观可能性;(2)毛泽东同志积极倡导的实事求是精神,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基础;(3)毛泽东同志率领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前提;(4)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实质,象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在丰富的发展理论中,发展起点、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的民族特色最为明显和突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宽广博大的理论视野、赤诚为民的政治情怀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的鲜明品格:民族性表现为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民族传统、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世界性表现为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开放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广泛持久的世界影响力。民族性与世界性融通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融通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主旨中,融通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社会构想与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既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继承和坚持,又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超越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逐步确立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在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中彰显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国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格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国家自立于国际社会之本,其核心是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其灵魂是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持独立自主,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其时代内涵.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格在政治上集中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和平发展道路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指明了方向。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以社会公平为目标,十分重视经济公平,他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同时,他又特别注重从生产力发展上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一方面,他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实现公平的目标,但同时否定平均主义,重视经济公平;另一方面,他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并始终如一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此,消除绝对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和加强法制建设,提供经济公平的环境,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世界史的视角实事求是地诠释中国道路的全过程,运用历史还原法,用中国话语体系论证了中国道路依次经过的邦国联盟、封建制、郡县制、社会主义4个阶段。研究认为,中国道路是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中国道路中没有奴隶制阶段和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各国可以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有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人民值得信赖的朋友;中国强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打压,为全世界人民反抗不公正不平等的世界体系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