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记是一种符号,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笔记也是在其记录过程中对脱离了语言外壳理解所得到的思维的再次符号化的记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笔记就是一种语言。本文运用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的相关知识,讨论和分析口译笔记的语言特征。包括笔记在形式上所具有概念符号和反映概念符号之间逻辑关系的句法,口译笔记的标准和变体(个性和共性)特点,口译所实现的译员之间以及译员自身两个不同语言体系间的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2.
口译笔记是帮助译员记忆讲话人内容的重要工具。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以及记录方式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著名口译学者Daniel Gile的相关观点出发,从口译工作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并从口译笔记的记录原则、内容、使用的语言、格式要求四个方面探析了如何记录口译笔记,总结了口译笔记的相关技巧,旨在强调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3.
口译笔记是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口译笔记的特点和规律,指出口译笔记的具体操作和激活扩散模型、图式理论、连通主义等许多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尤其是吉尔的精力分配理论,对如何做口译笔记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口译笔记是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口译笔记的特点和规律,指出口译笔记的具体操作和激活扩散模型、图式理论、连通主义等许多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尤其是吉尔的精力分配理论,对如何做口译笔记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PACCEL语料库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现象。通过对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和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关系连接词的使用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句关系的显化程度;(2)汉英口译逻辑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口译自身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口译学习者的认知学习策略主要表现在口译活动的三个阶段:译前准备阶段、理解阶段和重述阶段。研究表明口译学习者在这三个阶段主要使用查询资料、分析、解释、推论、口译笔记、短时记忆、阅读笔记、归纳与推理、迁移、意象、修订与补充、总结等认知策略来进行口译学习。灵活运用这些认知学习策略有助于口译学习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笔记训练本是口译中使用的练习方法,但其自身的特点和训练原理符合信息的解码规律。本文以大学英语理解阶段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译笔记特点、内容和原则的分析,从信息解码的角度分析口译笔记训练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将口译训练方法运用于旨在提高学生语言信息解码能力的课堂阅读和听力教学中,并根据自身实践从内容、材料类型、训练方法等角度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陪同口译作为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口译形式,往往需要译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借助笔记等辅助工具,做出准确的反应以达到口译目的.目的论作为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对陪同口译中的“目的性”具有指导作用.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陪同口译的具体翻译策略有增译法、删译法、改译法.  相似文献   

9.
口译笔记是有助于译员回忆起获取的信息和进行话语重建的提示物,从口译笔记工具、笔记布局,到记什么、怎么记,既有约定俗成,又有推陈出新。掌握口译笔记的要领,并不断实践和总结,有利于凝炼出译员高度个性化的笔记语言。  相似文献   

10.
口译笔记对译员的记忆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通过再现帮助译员进行记忆的提取。口译笔记应遵循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凸显要点和多用符号等原则。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笔记教学是交替传译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从口译训练的吉尔模式与厦门大学模式的比较以及脑记和笔记关系的分析中,阐明了笔记教学的必要性,并对笔记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及教学评估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图式理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首先提出的。利用图式代替文字以简洁口译者在口译时的笔记,有助于口译译员更准确记录所译的内容,达到准确传译的效果。文章在图式理论指导下,从符号代替文字、图形代替文字和文字的简写几方面入手,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俄汉、汉俄口译时笔记的记录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达到口译目的一种手段,口译笔记在交替传译中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是具有可行性的,文章重点介绍了语言的冗余性、连贯性、主述位以及交际背景对做口译笔记的促进作用,以最少的符号代表尽量完整的意义,从而符合口译笔记的最省力原则。  相似文献   

14.
利用艾森克人格理论与个性调查问卷(EPQ),结合44名英语专业学生口译录音、笔记及课堂观察,分别从气质性格差异对口译技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口译综合效果的影响3个维度进行气质性格差异对口译效果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气质性格的受试者各有其优劣势,比较而言,多血质和黏液质受试者在口译学习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整体连贯起着重要作用,从表层上看是使话语或语篇逻辑关系明晰化,其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听话人明确说话人的意图,减少听话人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在会议口译中话语标记语可以帮助译员迅速理解并准确传达源语发言的信息,提高口译质量.会议口译中话语标记语的翻译可采取增词、省略、保留和变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口译笔记是交传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弥补译员大脑记忆的不足,对译员起到提示作用,使译语更加流畅,更加具有逻辑性。本文分别对口译笔记的必要性、特点、技巧和作用做了探讨和分析,并指出译员应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笔记符号系统,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译员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闻发布会中的口译工作在我国外宣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口译的一种,新闻发布会中的口译既有口译工作的基本特征,也有其特殊性。以中央电视台近年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录音为素材,以发布会上的话语特征为主线,运用法国释意派理论,分析优秀译员在发布会中所使用的逻辑修正与规避策略,可以对口译实践及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网民数量激增,网络用语由于其创新性、快捷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而深受网民青睐,因而层出不穷并得以迅速推广。除了数学符号、推理符号和标点符号等常见符号广泛用于口译笔记中,能为译员节省笔画和记录时间,辅助译员的短时记忆之外,网络用语也可用于口译笔记中起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因为它的上述特点正好符合口译笔记精简性的原则。网络用语对接待语境中的口译笔记效果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对接待语境中的寒暄对话和致谢词帮助甚大。  相似文献   

19.
"笔记"(note-taking)是交替传译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包含三个同时进行的认知过程:听辨、理解、记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只有系统地了解国内口译"笔记"研究的现状(1988-2012),才能更好地分析国内口译"笔记"研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记是口译的关键,在口译教学中,笔记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学生只看到一份口译笔记的成品,却没有看到笔记产生的过程,则其学习的内容是不完整的,其所能掌握到的技巧也是不全面的。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口译训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一些重要的笔记技巧和处理方法只有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只有通过教师的当场示范和过程干预才能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而可视化教学可以在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真正提高口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