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先进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尤其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三观”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健 《金陵瞭望》2006,(16):5-6
机关工委和市委党校联合召开“学习继承延安精神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机关干部畅谈延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延安精神的研究成果,推动延安精神走进机关、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她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谭仁杰 《中华魂》2011,(12):41-4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而延安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4.
1989年9月和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先后去革命圣地延安和井冈山视察,对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重新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他还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我们要动员全党继续发扬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是中共历史上产生于井冈山和延安两个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5.
1997年6月24日至26日,全国教育系统第二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项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认真领会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及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大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它不仅要求全党和全社会普遍参与,而且要求必须理清思路,抓住重点,解决根本.  相似文献   

6.
《中华魂》2013,(15):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等西北五省(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共同举办的“弘扬延安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理论研讨会,于6月14日在延安举行。  相似文献   

7.
延安精神的形成有其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源头;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当年延安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当年延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当时共产党人的光辉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表现为: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具有引领作用;对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启迪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延安,是永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的孕育处,也是独具风彩的“延安生活方式”的诞生地。今天,探讨这种神奇的生活模式,对于全面把握延安精神的精髓实质,科学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活传统,对于谨防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蚀泛滥,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当前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延安精神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集全党的智慧,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经过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逐渐形成的。延安时期十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进行系统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官潦主义、主观主  相似文献   

10.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挖掘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把延安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延安时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  相似文献   

12.
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现代化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殷晓蓉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出版社和复旦文科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次双月学术沙龙于1996年6月中旬举行。会议以"现代化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主题,邀请复旦党委...  相似文献   

13.
《中华魂》2012,(9):63
为深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于2011年12月3日召开了"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延安精神进校园"研讨会。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房凤友指出,延安精  相似文献   

14.
我校学报编辑部与马列部在撰写论文十五篇,其中两篇已经发表的基础上,于元月七日下午联合举办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千重要问题的决议》理论研讨会.应邀到会的有校党委书记孙积汉教授,校宣传部长房国栋副教授.会议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讨论.马列部副主任邱德生副教授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就全国来看,至今效果还不够理想。”这就是说,有些同志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改革即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的关系,认识不清。本文试就此略述己见,与大家共同研讨。一、经济改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6.
精神家园和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想支撑和力量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可以从哲学上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与逻辑的关系等,探寻出两者在内涵与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延安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讲政治”联系起来;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理清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必须强调“中国特色”;必须弄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必须注重“建设”,避免“应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的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需要传承。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考察工作时深刻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9.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日至5日在成都四川联合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六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性文化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国家教委社科中心、四川联合大学、四川省社联和马哲...  相似文献   

20.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七次会议侧记靳济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七次会议于1993年11月5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地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