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灾后赈济制度主要包括钱粮赈济、蠲缓、鼓励贩运与调粟平粜、借贷和工赈等,还包括一些安缉灾民的具体措施.就这些制度的具体实施来看,在清朝的不同阶段,成效各有不同.对于灾后钱粮赈济这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果的赈济手段,显然是以国家财力为后盾的,清中后期综合国力大不如前,加上列强的入侵,用于赈济的银钱大大少于前朝.同时,有一些灾后赈济手段是以国家调控力为推行前提的,只有国家控制力强,政府机制运行正常,这些措施才能有赈济实效.另外,严惩赈灾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也是赈灾制度能落到实处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面对自然灾害的侵袭,古代封建政府和劳动人民采取了积极措施防灾抗灾,他们兴修水利、改进农作技术、采用各种方法防灾抗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古代荒政思想,并由此衍生出了赈济制度.赈济制度以三仓制度为核心,以储粮备荒和临灾施赈为基本方式,并辅之以减少政府开支、整肃吏治、鼓励生育、减轻灾民负担等措施,以秦汉时期为重点探析古代赈济制度形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劝分"是朝廷动员民间参与赈济的主要手段。以朱熹、黄幹、黄震等为代表的理学官员先后在江西地区倡修荒政,积极推行劝分,其方式经历了从"示信"、"禁遏"向"发廪"的转变。在取得赈济实效的同时,也助长了朝廷利用政权暴力强制富民出粟的政策倾向,使劝分的流弊滋蔓,削弱了地方社会对官府劝分的政策认同。  相似文献   

4.
两汉社会救助思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和救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救助对象主要包括“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等社会弱势群体。以国家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救助内容和措施有蠲免徭役、赋税,减轻刑罚,赈济生活用品,问医施药,掩埋遗骸等。同时,大力提倡宗族救助和民间义行,作为国家救助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清初漠北喀尔喀蒙古常年遭到自然灾害和战争灾难,清朝用大量的物资赈灾救济漠北。为了更有效的赈济喀尔喀蒙古,清朝不断改善赈济措施,完善赈济政策和制度,达到了赈济漠北灾区人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勘不成灾"是达不到赈济标准的灾荒,历代均不予救济,凸显了传统赈灾制度的缺陷。清代在总结传统灾赈制度的基础上对"勘不成灾"进行赈济并将其制度化,雍正朝开始对"勘不成灾"制度的建设,乾隆朝予以完善,促成了清代赈灾制度的外化并使其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用,如缓征、分年带征、折征及就地抚恤、酌量赈给银米、蠲免积欠钱粮、借贷、以工代赈等赈济措施,对原本不能享受赈济的灾区的经济恢复产生了促进作用,成为促使清代灾赈制度走向中国传统灾赈制度巅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饥荒与斯文:清代荒政中的生员赈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郑重斯文”理念指导下,清代对灾荒时期的生员实行单独的、具有封闭性质的赈济制度。赈济生员之银米来源、生员赈济之查报、发放,同居的直系亲属之赈济亦与齐民有别。但生员赈济的标准与普通贫民基本相同。饥荒期间,生员群体的操守遭遇严峻挑战。捏报、虚开贫生户数、口数、多领赈票,甚至“以不得赈为无能”、闹赈等现象的发生,表明不少生员已经难以成为道德的楷模,甚者更不惜沦落反面。进一步反映出明清生员群体膨胀,功名出路壅滞以及荒政制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甘肃自然灾害的治理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灾救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政府行为与社会工程.民国时期,甘肃自然灾害频繁,危害惨重.国民政府采取诸如发放赈济粮、款、以工代赈、修渠建库、植树造林、建立居养设施、防疫治病、仓储积谷等赈济灾民的救治措施,加上民间慈善团体、教会和传教士的治灾救荒,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成效并不显著,也未能达到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目的.其局限性在于未能建立防灾救灾的基本制度;科学知识极端缺乏,借助科学技术防止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未能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农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群众性生产自救能力弱.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一直有民间自我救济的传统。两宋时期,民间济贫恤穷活动趋于活跃,具体方式包括提供衣食与医疗救济、婚丧资助与蠲免债务等。尽管这些努力的客观效果不一定尽如人意,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者的生存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调节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确实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从民间济贫恤穷活动的主体来源看,多为地方精英分子,从中也反映出民间社会暨地方社会兴起的事实。可以说,地方精英分子暨地方社会的发育,主要是借着民间济贫恤穷活动的举行而出现的。就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国家对民间组织从来是持警惕态度的,惟独对地方上的自我赈济则持支持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由地方慈善组织导致民间自我组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宾兴研究是科举学的新兴研究门类,从科举经费来说,宾兴既是政府财政性科举经费的统称,也是民间捐资助学、助考经费的统称。近年来对宾兴组织研究的相关论文多以清代江西省的宾兴组织、宾兴经费的来源及经费管理等问题为个案,间或涉及清代江苏省的有关宾兴事宜,但很少涉及江苏省所领八府之一的常州府的相关内容,也很少涉及整个科举应试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开支细目。文章从清代江南省(江苏省)常州府不同时期的地方志入手,结合科举各级考试的程式,考察地方政府及民间助学、助考的公益行为与"毗陵独多才"关系。政府与民间重视教育经费,尤其是科举经费的投入,才催生常州府的科名之盛。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四年,浙江遭受重大旱情,旅沪浙籍人士组建临时性赈济组织甲戌全浙救灾会对家乡进行赈济。全浙救灾会对浙江旱区的帮助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主动筹资对灾民直接赈济;第二,积极联合其他慈善团体,共同募捐,对浙江灾区施赈;第三,利用会员个人社会活动力以及团体影响力,向政府施加影响争取官方赈济资源。通过这些方式,全浙救灾会对浙江旱区的赈济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显示了近代民间团体力量对赈灾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清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是宁夏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灾害之一,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和房屋、城镇大片面积的毁坏。透过此次地震后的赈济救荒,可进一步探究清乾隆荒政之特点与功效。  相似文献   

13.
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时期,湖南连年遇荒,灾情严峻。在湖南巡抚任内,陈宝箴于社会赈济用力甚勤,其赈务是围绕其社会赈济思想而展开。陈宝箴的社会赈济思想主要体现为恤赈、协赈、代赈、励赈。陈宝箴社会赈济思想既来源于中国古代赈济传统,是对中国传统赈济思想的继承,也提炼于其本人多年从事赈务的实际经验。陈宝箴社会赈济思想的实施,对于缓解湖南当时的灾情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但是,由于晚清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陈宝箴社会赈济思想在实践效果上是不尽理想的。  相似文献   

14.
辽代在其200余年的统治中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除了政府有组织的赈灾活动外,民间自救也是辽代赈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些民间赈济中,有许多佛教寺院和佛教徒参与其中。坚实的理论与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佛教徒的赈灾活动在辽代能够顺利开展的后盾。佛教的慈悲观和寺院经济的发展构成了辽代佛教赈灾体系理论与经济基础的两大来源。  相似文献   

15.
仓储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备荒措施,宋政府十分重视仓储制度的建设,多次颁令整顿各地仓储。宋代的备荒仓储体现了历代仓储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灾荒赈济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弊端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立法机关移植大陆法系民法体例制定中国民法典,传统民事制度面临三种遭遇,一是通过独立保留原有制度的方式嵌入到新的民法体系中;二是以西方民法理论重述原有制度的内容,将传统制度重新界定后纳入民法典体系;三是不再作为正式的法律制度而成为民法典之外的民间习惯。这种以不同方式赶搭法典化班车的"搭车模式",是中西民事制度差异及法律移植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导致的。在民国基层仍讲求化解纠纷的实用主义司法程序中,不同类型的传统民事制度在基层诉讼中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法律实践样貌。  相似文献   

17.
以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1705-1708年)江南太仓直隶州、松江府饥荒为对象,探讨当时的粮食价格涨跌、政府赈济措施及地方各种集团的应变之道,思考18世纪初中国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唐前期是节度使府制度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科举学历的拥有者大多是应府主的辟召而入幕的,很少主动谋求幕职,而其入幕后普遍会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府主虽然可以自行征辟僚属,但仍需通过报请的方式获得朝廷的认可。此期已经出现了为使府僚佐加朝衔、宪衔以标示其个人品位的方式,但尚未形成正式的制度。除了少数人因特殊机缘而获得较好的升迁机遇以外,大多数使府僚佐离开幕府后的迁转情况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节度使的使职差遣性质,使得其没有被纳入帝国的职官体系与官阶序列,因而士人担任幕职的经历也就无法成为迁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隋唐以来,义仓制度逐渐完善,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恤民政策.有鉴于此,自宋太祖起便在全国推行义仓制度,屡兴屡罢、置废不定,前后一共经历了五次反复,直至宋高宗南渡后方渐趋稳定.之所以出现如此奇怪的现象,除了与义仓仓本的赋税性质有关外,还与熙宁变法、新旧党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不同时代的执政者对义仓的态度有别,但两宋时期义仓在赈济水火、助育幼儿、借贷种粮、充作粜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然而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弊端,这直接导致了南宋后期义仓制度的解体,最终由民间社仓取代其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最多、灾害最重的省份之一。历史时期,云南地震灾害的发生已相当频繁,灾情严重。具体言之,其时空分布表现为:自清代迄至民国的近三百年间,破坏性地震(M≥4.75)主要集中于乾隆年间和民国时期;地理空间分布则主要集中在滇西、滇南一带,滇中次之,即迤西的大理、丽江及其属县地震最为频发,且为灾甚巨。面对地震灾害,政府和民间社会已形成了一套应对的机制。在政府层面,其应对措施主要是灾后赈济与重建。在民间社会层面,由于地震频发,地方社会对之有所预感,并有初步的应急措施,还在地震前后采取祈祷禳灾的方式,而民间的慈善救济也是地方社会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