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生理论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毛泽东民生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尊重人民群众是民生主体的历史地位,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重视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处理和谐社会中人的发展和各项建设的关系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生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都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观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丰富内容。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人类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凸显了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民生状态相结合,解决了当时关乎广大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民生问题,凝练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核心逻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基因;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和思考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我们更好地认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贯彻习近平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首次将民生问题置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之下,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追求的最终目标,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形成了以解决民生为导向的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史,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再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大力推进民生建设,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从加强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改革经济体制推进民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动民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民生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这对于总结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建设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其内涵包括:现实的个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逻辑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实现人的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民生建设有着重要启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必须积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发挥政治体制改革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一方面继承其民生经济思想的合理之处,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实现了对其的超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一方面努力探索如何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另一方面又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最终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使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确立。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社会的重要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生思想,着眼于新的实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生观。其主要内容包括根本指导思想、理想归宿、基本目标、行为主体、法制保障。研究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墨子,心系天下民生之安危,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自己及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主旨。为兴天下人之利,墨子在经济民生上,主张强本节用;政治民生上,提倡尚贤使能;文化民生上,强调先质后文。墨子的民生思想对我国在经济上确立合理的消费模式、政治上推行公务员制度、文化上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归根结底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先秦时期儒家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中饱含了丰富的民生思想,主要表现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政治民生思想;养民富民惠民的经济民生思想;大同的社会民生思想,这些民生思想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改善和保障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点,推动了党的民生思想创新。文章以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切入点,论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创新的现实依据、实践基础和内在动力,阐述了党的民生思想创新的继承性、系统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集中论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重”、推动民生建设、使民生建设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的民生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针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改善民生的前提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改善民生的价值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战略是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策略是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生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背景.其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平均地权"与"耕者有其田";提出了"节制私人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提出了"实业救国之道";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对孙中山的民生思想进行探讨,挖掘其中的合理、有益的成分,对目前我国的民生建设实践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生存需要;消灭失业半失业,合理分配工作;提高人民生活待遇,改革工资制度;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开展城乡扫盲运动;发展人民卫生与防疫事业。周恩来民生思想立足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坚持统筹兼顾,缩小民生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人民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有效互动;积累了民生建设的丰富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回溯百年,中国共产党揭开了中国民生建设的大幕,引领了中国民生建设的百年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实践体现为三大逻辑,即民生建设的进路逻辑、人民立场嬗变的逻辑、民生观念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相生相长的逻辑。这三大逻辑紧密相连,在党百年民生建设过程中相生相伴。党百年民生建设实践的逻辑启示我们:新时代新阶段高水平民生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的民生现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传统民生思想“现代化”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态环境是由社会政治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所组成。它既是一个政党和政治家思想和施政纲领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时,又成为推动政党和政治家思想和施政纲领变迁的外在动力。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民生思想和施政纲领之逻辑,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态环境之中,并随着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而嬗变。这一嬗变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又具有时代的超越和扬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91年的历史,是一部致力于解放民生、发展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几代中共党人始终关注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实践之路。毛泽东胜利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解放民生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成功推动改革开放,努力发展民生;江泽民积极倡导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丰富民生的重大举措;胡锦涛始终强调科学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一个改善民生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以民生建设为重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矛盾化解为重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基层治理为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构架。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接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启示我们,开展社会建设与治理要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开展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改善和保障民生需要民生理论的指导。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的思想资源,阐述其当代价值,概括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和演进脉络,将促进中国特色民生理论的发展。综述这些方面的研究,检视研究的空白和不足,发现未来研究的生长点和创新点,引导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一直十分关心民生问题,因此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生思想。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来源、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研究和探析对当下我国民生领域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