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灯谜是一种文字游戏,是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文艺形式,它有着两三千年的历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灯谜对社会生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它的美感作用和益智方面。开展灯谜活动,有益于发展智育、活跃身心、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综合性的文化娱乐机构——文化馆,组织开展群众灯谜活动,可以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下面就以黄浦区浦东文化馆灯谜协会开展群众性灯谜活动十年的实践体会,谈谈群众灯谜活动的组织管理诸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娱乐性、趣味性强,老少皆宜,简便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适合在农村广泛开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既传承民族文化,又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水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愿意并有条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利用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武装农村群众,必将给农村群众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幸福。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腐朽文化滋生蔓延、文化产业发展迟缓、文化市场监管不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措施是: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构建农牧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统一整体,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农牧区文化建设既可以丰富和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青海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基层文化产业,民族广场舞应运而生。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县城居民的广场舞来源于该县彝族、傣族,这一新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强健了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云芝 《南都学坛》2011,31(5):99-100
当前,我国乡风文明领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有的地方农民精神信仰危机;打牌赌博现象普遍存在;盗窃、抢劫、诈骗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令人堪忧;邪教、宗族势力在一些地区有所抬头;制假贩假、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不断蔓延;传统美德严重流失。针对乡风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要加强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要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区音乐艺术作为建设人文社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力量,为提升社区文化、打造人文社区、构建和谐社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与社区活动相结合的问题,论述了音乐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只有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使居民生活才能更丰富多彩,社区更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凝聚力,调整他们的价值趋向,起到统一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的作用。在社区开展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应该注意以人为本,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组织方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东固及赣西南苏区在开展土地革命过程中,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建设事业,在兴办各类学校、进行文化普及,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加强政治宣传、提高群众觉悟,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优良风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杜染 《社区》2001,(Z2)
在北京东城区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活跃着150个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组成的社区业余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内在统一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强化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有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构建基层文化阵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开展公益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安塞腰鼓是陕北民间传统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后来被用于军事生活,现在的安塞腰鼓成为人们节日庆典或空闲时间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融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体育价值、社会价值、旅游经济价值,可以开发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祁县有声有色的文化建设"红"了祁县,"火"了文化.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类型多样,参与广泛,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娱乐和文化消费的不同需求;简约自办,注重实效,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内容向上,贴近实际,弘扬了新时期构建和谐文化的主旋律.由祁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得到三点启示:党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政府"角色"不可或缺;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业余兼职的群众文化队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省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 ,认为目前影响福建省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包括 :(1)生产条件 ;(2 )生产管理 ;(3)医疗卫生教育文化 ;(4 )生态环境。提出了“十五”期间提高福建省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 :(1)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 )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 )改善农民膳食结构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5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相似文献   

15.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需要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继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美德;三是建设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开展官风、民风、家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增强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群众文化是以公益性为前提的文化活动,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参与和创造.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以艺术品牌、人才品牌、品牌形象带动群众文化的繁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染 《社区》2001,(5):37-38
在北京东城区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活跃着150个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组成的社区业余文化组织。他们把根深深扎在社区,为东城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艳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文化保障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我省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省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构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面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提出,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在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他提出了加强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如办好各类学校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开展学习运动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贯彻统一战线方针以调动各种积极的力量,认真做好报纸、艺术和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常州、盐城两地农村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交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是影响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和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环境和文化建设等影响因素依然存在。有鉴于此,应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城乡教育同步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环境等作为促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和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