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宝库中,除了文气论、意境论、形神论等之外,还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虚实论,都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古代文论中的“虚”与“实”,是由先秦哲学中的“虚”和“实”、“无”和“有”借用过来的,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艺论著,中经唐宋发展,至明清日臻完善。由于“虚实”论被广泛地运用于概括总结各种文学艺术的创作经验,揭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艺术原理,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并能指导我们民族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因此,有  相似文献   

2.
教学研究是学校教育的产物,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古代教学研究的发展具有五大特点:教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从无文字记载到有文字记载;教学研究的取径——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教学研究的目的——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经验总结法;教学研究的方式——从封闭式逐渐趋于开放式。我国古代的教学研究,属于“经验——摸索”型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谣到诗--中国诗歌起源及其初步发展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文字记载前,诗歌的发展可分为原始“谣音”、原始“歌谣”、“歌”三个不同阶段,并在逐步演变中具备了一定的抒情和叙事因素;有文字记载后,又可以将“诗歌”、“歌诗”、“诗”作为诗歌研究的主线。由最初的“谣音”到成熟的文人诗,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融汇且渐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一、“泽中有火”是我国发现油气的记载吗 《易经·革卦·象传》中曾写道:“象曰:泽中有火,革。”科学史研究者目前对《易经》中“泽中有火”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它是我国发现油气的最早记载;一种则认为它与油气完全无关。 认为“泽中有火”是我国发现油气最早记载的,可以申力生主编的《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第一卷为代表。该书写道:“《周易》上的“泽中有火”,是现已发现的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天然气燃烧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一记载表明,在我国,早在公元前11  相似文献   

5.
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至汉代而特盛。据班固记载,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的进御之赋就有千余首。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批评的兴盛和理论的拓展,汉魏以降,论赋之言日见其多。刘勰之前,已有不少论赋文字见诸文史典籍。但大都是零缣断简,片青只语,均有“各照隅隙,鲜观衢路”之弊。而求其能“弥纶群言”,“擘肌分理”者,当首推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诠赋》集前人赋论之大成并加以发展,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全面探讨赋  相似文献   

6.
《别赵子昂序》是吴澄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文学思想的最早最集中的阐述,其中蕴涵了以“文本乎气”为核心的文原论、以唐宋“七子”为标志的文统论以及以“通经为本”为宗旨的作家修养论等文学理论,在元代乃至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记载了我国古代的歌曲题材、演唱形式及当时所流行的部分曲目;分析了从古代流传至当时的各种声乐演唱技巧,以及形形色色的歌曲和演唱者声乐演唱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它是我国一部集声乐之大成的史料性著作。联系当前民族声乐高度发展的状况,对这部史料性论著进行新的评介,旨在追根溯源,以求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学”,是指真实的历史记载所具有的艺术性的文字表述。据此,考察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述《史通》,发现有不少关于历史文学的论述。现试对其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间,在民族声乐领域里中、低声种出现了新人断层、歌曲佳作减少的情况,与当前“民族唱法高音唱”的现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中、低声种的民族化发展出现了低迷的现象,显露出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声部品种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将难以避免民族唱法出现“千人一声”的现象,终将影响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北民歌音调独特,唱法纷杂,看似那简单的“拦羊嗓子回牛声”,要唱得有声有律、原汁原味却并不容易。由于双四度叠置音调的大量使用和直音唱法、滑音唱法、颤音唱法、断腔唱法等演唱技巧的普遍运用,使陕北民歌的曲调既有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铿锵有力的一面,又有时隐时现的朦胧轻巧、时急时缓的低婉吟诉。因此,只有用特有的技巧,才能把陕北民歌演唱得准确、地道。  相似文献   

11.
“奇”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最富活力的术语,使用频率极高,至今不衰。本文大致勾勒了“奇”在我国古代文论中传承、发展的概貌。探讨了我国古代一部分作家、文论家对“奇”的种种看法。归纳出“奇”的理论内容,即它包含了文学创作论和批评论的许多方面,如立意、语言、创作方法、作家人格、作品风格等  相似文献   

12.
音色是声音的色彩,而声音的色彩又出自于声音的本质,音色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这里包含着气息的深浅、音域的宽窄、共鸣的明暗、音量的强弱等。从音色方面讲,是清澈明亮还是宏壮刚强,是深厚丰满还是结实稳健,是清脆纤巧还是柔美圆润,是秀丽委婉还是豪放怪铭,诸如此类都表现出不同的音色。诚如传统声乐论著(唱论)(元·燕南芝庵)中所提及的:“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嗓,有堂声,背合破萧管。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扶的,失之七斜c唱得轻巧的,失之闲贱。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容留。唱得打招…  相似文献   

13.
马伯庸 《社区》2013,(5):7-7
有人问我“唐宋八大家”是怎么回事,我一听,就先嘬了下牙花子。“唐宋八大家”当年是语文考纲范畴,我当学生那会儿,光是背下这八个人的名单.就得费好大力气,比背“辛德勒的名单”还难。更不要说比较这八个人的生平与文字风格,分析各自的文章特点——这活儿恐怕连专修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生来干,都很难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14.
假声漫话     
<正> 假声,歌唱生理学称为声带边缘振动发出的声音。作为艺术嗓音的一部分,中外声乐界对假声的研究由来已久。值得玩味的是,这个课题常议常新,越议越深,正所谓“经日月而多变,传万人而常新。”为了推动假声研究的发展,对这个问题进行回顾、归纳与总结,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民族声乐成就辉煌 民族声乐博大精深,对假声的运用极为广泛且深有造旨。有的同志认为,民族传统唱法以真声为主,假声没有研究的价值。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国早期的声乐论著。如芝庵的《唱论》、魏良辅的《曲律》、王骥德的《乐府传声》、李焕的《一家言·演习部》等,主要是总结了我国声乐艺术在真声(或称“大嗓”), 假声(或称“小嗓”),真假声交替使用等三种不同音色变化方面的研究。就假声本身而论,共有三种运用形式。  相似文献   

15.
纳西族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早在唐宋时期,纳西族先民就创造了自己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和标音文字“哥巴文”,并用这两种文字书写了大量的经卷。这些经卷记录了纳西族古老的神话、故事、民间诗歌、谣谚以及宗教学、民族学、民俗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纳西族神话,除以经文形式保存之外,至今还有一部分口传于民间。从开辟神话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神话,从反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处于巅峰状态。唐代,格律诗正式形成,古体诗与近体诗异水分流,随着创作题材的广泛开拓、艺术技巧的日趋成熟,唐诗走向全面繁荣,特别是在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方面达到了高峰。宋人不愿沿袭前人的旧路,故改弦易辙,大肆张扬其理性精神,将景物推向幕后,着力突出“论”的力度,改变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模式,使后代学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宋人之后摹唐仿宋者各执一端,然而究其实质,概不出唐宋之藩篱。可以说,唐宋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成熟的标志,它们将“情”与“理”的抒发推向极致,具有经典性、样本性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 ,有着极其辉煌的发展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为正统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代散文成熟于春秋战国 ,当时出现了以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为主体的第一个古代散文创作高峰 ,成功地记述传播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记载描绘了唇枪舌剑 ,刀光血影 ,纵横捭阖 ,攻城略地等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秦汉时期 ,出现了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的古代散文创作第二个灿烂的高峰。唐宋时期各家辈出 ,各领风骚 ,出现了一个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第三个古代散文创作高峰。这一时期的古代散文创作 ,呈现出风格多样 ,个性鲜明 ,题材广泛 ,…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五年前后,一向高喊对古代文化遗产要“砸烂一切”、“彻底决裂”的“四人帮”,突然对古典诗词发生了“兴趣”,江青多次吟咏唐宋诗词,张春桥在暗室里写下《有感》;“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梁效”几乎同时在七五年二月抛出了三篇评论古典诗词的文章,即《论刘禹锡的政治诗》(载《红旗》1975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论刘诗》),《论李商隐的无题诗》(载《历史研究》1975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论李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在单字构形方面不同之处的对比,配合史书中有关中国古代特定时期书写条件的记载和能够反映这一特定时期书写条件的地下出土实物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字书写排列形式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否定了西方某些学者所言“‘自右向左,自上向下’的典籍文字书写排列形式是中国人所天生具有劣根性的最初表现”这一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古史籍中有关“别种”史料的研究,认为“别种”是我国古代史家在著史时为了划分民族之间、部落之间或部落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表示国外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或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所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认为“别种”与“别部”在我国古史籍中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并对史家在记载中出现“别种”的原因,以及“别种”这种记载法对我国后世史家在少数民族的记载和划分方面的影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