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用地发展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活动也达到高潮。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发挥了土地的基本生产功能,还有效地延伸了土地的资源功能。但是由于目前旅游用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导致旅游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冲突。本文界定旅游用地的概念,探讨旅游用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用地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界定乡村旅游用地研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用地的不同形式,进而揭示了乡村旅游用地实践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矛盾.乡村旅游的开发既要保持乡村原真性,又需要一定商业开发,同时还要保护农民的权益.这要求原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在用地功能上更加丰富,不仅应成为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载体,更应成为旅游商业服务的载体.在合法与合乎政策的前提下,通过缜密的乡村旅游用地规划,建立合理的乡村旅游土地评估标准,在保护农民权益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网规划是否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纳入的程度如何将对后续电网建设用地审批、用地物权保障、用地取得方式等诸多方面影响巨大。在当前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突出的环境下,电网企业必须高瞻远瞩,高度重视电网规划的设计和纳入工作,依法确保电网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城乡详细性控制规划,从源头上解决电网建设用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点状供地的实践困境及破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供应则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前提。乡村旅游用地具有权属集体性、类型多样性、利用复合性、价值乡村性、建设用地分散性等突出特点。点状供地作为新型的土地供应模式,符合新时期土地利用活动的发展规律及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降低了建设活动对乡村土地农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与乡村旅游的用地特点十分契合。目前乡村旅游点状供地面临点状供地模式缺乏立法支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模糊、生态保留用地利用的稳定性不足和适配村庄规划缺失等实践困境,应在赋予点状供地模式明确的法律地位、将旅游用途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范围、优化生态保留用地的取得方式、编制兼具"刚性"和"弹性"的村庄规划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5.
旅游用地研究对于促进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知网期刊和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8-2011年)中的139篇文献作为研究数据,运用文献检索法、分类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旅游用地研究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24年来的旅游用地研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历史阶段,各个阶段研究发展特征差异明显;(2)旅游用地研究发展整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旅游用地研究的文献总数呈上升趋势、2文献质量在不断提高、3发表研究文献的刊物数量逐年增多、4高等院校始终是研究主力军,说明旅游用地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学术地位逐渐得到提升;(3)旅游用地研究对土地、旅游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已有学科研究内容和理论的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促进以及对研究实践问题的重视与优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用地管理面临的机遇 ,同时 ,分别从建设用地管理的运作机制、“双轨制”并存现状和税费不清状况及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面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我国建设用地管理应把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管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以及重新修订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充分考虑加入WTO后对我国建设用地管理的影响。指出面对挑战 ,应该高瞻远瞩 ,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会展旅游发展非常迅猛。"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落户对广西会展旅游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论述了会展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分析了广西会展旅游业的现状,并提出广西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中外土地用途分区类型体系的比较研究,提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类型体系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将现行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类型体系进行融合,形成新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法(乡级生态弹性土地用途分区法)。一方面将土地空间进行统一分区,避免同时存在两种分区体系的适用问题;另一方面继承原两种分区体系的优点,规范土地用途管制,增强规划的实施弹性及国土空间优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使得我国建设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生活开展的来源,要认识到当前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积极做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工作,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完善用地的结构和布局,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武陵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整个武陵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通过制订武陵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资源配置、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用地规模预测和控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在分析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基础上,研究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采用两种数学模型预测了不同类型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规模。  相似文献   

12.
旅游扶贫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业的“脱贫功能”的重合性,使得旅游扶贫效应的研究意义重大。目前,人们一般强调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夸大了旅游扶贫的正效应;忽视或缩小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因素和旅游扶贫的负效应。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角度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推进模式。在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中,采用开发建设优先或保护利用优先的不同划定思路,必然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土地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化政策,对我国城市在土地开发建设、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对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是必须执行的方针,从而在理论上构成了土地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协调。主体功能区的提出,理论上为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化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战略指导,现实中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体化勾画了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在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角度阐述旅游业,是旅游业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文章从阐述旅游业的概念中引出了旅游业中的三个主要法律问题(旅游法律关系三要素;旅游法蒙规范;旅游法律事实中的本件和行为)。作者提出,运用多种法律手段,保护旅游法律关系,使旅游业的改革、开放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贵州有地下资源和旅游资源甚为丰富两个特点,素有“公园省”之美称,发展贵州航空旅游业特别是涉外航空旅游业,对于加快发展贵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贵州的综合省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生活水准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加强航空旅游方面的法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自从国家整顿开发区以来,各地开发区违规扩区现象屡屡被媒体曝光。 2013年3月14日的《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第6号)中“监督检查各类园区规划及用地情况”中显示,对460个开发区、工业同区规划及用地情况开展督察中,发现460个同区实际规划土地面积1144.8万亩,其中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61.95万亩。  相似文献   

16.
杨凌示范区农业旅游特色定位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业能为杨凌示范区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杨凌示范区具有样板示范的本质特征,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地理区位优越,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部共建的管理体制及已经形成的形象与宣传优势又为其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杨凌示范区应该建成集农业观光、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型农业科技文化名城。为达到这一目标,要实行政府主导战略,尽快制订杨凌旅游业总体规划,开发新的景点、景区和特色旅游商品;要加大营销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区域协作与联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培养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中,区域旅游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应当先行,这是由旅游产业和旅游需求特点决定的。鲁南五市地域相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互补,旅游业发展与区域合作基础好、潜力大,应统一认识,主动适应国内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协调机构,编制鲁南经济带旅游总体规划,制订区域旅游合作的规则、制度和标准,强化旅游企业合作,打造旅游精品,塑造鲁南经济带旅游品牌形象,推进鲁南经济带旅游合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旅游业及其认识的相关问题。首先论证了旅游业的产业性质,解决了旅游业产业研究的前提条件;其次,提出以官方统计的旅游者定义避开旅游概念界定的难题,解决了旅游业产业研究的现实基础;再次对旅游业的范围和层次划分作了探讨,指出旅游业广义认识和狭义认识的不同、供方分析和需方分析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相当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发展临夏州旅游资源,临夏州委托有关部门制定出了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内容包括一个中心即建立临夏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大旅游区,即开辟北部黄河风情旅游区、中部民俗旅游区、南部古生物生态旅游区以及十个旅游分区,构建主打品牌体系、品牌支撑体系、旅游精品体系的品牌战略,由此形成支柱产业,把临夏建设成为西北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大州。  相似文献   

20.
独特的旅游资源决定了延安旅游业除具有旅游业的一般功能外,其显著的特征还在于它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延安旅游业是两个文明建设的支柱产业,即不仅是跨世纪延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延安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支柱.根据这一定位,应大力发展延安旅游业,让其上台阶、上规模、上水平.目前延安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机遇难得,但存在问题突出.如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力量分散,规模狭小;市场动作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旅游产品数量少,质量差.为此,应实施科学的宏观管理,从规划制定、统一管理机构的设置、增长方式转变、企业集团的组建、产业化经营以及优惠政策和名牌战略实施等方面入手,促进延安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