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道纯从内丹哲学的视野出发,将老学与易学切换成内丹之道,确立起其内丹思想的两大基石,在此基础上李道纯将儒释思想融摄到内丹学理中去,开创了内丹学史上三教融合的新风,在丹法内容上,李道纯汇集了南北二宗丹法的特点,成为"中派"的实际开创者.  相似文献   

2.
"性命"的先后天划分以及"性命"、"神气"和"道"在理论上的贯通确立了内丹学境界的自足性。"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依据谈论的语境不同各有两层含义。首先,"先命后性"是指从"命功"到"性功"的内丹修炼过程,"先性后命"在于强调修"后天性"在内丹修炼论中的基础地位,这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的一个基本含义;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先命后性"和"先性后命"还分别对应着"先天性命"修炼的两种入手方式,即"由命而性"、"以命制性"和"由性而命"、"以性制命"的不同,这才是南北宗丹法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3.
摘要;清康熙年间陈士斌的《西游真诠》是《西游记》传本中较具特色的一个,它尊崇金丹大道的内丹学修炼准则,主张道不外求、修心积德的修炼方法。其学说主要来自北宋张紫阳专讲“内丹说”的著作《悟真篇》,《悟真篇》的内容和理论在《西游真诠》中20幅精美的插图和所附的图赞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图赞内容多来自《悟真篇》中的诗词,这些图赞所阐释的内容实际上是道家的内丹修炼纲领,指出了炼丹修炼的意义、炼丹总纲、炼精化气阶段的核心、丹法修炼的正确途径、丹法修炼的全过程和修炼的关键等,把《西游》取经故事变成形象的道家内丹修炼读本。《西游真诠》把《西游记》作为一本道教的证道书,作为传播道教内丹说的工具,掩盖了《西游记》所具有的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以“先性后命、重性轻命”为核心的全真性命论 ,主要包括“性命双修”、“先性后命”、“性神命气”与“昼命夜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全真性命论虽然渊源于钟吕 ,但其“先性后命、重性轻命”的性命论 ,与钟吕及内丹南宗有明显差异 ,除受到儒、释、道三教影响外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内丹实践经验 ,也是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化肉体长生为境界超越的全真性命论 ,不仅是对传统道教的变革 ,而且也是向先秦老庄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道教内丹派的养生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正统宗教 ,源远流长。道教倡导“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思想 ,探求长生不老、超越自然之道 ,这些都为内丹学派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道教内丹学派的修炼方法给中国传统养生法增添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人生与伴侣》2006,(3):47-47
我国古代的“房中术”总结了许多房事养生修炼方法。其中,道家的“内丹阴阳双修法”是较为神秘的一种修炼方法。现代人当然知道靠“男女双修”是不可能达到“得道成仙”的目的的,但学习他们的方法却可以大大改善性生活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7.
道教内丹系统都信仰着天仙,内丹学者都相信能够通过自身的修炼成为天仙。这种信仰自宋代成熟以来,依靠神秘体验与修炼体验、理论传统、仙话传说与师徒授受维系着,一直延续到现代。  相似文献   

8.
成玄英是唐代治“重玄”道学的杰出代表,其综众家之长注疏《老》《庄》,深发“重玄”之妙论,“不舍仙家之术,更参释氏之文”,既言修身治国,亦云非有非无。在修炼观上,则主张去躁归静,性命双修。在道教思想理论和道教修炼理论两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司马承祯在继承茅山上清派服气养神内炼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禅定学说和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提出了以坐忘炼神,以“五时”、“七候”炼形的修道成仙理论。这一理论既丰富发展了上清派的修炼理论,又为晚唐两宋的内丹学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聚焦于为明清会道门所广泛采用的内丹修炼,着重辨别其在民间信仰宗教性实践总体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而非具体的思想理论话语,揭示其作为一种会道门内部组织手段的意义,以及此种内丹修炼的实践目的和其在一般医疗功能之上衍生出的高级功能所具备的转化信众自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型世言》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的社会生活,再现了晚明动荡不安的国势,对于晚明朝廷上宦官乱国、边境上女真族危及大明安危、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乃至于浙江海啸等重大事件皆有反映。《型世言》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作品,颇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明初在北京设置行部,代表中央直接管理京畿,其与行在六部和中央六部之间存在既相互联系又各自不同的复杂关系。前人因对北京行部认识不清,产生种种误解,甚至明代基本文献或史作,也常常把“行部”误作“刑部”,或者误以为是行在六部的别称,以讹传讹,贻误至今。北京行部本质上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与各布政司同级;行在六部属于陪伴皇帝出巡的临时中央机构,与南京六部并列。二者并不相干。  相似文献   

13.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14.
胡宏是性本论者,也是性善论者。但历来讨论胡宏,都没有对他论性的层次予以相应的说明,以致于误将胡宏当成了"心性本体论者"和"性无善恶论者"。倘若对胡宏论性的层次和特点进行历史的客观分析,胡宏作为"性本论者"和"性善论者"的历史本来面目就会被重新揭示。  相似文献   

15.
明代钟惺、谭元春的小品文是古代散文的精品,也是竟陵派作品的代表。钟惺、谭元春的小品,以独到的审美趣味和精致的审美形式,一反传统的审美路线,显示出独特、新颖、超前的审美意识。透过钟惺、谭元春小品解读其审美意识,主要表征为以审美理性激发性灵意趣,在行文、音律及结构体式上贯彻了审美理性的"幽深独至"。钟惺、谭元春小品的审美理性是中国文学审美意识积累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审美作出了历史贡献,而且对于推进当下文学审美意识的自觉也具有积极的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乐府诗中有很多以“行”和“歌行”题名的歌诗,可是“行”及“歌行”之本义一直没有确解。《尔雅》及其注疏资料表明“行”有“言”义或“语”义,由此可以知道,“歌行”的本义为“歌辞”。  相似文献   

17.
推测假设连词是连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醒世姻缘传》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该书推测假设连词的使用情况,即可窥视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中推测假设连词的历史风貌。此期的推测假设连词数量多,在继承上古和中古连词的基础上出现了近代汉语新词,双音节的推测假设连词占据优势地位,且存在大量同义连词,在复句中的搭配使用也复杂多样。从这一时期的推测假设连词中已经可以看到现代汉语中推测假设连词系统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综观钟惺诗论,已隐然有着完整的体系且见解深刻。如在本质论的认识上,传统的“性倩说”是种从表达和描述的对象上来界定的初级本质论。钟惺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和哲学的层面上从识到了“审美性情”这种较为高级的诗歌本质论。其诗歌创作以独特的“幽深孤峭”的风格在明末诗坛刮起了一阵竟陵旋风。但相比之下,其诗歌实践与理论有相当大的偏差。本文试从社会和个人诸方面探讨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明代道教世俗化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宗教转型,其成因一方面源自于道教自身发展的逻辑,这可以归结为神仙信仰的动摇、内丹术的通俗化以及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吸收三个方面;另一方面源自于道教特别是正一道,因其"益人伦,厚风俗"的社会政治功效而受到明代统治者的推崇,继而渗透于世俗的道德伦理生活中。与此同时,正一道自身作出的变革,特别是天师张宇初对道教规范和思想两方面的建设与提升,实际上使道教更好地适应了世俗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日战争 ,是中朝两国军民联合反击日本对朝鲜发动的入侵 ,维护朝鲜主权与独立的正义战争。邢作为明朝援军统帅 ,在朝鲜战场上谋略得当 ,指挥正确 ,为取得朝鲜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发展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