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与汉语的交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英汉两种语言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英语凭借其强大的吸纳能力与包容性从汉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促进了自身的繁荣.英语对汉语词语的借用,既与西方读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分不开,也与英语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汉语在同其他语言的交流过程中,大量借用外来词。以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文化内涵以及借入汉语的途径:音译、意译、音义结合和移植,可以帮助译者应对英语词汇借入时复杂的翻译程序以及读者可能出现的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汉语对英语的影响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汉语借用词和汉语表达出现在英语里。通过历时研究,揭示这一发展趋势。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西进,汉语自身简练的表达优势,以及媒体的力量和翻译腔的客观影响,形成了一股合力,推动了汉语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地影响英语的发展,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就产生了外来词。英语外来词大约有80万,而汉语外来词仅有1万条。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是由社会与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语言自身差异造成的。其中,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的借用。英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汉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和半音译半意译借用词;汉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英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音译+类别借用词和字母词/英汉混合借用词。英汉报纸时政新闻中的互借词在借用方式、构词能力、普及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面对层出不穷的借用词,我们应从外来语中汲取营养,丰富中华文化,同时重视对外传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名词占了借词的大部分,是最易被借用的汉语词汇;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由于它们通常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也容易被借用。汉语借词丰富了英语词汇,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化心理因素可制约也可推动民族语言对外来词的使用,汉、英语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对词的借用均受制于各自的文化心理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加强,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相互借用的情况将越来越多。对文化心理作用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当代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语言接触导致词语借用,汉语中有许多英语借词。本文利用语音相似替代原则,从元音、辅音、音节等角度探讨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在语音变化上的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词汇借用是各民族语言丰富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汉语中英语借词的形成在三个阶段所体现的不同特点。展望了两种语言间词汇借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一种开放性的语言,它从其它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语,英语中也有汉语借词现象,涉及了借词的起源、构词方式分类和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是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在拼写、语音、语法和语用上都存在有别于通用英语的特点。早期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少来自粤语,现在绝大部分来自普通话,用的是汉语拼音。早期汉语借词不少是音译借词,当代发展趋势是意译借词。早期借用以单词为主,现当代则出现大量的借用短语。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英语借词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主要包括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借用英文单词或字母同汉字的组合、借用外来词三种构成方式。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不仅具有简洁性、新奇性、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不稳定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及联想色彩等修辞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是汉语语言的补充和发展,它反映了以英语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互联网媒体在语言接触和语言传播中对汉语的冲击,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语言借用经验差异,并且为汉语和日语今后的英语词汇借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邮电大学公共日语选修课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综合调查了193名学生对164个词语的认知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些词语的语言和传播特征.研究发现,日本ACG文化的影响是这些词语得以传播的深层文化原因."汉字借用"类词语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符合度高的词语的认知度高;"意译"类词语由于均经过了符合汉语规则的改造,认知度普遍较高;"音译"类词语认知度总体较高,但其中需要有较高日语水平才能理解的词认知度偏低."拉丁字母借用"类词语中的"英语字母借用词"在认知度上普遍高于"罗马字借用词".  相似文献   

15.
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论英汉翻译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英汉语言相互接触的增加 ,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向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迁移 ,成为一种难以置否的事实。英语借词大量地涌入汉语 ,在语法平面出现了借用和变异现象 ,从而导致汉语语法的欧化。大量汉语报章语料表明 ,中国大陆现代汉语欧化现象部分地是由语言接触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说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频繁接触 ,广泛交往 ,使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进入到英语词汇当中 ,本文通过透视汉语方言 ,探寻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联系的起源及各种不同的借词类型。重点在现代英语中常用的汉语借词及语言借用  相似文献   

17.
最常见的词汇借用现象都是零星的借用,成系统地借入其他民族语言的词汇也很普遍,维吾尔语就成系统地借用汉语词汇。维吾尔语中不仅借用了汉语的名词、形容词、数词,还有动词和短语。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各民族经济文化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相互吸收一些本民族所没有的而实际又很需要的词汇。  相似文献   

18.
词汇借用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方式。汉语在吸收英语外来词时,除了音译和意译外,还将外来词直接以字母的形式或英汉混合的形式引入汉语。受强势语言英语的影响,汉语中还出现了自创字母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的字母词大量增加,字母化现象日益凸显。分析当前汉语言生活中字母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语用功能以及如何规范使用,有助于人们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这几种基本技能。因此,要学好英语必须先扩大词汇量。本文从英语里的汉语贷词和汉语里的英语借词两方面详细描述了汉英语互为借用的现象,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利用其规律来扩大词汇量,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20.
论外来语对现代汉语的冲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汉语里大量涌入的外来语(主要是英语)的现状,回顾外来语进入汉语的历史,对外来语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和原因以及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作一分析与思考,并指出汉语的独特性及悠久历史是任何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