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船山老庄诠释之学的文本形态有两种:其一是狭义的内部性诠释文本,即《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等三部道家经典诠释专书;其二是广义的外部性诠释文本,即王船山在不同体例的其他著作中写下的直接或间接随机评议阐说老庄的大量文字。比较这两种文本可见,在诠释不同经典时,王船山对老庄之学的理论观点常发生变化和漂移。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可归因于船山作为儒者和遗民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船山惯常采取因顺文本的诠释方法,而不同的经典文本固有的内在语境和思想逻辑难免会对诠释者产生干扰甚或裹挟效应。  相似文献   

2.
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西汉初年崇尚黄老之学的社会原因以及其“因循”与“无为”的具体内容,指出将黄老之学作为政治观念转移到老庄之学作为人生观念的变化过程,强调了东汉时期“独行”与“逸民”的风气对魏晋崇尚老庄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佛、道与老庄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玄学立足于《老》、《庄》讨论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 ,并通过解注和阐发《老》、《庄》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学畅论道、无 ,且以道、无解空和法性等 ,依附于老庄与玄学而得到诠释 ,并逐渐中国化。道教以“道”名教 ,列《老》、《庄》为其经典 ,其人生炼养术多为老庄虚静、无为等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研究老庄思想,人们大多从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之影响切入,或延伸为文学观念的讨论。由于老庄诗学是理性思维,注重理论批评,不同于孔子式的实际批评,所以,人们很少论及《老子》、《庄子》与中国古代诗学及艺术理论的关系。文章从道家文化的角度,研究老庄诗学思想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倡导诗学艺术的自然性、形象性、抒情性与含蓄性。  相似文献   

5.
胡安良教授,在青海民族学院从事古汉语教学,已逾30年,于汉语语法以迄训诂修辞,多所论述。近10年来,他于教学之余,又从语言学、语义学、语音学、语法学与美学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老》学与《庄》学以及后来与儒释相融合的玄学思想,加以类比疏解与会通,陆续成文23篇,现在把它收集起来,编为《老庄衍论》一书,作为民院成立40周年献礼。现在全书已经由民院正式印行,我得以先读为快,并想就此作一点介绍。古今来论老庄学说的专著和论文,注疏,几至汗牛充栋,触类旁通,代有发明。但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阐释其思想义蕴而推衍以广之并及于言意之辨,则不仅对老庄思想的崇尚自然,别有会心,而于其语言妙谛,更显得意味深长。就这点来讲,胡先生这部论集,可说是蹊径别  相似文献   

6.
老庄思想与禅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研究王学、理学与禅学再到老庄 ,可以发现 :老庄思想与玄学迥异 ,与理学、禅学相通。因此 ,作者认为玄学家对老庄的认识有其局限性。欲知老庄之道之底蕴 ,必先了解老庄的思想方法。根据禅宗的功夫和本体 ,即可认识到老庄之道的奥秘。故欲真解老庄 ,须从禅宗入手。由禅宗之功夫与本体 ,即可判知禅宗与老庄思想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7.
老庄之道与言意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之道主要指宇宙本体及其永恒存在的规律 ,而意是人们对宇宙本体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 ,言又是意的表现形式。由于道本身的复杂性、精微性和玄妙性、无限性 ,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它 ,更不可能用语言完美地表现它。因此 ,言不尽意是绝对的 ,言能尽意是相对的。老庄明知道不可言却又连篇累牍言道的行为并不矛盾 ,他们在宇宙的伟力前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因而在无法完美描绘彼岸世界之道的大前提下 ,勉为其难地对此岸世界之道进行了详尽描述 ,文章认为这是领会老庄之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老庄哲学的精华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哲学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老庄关于有无之别、刚柔之判、生死之分、尽年之道、盈虚之理、得失之间的论述对现代社会仍有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思想或学术史专论。从古之道术到百家之学,其学术立场是进退诸子、宗本老庄、遮拨名辩、复归无名。作为殿后之作,文辞精美,思想宏阔,开放包容,涵盖面广,在《庄子》中占有特殊地位。从中依稀可辨庄子与春秋战国之际诸子思想之关联。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世界于18世纪接触到中国道家经典《老子》与《庄子》,但对老庄美学思想的阐发则是20世纪之事,尤以美国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美国学者围绕老庄美学与浪漫主义、老庄美学与现象学、道家美学思想寻绎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意义等问题对老庄美学思想进行了系列勘查,显示出由"趋同"到"求异"的一个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老庄生命境界的特点,采用对比的方法,由老庄的核心概念"道"入手,指出老庄的"道"实质是生命之"道",但这生命之道在老庄思想中又是有差异的,此种差异造成老庄生命境界的不同.老子由生命之常道,重视生命客观法则的探寻和贯彻,其生命境界处于全生之境;庄子由生命之道的"通"、"化",重视生命精神层面的转变,以精神自由为最高之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2.
黄老最初出现于汉代,黄老之学亦形成于汉代。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一次使用了黄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第一次使用了道家,但这些都是汉朝的学术称谓,并非指先秦已有了“黄老”或“黄老之学”,先秦既无“黄老”,亦无“道家”。因此,主张先秦已有黄老或黄老之学,或者认为先秦黄老乃道家的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所谓先秦黄老,实际仍是老庄哲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外化。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承续表现为:以《俶真训》之“镜太清者”继承《老子》之“涤除玄鉴”,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道体在内心的呈现,此为反观自照之法;以《原道训》之“镜与形接”继承《庄子》之“用心若镜”,阐述主体以明镜般的心灵观照外物并对天下治理产生实际影响,此为外观照物之法。《淮南子》对老庄道家之镜喻的转化表现为:将黄老思想注入老庄道家的镜喻中,使“镜太清者”和“镜与形接”成为王者涵容天下之术,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吾人既应注意厘清《老子》《庄子》《淮南子》之镜喻间的差异,也应统观道家镜喻源流史,道家镜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老庄语言观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老子》、《庄子》二书中提出的“道不可言”、“言不尽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辩若讷”、“不言之长”、“得意而忘言”等分题的分析,综合考察了老庄的语言观及其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卢梭与老庄都认为人类的"自我"意识的出现及发展造就了人类世界的复杂化,"自我"的观念使原本统一的世界陷入了二元对立。在他们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对这种二元对立的反感及对无对待之心的自然人的歌颂。但在如何摆脱现实的束缚而重新走向自由的问题上,卢梭与老庄却有很大的不同,老庄主张扬弃文明回归自然,卢梭却走上了进行制度设计以保障人民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从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著作看,老庄没有从正面论巧,文中出现的巧也基本是被否定的。但透过其文字深层看,老庄有肯定的“巧”。他这种“巧”,是“大巧”,“大巧若拙”,拙不见巧,是不见其形的道之运行,但舍去了运行的形式,表现为自然之巧,隐迹之巧,体道之巧,因而此巧为“不巧之巧”。形而上的“道”下落到物质层面,就有人为的体道之巧。老庄对体道之人的创造之巧也给予了张扬,而对不符合自然之“道”彰显于外的人为背道之巧给予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学术史上,道家老庄最早建立了以“道”为核心和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老庄在哲学问题的阐释中又触及到了关的本质、关感、关的创造等多方面问题。他们以“道”为哲学基础,以“道法自然”为依据,由此及彼,推物及人,围绕自然、社会、人类活动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关学思想。老庄的关学思想是其哲学之道的延伸,蕴藏在哲学体系中,以互为联系、互为交织的形态呈现,但具有着潜在的逻辑体系性。老庄关学思想潜在体系的研究对人们认识关、感受关、创造关及中国现代关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庄论辨     
老庄以道为哲学根基。老子是道本原论者,道在物外,庄子之道兼具本原、本体双重意蕴,道在物之内外;老庄的认识对象是道,老子“虚”、“静”倾向于向外认知,庄子“心斋”倾向于向内认知;老子哲学主体是圣人,以治世、治外救世,庄子哲学主体是神人、真人、圣人等,以治己、治内救世  相似文献   

19.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 ,由《易经》、老庄到《易传》所建立的一套完整而独特的东方哲学体系 ,塑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周易》、老庄哲学中宇宙生成的“元气”学说、“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人类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核心的东方哲学思想 ,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的丰厚礼物。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中,学界一般认为天概念在老子和庄子的视野和言语中是单纬度的,即仅仅是自然之天。事实上,老子与庄子的天概念同时兼具宗教之天与自然之天两种内涵,既是被人们事奉的宗教之天,又是包括自然现象在内的自然之天。在老庄的哲学体系中不是矛盾的,与其最高哲学范畴“道”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