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服务业FD I的区位优势与区位劣势,由此提出加快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 I)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对宁波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宁波的外商直接投资还存在外资来源结构单一、外资的产业分布还有待改善、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但外商投资对宁波的出口贸易、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和地方税收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FDI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 I)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2年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FD I对我国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尤其是对外贸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误差纠正模型(ECM)分别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分析FD 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FD I对我国出口贸易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FD I)在苏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FD I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苏州。外商直接投资从数量上推动了苏州出口的增长,然而片面追求数量型、粗放型基础扩建已不能适应当代引资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对苏州吸引外资的软件环境的建设。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苏州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限,今后引资中应加强苏州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和对外开放的领先区。苏锡常三市实际利用FD I与GDP增长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方式、FD I业绩与潜力三方面对比说明,苏锡常都市圈中常州在利用外资的速度、方式及业绩、潜力均低于苏州和无锡。常州应尽快改变陈旧的引资方式,加大力度引进外资,提高FD I业绩指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格兰杰检验,发现两者呈现互为因果关系,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进行了测算,表明FD I虽然对GDP有正向影响,但其对GDP的作用力度要比国内的资本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小很多。  相似文献   

7.
对外直接投资与地区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D I)和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有利于推动外商直接投资和促进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文章以山东省为例,经OLS回归分析、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山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整体上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其中对出口的推动作用比较明显,对进口的带动则不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巨大,但外资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且呈现出区位转移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区域分布的现状,找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转移的因素,包括入世保护期结束的新变化、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由集聚走向外溢、外资产业价值链的调整以及产业转移推动外资的区位转移。并对吉林省加快引进外资提出了加强服务业外资的引进、以东北亚合作为基础重点吸引日韩资金、发挥优势产业的引资能力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FDI的比重和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领域。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7个假定因子,得出影响我国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来筛选因子以得出最佳的线性组合,由此得出结论:投入我国服务业的外资和国民经济增长潜力和基础建设呈正相关的关系,我国服务业开放度与服务业吸收FDI呈负向的扭曲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和我国二三产业增加值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除了体现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非传统服务业分别对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直接影响之外,还通过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对我国二三产业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三变量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服务业外商投资存量、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二三产业增加值三变量的因果检验中,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但二三产业增加值不是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与二三产业增加值存在一个单向因果关系。虽然服务业外商投资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但二三产业增加值不是服务业外商投资流量变动的Granger原因,同时,非传统服务业增加值也不是服务业外商投资流量变动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对福建农村公共科技服务基本情况和主要途径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福建县域农村公共科技服务公平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活动费用与农业技术人员等资源配置的均衡度在不断提高,县域之间公平度有所下降。据此提出增加农村公共科技服务供给,公平、合理地优化农村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更加注重农业科技人员配置的公平性,加强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人类幸福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幸福度。然而从古到今在看待人类幸福度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只有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才能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幸福服务。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284个农户的农业科技需要(度和类型)以及影响需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农户需要农业科技,且存在传统农业科技与新型农业科技的需要差异;农户农业科技需要是以农业经营主业为结构基础,在考虑农业科技效应情况下,综合分析农户自身科技技能掌握情况和农业科技服务完善度的结果。农业经营类型、科技效应评价和农户科技技能掌握对农户科技需要的作用具有显著正相关。提出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时鼓励农户经营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成果可分为基础性、应用性和软科学三种类型。成果转化与推广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成果转化指标一般用转化度、转化率、转化指数表示。其转化途径主要通过科技推广体系、以科技为主的综合开发、技术教育培训、大众媒体、技术市场和可物化成果的产业化开发等途径来实现。深化改革 ,健全倾斜转化的科技体系 ;增加投入 ,建立加速转化的资金保障体系等措施 ,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基于耦合理论,分析了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的耦合逻辑,并构建了分析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尽管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但关联度和强度不高。从区域维度上看,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经济基础差距、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不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在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的耦合程度方面形成巨大差异,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分配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度“东西较高,中部塌陷”的总体格局。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促进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利用1999-2010年数据,以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灰色关联度为工具,对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作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不协调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十余年来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不协调的,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偏大,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存在大量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相反,具有相对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三产业有吸纳就业的能力但就业不足。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新疆工业增长乏力、科技投入不均衡是影响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相关法律规范中没有明确的电子证据采信规则,司法判例中法官对电子证据的认可程度不一。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整理出中国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主要存在真伪认定无统一标准、呈证形式不规范、公证和鉴定技术水平发展不均等问题。提出利用鉴证法、专家辅助法、对比法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电子证据来源初步认定,再辅之于先进的鉴定技术和保障技术,审查电子证据的生成、传输、保存和展示过程,并将此种方法具体运用于对电子邮件、电子聊天记录、手机短信和微博等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认定中,以期为解决中国的电子证据采信难题提供方法指引,最大程度追求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要素评价及其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因素影响着技术创新动力,但各种要素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不能合理地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获得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运算,对技术创新动力各种影响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分析了各类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为获得科学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是指科技计划项目在获得立项批准到应用期间,根据事先制定的阶段目标所达到的,可以予以指标度量的计划完成程度及所产生的对社会、经济进步有推动作用的预期成果.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有益于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对科技计划的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统一原则、简明科学性原则、多类型多层次设置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和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目标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回归模型方法,根据275家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2011-2014年样本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股权集中度、债务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且债务水平对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具体表现在高债务水平下的企业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明显弱于低债务水平下的企业。债务水平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且股权集中强度对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债务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约束能力要强于低股权集中度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