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理解区域经济的功能整合和制度整合,关键在于全面认识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该文认为,生产要素互补性、工业化水平差异性和产业结构互补性等优势是泛珠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新产业分工理论,积极开展资源性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以及建设泛珠江三角洲“世界工厂”等领域的分工协作对于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工业化的角度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开展产业分工协作的原则、方向和调协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深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的金融支撑体系越发展越现出它的重要性,要实现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就必须使区域金融更紧密合作,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区域资源流动和产业合作分工中的配置导向和市场调节作用。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的原则框架的基础原则为: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原则;求同存异,协商一致原则;合作共赢,技术进步共享原则;多元化领域,多样化分工的合作原则。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的原则框架的推进原则为:秩序渐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创新区域金融合作理念。  相似文献   

3.
淮北市融入淮海经济区是实施其经济区域化和后工业经济战略,深化淮海经济区及泛长三角地区紧密合作的必然要求。淮北市有必要走“互补型’、“错位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推动淮北市由被动接受区域产业分工转向自主参与区域分工,实现淮北市新一轮产业转轨升级,把淮北市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新兴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2006年7月20日在南宁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的战略构想。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包括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就是要把它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这个新的次区域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推进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合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涵,有利于区域内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有利于扩大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创造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区域内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互补互利,合力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共同吸纳与更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泛珠江三角洲,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区域性公共问题随之产生.为此,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开展了一系列以双边和多边协调与合作为基本内容的区域合作.但是,通过对近年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评估,认为其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并未破解区域合作的迷局.由于泛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是一种缺乏治理的地方政府间协调与合作,因此无法有效治理区域发展中诸多公共性问题.从新区域主义的视野来看,要提升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应该适时转变为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6.
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路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本课题研究从"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中得出: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是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条件,安徽可以分三个阶段来逐步融入"泛长三角",当然,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参与各方能够达成共识,通过政府引导最终形成一个超行政区域的"市场+制度"形式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的经济合作使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亚大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合理的大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目标模式将是第三产业占主导,第二产业有一定基础,第一产业平衡发展。第三产业中盈利性行业占重要地位,制造业则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现代轻型加工业为主,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业则向多层次多元化经济和“三高”产品生产发展。在区内产业分工中,港澳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加工业。珠江三角洲成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产业的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的科研基地,并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及其与港澳的“接轨”。为加快产业结构目标模式的形成,三方可在产业政策、第三产业和科技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同时三角洲还应从体制上促进其产业与港澳的“接轨”。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共生理论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和发展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条件的稳定点进行解析,可以得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一些结论:1.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彼此促进的作用是明显的;2.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最大的不协调就是发展不同步,以致供需不对称;3.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上,竞争与合作具有终端层面上的促进作用;4.在发展不协调的互惠共生模型中,合作的作用大于竞争的作用。由此提出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三大经济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大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41%,引领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本文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相关资料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企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三大区域经济模式、发展规律及三大经济区域的特点,提出合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其他地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不同的区域,其内部的要素构成、结构、功能都不尽相同,因而区域之间开展旅游合作的模式也有所差别.以我国较为典型的"泛珠江三角洲"和"大珠江三角洲"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差别的区域的对比分析为例,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模式.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需要随区域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表现在合作模式的阶段性变化、合作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唯有创新,才能促进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入、提高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动力学核心思维视角对泛珠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基本分析框架,从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因果反馈关系图中。寻找一体化战略的优势。按照更加严谨的因果关系考察泛珠区域经济深化合作影响因素与约束条件,借鉴系统动力学原理找出经济发展的根源,并从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促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信息高度共享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泛珠三角”各省区经济差异性及海南的合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和主成分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来说明区际差异性,对产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海南加强与"泛珠三角"其他各省区(除港澳外)之间的区际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对"泛珠三角"如何突破现有经济增长格局,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一个重大考验。生物共生与各省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共生系统、共生能量的产生机理、共生系统进化规律,提出提高"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培养和利用有利的共生环境,拓展合作的共生界面,促进共生系统的优化发展等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信一体化既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对经济一体化和通信一体化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通信一体化的发展动因,指出其发展仍存在行政管理体系制约、区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两省一市通信资费差距明显和通信业务运行的割据状态依然存在等多方面的问题。江苏通信业应从提供政策保障、推进省域通信一体化、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施省内试点和示范以及引导同一运营商在长三角范围内开展一体化的运营等方面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逐步走出一条既适合江苏通信业发展实际,又符合长三角整体利益的通信一体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综述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产业政策、需求与供给以及信息通信的基础地位等方面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将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城市体系和城市布局、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以及制度构架和政策措施等诸多方面推动通信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和广西属同一地理单元,明清民国时期,随着移民、商人入桂、开埠通商以及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两省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内部互动加快;然而,狭隘的地域和宗族观念、严格的宗教信仰圈、封闭落后的婚姻传统和难以相融的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这一过程充满矛盾和摩擦,也使得泛珠江三角洲经济腹地的建构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据PMG估计量分析,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从长期效应关系看,广东4大经济区域的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都有负效应,但在不同区域影响的效应并不相同,山区经济区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珠三角地区并不是最大的.值得关注的是东翼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对人均GDP增速的影响在不断增加.从短期效应看,珠三角经济区人均GDP的短期变化不受短期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但东西两翼及山区,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对这3个地方的人均GDP变化有显著的负效应.在珠三角和山区5市短期抑制效应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说明在这两个区域金融业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宁镇扬船舶工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工业作为沿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在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起到相应的作用。以产业集群理论为依据,以协同发展为核心,构建宁镇扬船舶工业板块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和迫切的。构建宁镇扬船舶经济板块,重点是明确协同发展思路、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强调产业错位发展、建成区域服务体系和促进区域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从人口流动迁移角度研究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旨在分析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以及经济集聚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构造人口流动迁移的微观经济模型,掌握人口流动、迁移和集聚的动因;通过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布局分析,说明泛珠三角区域先发展地区的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过程应该相互适应,而后发展地区的人口“回流”与产业转移过程更应互为补充。所以,泛珠三角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和人力资本现状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和特征.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特定的行政制度下提出的研究命题,它是经济演化和市场发展后的一种状态,不是政府计划和行政创造的结果.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在空间上,产业集聚、城市化等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采取"消极一体化"的政策,而不是"积极一体化"的策略,重点应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促进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特别是政府应彻底退出私人产品生产领域.在公共产品领域,政府的参与也应有严格的限制,可采用政府投资和市场经营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