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1.关于发展或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那里有着不同的观点。在早期,发展一般是被了解为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后来随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战争和社会不稳定等困境的出现,人们开始把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指标纳入社会发展的视野,使发展内涵复合化。先后出现过众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比如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理论,比如社会进化论、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全球化理论和增长极限理论,又如社会整体论、社会批判论和社会发展论,再如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还有就是生态悲观主义和衰退论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经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的哲学学说,“发展的合理性问题”是发展哲学所要探讨的主要论题和中心问题。近几十年来,发展观依次经历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循环经济发展观、自由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使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日益丰富,发展的观念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的新的发展观,它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以“发展的合理性问题”为主线,就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的目标和尺度、发展的目的和归属、发展的动力和依靠力量、发展的战略和重点、发展的方式和要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它深化了作为发展哲学核心的社会发展观理论,具有丰富的发展内涵,彰显了发展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开阔了发展哲学的新视阈。  相似文献   

4.
自由发展观打破了"以物为中心"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狭隘发展观旧范式,从自由的角度确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与发展的新型发展观,认为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由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存在诸多思想相通和理论关联之处,自由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增强对自由发展观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对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从单纯的注重经济发展的单向发展观到注重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发展观的重大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 ,基本内容是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一发展观的提出有科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察国外发展观演变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指出国外发展观历史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违背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发展观的演进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历史分析等方法,从三维角度分析了现代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即单纯经济增长论一社会发展论--环境保护论(包括"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和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观、新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四个阶段.指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同时又借鉴了世界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基本主题之一,而明确提出发展问题并对之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主要成果体现在现代发展理论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现代发展理论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理论转向,即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这种增长的社会历史向度,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发展"的主题.这一变化趋势突显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远意义和当代性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义表明:这种发展观不仅具有严整而科学的世界观基础,而且也日益显示出它在探索和回应当代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深刻而持久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它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当传统的发展观遭遇经济增长的极限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遂呼之而出,与此相适应,政府绩效导向由单维向多维的转变,则成为引导地方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观理论缺陷及实践负效应的否定,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自由”发展观等合理内核的吸收和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对邓小平发展观全面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是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基础上的创新,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它反映了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精神,应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发展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即毛泽东的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江泽民的发展观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最完备、最深刻和最无片面性的发展观。生成、进化、消亡和转化是物质本身发展的规律,是物质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形式。人们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发展是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和社会实践的根本趋势,也是反映它们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根本趋势。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伟大理论,它没有终结而是生动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发展着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是吸取人类文明发展有益经验获得的新成果,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与时俱进形成的新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并形成 ,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是其内在生成的方法论基础 ;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是其直接的理论依据 ;群众史观则是它的价值观根基 ;而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 ,则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准备。只有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的深邃要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政策、现状、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张从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构建互动机制、搭建互动平台、转变办学理念等方面入手,谋求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发展观对一切发展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人才培养更不例外,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成具有人文和科学素养、智力和非智力全面协调发展,善于科学地思维和掌握终身学习方法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体验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最新发展,它以批驳传统真理观、特别是分析哲学符合论真理观在隐喻解释方面的无能为力为切入点,批判了客观主义真理观的虚妄性,建构了以理解为核心、以概念结构和认知图式为表征工具、以一定条件下的体验为前提的全新真理观。这种真理观很重视隐喻、概念系统和认知的互动性等因素。虽然这些因素在真理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们往往被传统真理观所忽视。需要说明的是,体验哲学真理观虽然具有很大进步性,但它仍然不能摆脱后现代语境下将真理本质属性和边缘属性本末倒置的弊病。  相似文献   

19.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对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继续解放思想与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科学发展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继续解放思想要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学校的工作大局,尤其要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三个方面的关系,大力加强学校师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