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处于旺盛时期,农业领域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城市化进程滞后等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 ,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过多的农业人口滞留在农村则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症结所在。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农业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在农村建立“教育──生育”控制机制的构想陈群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而素质低的人口,又导致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人口与教育这对矛盾中,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支点”,据此笔者提出一种“教育──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质及思考梁晓波关键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流失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频繁,这对流出地农村来说,减轻了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加快了人口城市化进程。回乡农民将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带回农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转...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条件,但由于劳动力数量大,增长快、文化素质低、分布不合理,开发这些自然资源又受到劳动力数量、质量、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走自我就地消化为主、移民和劳务输出为辅的道路。一是在大农业内部进行多层次转移;二是在农村内部多形式转移;三是在发展农村小集镇及乡镇所在地建设中转移;四是在本区内鼓励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的地区“顺向”转移;以及劳务输出等等。通过这些途径转移,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各得其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人口12亿,其中有9亿是农村人口,农民收入增长得快慢与否,不仅关系到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方面是大量的城市工业品积压,产品滞销。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收入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不仅没有和我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同步增长,而且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村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因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远远没有发挥它的潜力。。一、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民收…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口增长是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解释变量,除了经济原因之外,还有下述六个非经济原因仍在刺激中国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一、男娶女嫁的婚姻文化;二、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三、农村家族的暴力优势;四、化解未来的预期风险;五、男性特有的死亡系数;六、显著差异的教育程度。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创新路径,就是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大力发展教育等,由此才能根治导致多生多育的各类“农村病”。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状况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增长绝对最大。因此,为控制人口总数的过快增长,有必要进一步降低人口出生率水平。对比我国历年城乡人口出生率情况,不难发现有几个特点:第一,50年代,城市人口出生率水平高于农村。第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城市的人口出生率水平一直比农村低。第三,从1986年起,由于全国第三次生育高峰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农村老龄人口人数多,增长快,是吉林省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农村老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增长过快;贫困人口激增;政府未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借鉴圣保罗市环境污染的教训,我们必须控制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减少贫困污染;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的主阵地是县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建设体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拆除户籍制度樊篱,加强对劳动的职业技能培训,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  相似文献   

15.
教育导致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起点程度和心理原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表明,教育具有抑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功能。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妇女接受初中程度教育是这一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点”。认为超前普及女童九年义务教育,就能使我国人口控制步入一个新境地。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妇女初中教育程度能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理,阐释了其中包涵的深层心理原因。为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去控制人口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九○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小康。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徽农村奔小康的工作,安徽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安徽农村小康生活标准》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安徽农村奔小康主要受农民收入增长压力、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缓慢、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过高、县村两级经济实力薄弱、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现小康的各项指标具有很大的难度,需付出巨大的努力方可实现。为此,本文提出了安徽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奔小康的具体途径与措施: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广辟就业渠道;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78-2014年我国的相关样本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与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和农村中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其中,人口城市化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和农村中小学应届毕业生总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具有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较小。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应以包括县城在内的大中小城市为主、县城以下的小城镇为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类型应向以专业型转移为主、兼业型转移为辅的形式过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应以跨区域转移模式为主、就地转移模式为辅。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城市就业结构、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农村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分析了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宝贵的资源优势,又是严重的社会负担。据统计,全国农村年均新增劳动力(一般为较高素质青年劳动者)700万。到本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至2亿多。以宝鸡市为例,全市人口347.4万人,农村人口273.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05.51元。农村劳动力131.9万,剩余劳动力28万,加上超过和不足劳动力年龄的8.25万人仍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矛盾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