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敦煌《咏廿四气诗》,共二十四首,作者依据气候、农事活动以及民俗,叙述了二十四节气的面貌,其内容贴近生活风格朴素构思手法新颖,是同类题材诗歌中的佼佼者。本文介绍了《咏廿四气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还与同类的唐代咏节气诗、宋代咏节气诗以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进行了对比,以更好地感受这组咏节气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数量庞大的宋代诗歌,承载着宋韵文雅风流的核心文化内涵。今存1 400多首邵雍诗作,集中反映了理学家的言理倾向,影响宋代诗坛的发展路径。诗集命名为“击壤”,传达生于太平盛世的幸运以及生活安乐闲适的自得,二者皆为太平社会的成立要素。诗集中塑造的安贫乐道的诗人形象,“乐天”的同时取法白居易诗学,书写自己的日常闲适生活。诗人身心清闲,坦诚面向万物,用诗发现物理人情,既写出天然秀句,也倾向言理说教,呈现“以意行文”的创作追求,这恰是宋诗好说理的整体艺术风貌。邵雍诗由表及里发掘日常生活的理性内涵,蕴含着“内圣外王”的现世追求,带动整个诗坛迈向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中唐诗人王建的农事诗,以其丰富的主题取向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后世农事诗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中国古代农事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寅生 《九江学院学报》2001,20(Z1):134-139
在中日两国的文学史上 ,专门描写农村生活的田园农事诗是不多的 ,而其中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家、作品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 ,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 ,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无力把农村中的社会生活画面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二是知识分子出身的诗人大都远离农业生产劳动 ,即使有些人出身于农村家庭也极少参加劳动 ,他们对农村的生活变得很陌生 ;偶有田园农事诗创作 ,也很难反映出农村的社会风貌。三是田园农事诗在文学史上并不占主要地位 ,与表现重大社会生活的其它类型的诗歌相比 ,它们的作用相对较弱。所以 ,…  相似文献   

5.
苏轼文人集团诗词书画的综合艺术观念深刻影响了宋代题画词的创作,“诗画一律”的思想促进了宋代题画词的兴盛,而诗词的体制分野、“墨戏”思想的流行也使宋代题画词的画作题材选择、内涵挖掘、人文意象的象征意义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诗、词的不同风格体制特征。  相似文献   

6.
宋代美学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走向生活,走向休闲。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促使中国的休闲文化在宋代全面兴起乃至繁荣。宋代艺术审美在趋于精致化的同时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充分融合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宋人一方面在生活中追求艺术境界,另一方面在艺术中追求生活情趣,由此催生了宋代美学的休闲情调。“玩物适情”所昭示的美学旨趣便是艺术与生活的双向融通,是宋代美学重视生活并落实于生活的体现,它所反映的休闲内涵则包括了宋人对休闲的本体认同、“适”的工夫实践以及超然物外的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7.
农事诗孕育于劳动中,诗的韵律来源于起伏间歇的无意义的劳动呼声,劳动呼声与劳动的内容结合形成农事诗.在那个实际上靠天吃饭,精神上靠神支撑的时代,宗教活动本身就是农业生产力,祭祀的媚词、巫术的咒语和揣度神意的卦爻辞,都是农事诗诞生的温床.原始歌舞是劳动训练、丰收庆典、军事演习和宗教仪式,而且能示爱求偶,诗、歌、舞不可分,农事诗起源于原始歌舞.  相似文献   

8.
苏轼文人集团诗词书画的综合艺术观念深刻影响了宋代题画词的创作,“诗画一律”的思想促进了宋代题画词的兴盛,而诗词的体制分野、“墨戏”思想的流行也使宋代题画词的画作题材选择、内涵挖掘、人文意象的象征意义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诗、词的不同风格体制特征。  相似文献   

9.
民主改革时,五指山区的黎族社会被认定处于原始父系氏族公社解体阶段。但大量的史料表明,宋代海南岛边缘地带的黎族封建化程度已相当深,这说明古代黎族地区社会形态差异相当大,本文试图对宋代黎族地区社会形态进行剖析,以求得到指正。一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最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发展状况对社会经济形态性质有着决定作用。宋代黎族地区已零星地使用铁器。苏氏父子在咏黎族地区农事活动的诗中常有“鉏”、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实际上靠天吃饭,精神上靠神支撑的时代,宗教活动本身就是农业生产力,它渗透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人类一方面顶礼膜拜,祈神降福,把音韵最优美的媚词献给神灵,祈求降福;另一方面又不甘于自然的摆布,不懈抗争,把最威严、铿锵的咒语念给鬼怪,胁迫神灵。这矛盾双方的相互消长,使人类文化以不同的形式打上了它的烙印。古代农事诗也是如此,祭祀的媚词、巫术的咒语和揣度神意的卦爻辞,都是农事诗诞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11.
建筑诗指以建筑艺术为题材和媒介的诗歌,是宋诗中一个令人注目的诗歌领域,可分为皇家官府、寺庙殿堂、宅居陵墓及园林建筑等类别,而又以园林建筑诗最为兴盛。亭作为一种融通自然与心灵的建筑空间,在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心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宋代建筑诗包含了士林风尚和民间习俗等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12.
平淡美是宋代艺术的主流风格,它在宋代文、诗、书、画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创作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共同体现了整个时代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分析《诗经》农事诗可以探讨周代农业文明的一些基本特点。笔者的分析结果显示:周人高度重视农业,清楚认识到自然物力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周颂·臣工》作为《诗经》农事诗中的一篇,长期以来专论甚少,但历代各家译注解题并不一致,诗旨错综驳杂、分歧甚多,按其旨要可大致归并为助祭乐歌,戒农官之诗,春耕籍田说,薅礼乐歌说,省耕告诫说五类。今从文献文本和相关资料进行辨正可以得出,此诗为成王省耕时告诫群臣、农官、众人时的乐歌,从而表示成王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重视,起督促农事的作用。因此,了解和考证这首诗的真正意旨,对现今社会仍具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代平民在医疗、饮食、佩香、化妆、建筑、婚育仪式、宗教活动、节日习俗等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香药,香药成为他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物。出现这一现象有诸多原因: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进口香药大量供应;宋代平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香药知识文化的逐渐积累。香药极大地丰富了宋代平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无疑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折射出宋代平民不但享受物质生活,还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16.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阳修《诗本义》阐释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欧阳修《诗》学重要范畴之一“诗本义”的丰富内涵,指出其主要有二个意义层次:“诗意”与“诗义”。扼要地阐明欧阳修《诗经》阐释学的宗旨与特点及“诗本义”二层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宋代《诗经》阐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奇志异诗是以奇人异事为主要题材的诗歌。它们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会依据基本事实补充合理的想象,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有着很浓厚的传奇、志异色彩。传奇志异诗在宋代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宋代诗人对故事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并且注重对“奇”、“异”的凸显,有意识地营构曲折的情节,并发展了代言叙事的故事模式。传奇志异诗在宋代的繁荣,不但直接体现了宋诗叙事性的增强,而且反映着诗歌叙事传统在宋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人哲理诗的巧妙和方法是大大有别于西方哲理诗的“中国式哲理诗”的新样式,它以“哲理之理”和“事理之理”入诗,使得诗歌突破了“以情动人”的唯一表达模式,实现了“以理服人”的含蓄化,这是宋代诗人才气的表现,也是他们在唐代诗歌艺术巅峰面前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昆虫诗话     
昆虫诗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现实主义作品 ,内容侧重于农事、物候、昆虫习性等 ,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另一类为浪漫主义作品 ,通过借物托喻 ,寄托诗人的思绪 ,形成特定的昆虫意象和文化内涵 ,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在评述了昆虫诗的基本内容以及不同昆虫类群的意象和文化内涵基础上 ,也探讨了昆虫诗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诗的美与文体的美是相互依存的,从文体学的角度对佛罗斯特的诗《雪夜林中驻脚》进行剖析,通过解读此诗的文体形式,来品尝诗的艺术之美,内容之美,使诗的内涵得以充分的呈现,深层地揭示诗人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从而使诗者意识到诗意的美与诗的文体形式美是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