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城市的发展水平也随着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而在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实际情况下,其对应的城市管理政策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变优化。在我国较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城市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城管部门以及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关于城市对应的城管执法权力相关限制问题,由于当前城市管理仍存在不足,其对应的城市管理执法依据和手段不足,对应的管理范围较广,任务也相对较重。因此,对于当前的城管部门的工作,其对应工作机构性质以及其对应的工作公务员身份都较为模糊,经济地位、福利、工作条件以及队伍建设都无法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在部分地区给予城管相关的设定管理目标中,其与当前地区公民生活的质量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时常触发暴力倾向,要对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改革产物的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目前仍不完善,主要存在城管法律地位尴尬、执法依据混乱、执法权限模糊、执法人员素质偏低、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在源头上应当以治理城市的理念为先导,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引入社会化管理方式为城管"减负";在具体操作上应当立法规范城管的各项制度,实现规范行使权力,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城管综合执法直接面对的是繁杂的城市管理中的直接矛盾和问题,承担的是政府执法职能中最艰难的部分,是社会矛盾的综合聚焦点,也是社会关注度颇高的敏感行业,针对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和创新城管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依法治国理论及治理与善治等是我国城市管理执法的法理基础理论。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着执法主体与职责不明、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制度不完善、城市和管理执法工作的理念滞后等问题。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法治建设路径是明确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执法人员素质的培养,建立弱势群体救济体制,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内、外部监督管理制度,转变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社会治理议题中城管与街头摊贩关系从冲突到合谋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形成机制。以汉正街城管执法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以动态视角考察城管队员的一线执法行为,指出城管队员作为政府执法者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因其执法权利受到来自各方制约以至于其为顺利完成任务而与摊贩合谋,成为当前城市管理中的常见现象。最后,摊贩的存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政府应承认摊贩存在的必要性,变“清理”为“管理”,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减少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6.
城市管理服务外包作为近年来我国城市管理的一种创新思维和治理方式,改善了城市治理的效果,缓解了城管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动城市综合管理由"管理"向"治理"理念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该文通过对城市管理服务外包在行政法上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内省,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的城市管理服务外包在整个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与发展方向进行前瞻,为提升和优化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特有问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试点发展至今已经十六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仍然面临着管理和信任危机。要走出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必须转变执法理念,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本文以广州城管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面临的困境,对今后城管体制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现行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现状,找出城管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行政法治为视角进一步分析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混乱局面,剖析城管症结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从法治视野对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改革路径和思维进行深入反思,揭示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共通误区;并结合现代法治精神所要求的行政执法理念和先进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对原城管工作理念进行重塑,并探索城管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城市经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城市建设与管理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本文提出树立科学的城市经营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经营,建立科学的城市政府经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及其行政执法.城管及其行政执法作为城市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城市品位的提升、环境卫生的改善.甚至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各部门需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协调意识、互补意识.形成一盘棋,共同抓好城市管理.从而推动城市良性发展、健康发展、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的,以实现行政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为目标的行政执法。几年来,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着对行政综合执法认识上的不足;执法理念上偏离;执法机制上混乱和执法规范上缺失;执法方式简单化、运动化、趋利化等问题。为此,加强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理论研究;改造职权分配体制,注重发挥市场、社会调整机能;坚持依法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立法;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和创新现有的城管执法机制,维护城市稳定,适应社会转型发展。本文以对山西省太原市等的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反馈山西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执法依据、加强执法人员素质、创造执法环境,规范执法方式等完善城管综合执法的对策,建立和谐的“官民”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体制中多层执法、多头执法之固有弊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运而生。从理论上来说,该项改革有助于科学设置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构、高效整合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进而实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之目标。但就实践情况看,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却存在着执法范围不明晰、执法管理体制不完善、执法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现实困境。未来,亟须合理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权限范围,理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管理体制,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以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稳步、有序及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管暴力执法现象屡见不鲜,城管执法机构陷入与城管执法相对方的民众尖锐对立的尴尬境地。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方式,但却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并重新陷入困境。只有将人性化的思路贯穿城市管理中从目标到制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克服其自身障碍并带给城市管理一条成本低、效果好、各方共赢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依法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同时也是立法上的新探索。城 管单行条例在立法定位上以“小城管”立法为宜,即围绕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来展开。在立法功能上,城管条例旨在承接上位法, 合理进行细化、补充、变通。城管单行条例发挥立法变通权,设立行政处罚,不仅具有法律依据,同时符合法理和立法目的。同 时,条例的实施依赖具有正式编制和执法资格的城管执法人员,民族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缓解“执法人员荒”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行政调查是行政机关获取信息、取得证据并据此作出行政决定的基本环节。城管执法调查作为行政调查的一个种类,是城管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必要手段和作出行政决定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学界对城管执法机关行政调查制度研究严重缺失。本文从城管执法行政调查的主体、启动程序、行政调查的步骤和具体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以期能对城管执法行政调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而行政执法建设作为依法行政的核心,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行政组织不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不完备,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监督机制较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加强执法监督,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8.
陈柳钦 《南都学坛》2010,30(5):109-115
城市危机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危机、意外事故危机、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安全危机等四大类。为了解决城市危机给城市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城市危机管理的成效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障,包括危机机构的设立、危机预案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危机预测评估、危机处理和政策制定等,依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储备、预警、控制和恢复四大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认识有待于加强;城市危机教育不足;政府与公众在城市危机管理上存在沟通的"盲区";现有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为城市危机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积极的城市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公民的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构建城市危机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