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认识的规律同外部世界的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但理解认识规律的客观性要困难得多。认识作为意识属于主观领域 ,其规律是主观领域的规律 ;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有不同的层次 ,认识运动也是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一部分 ,认识规律不依所有思索并运用这些规律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认识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 ,不仅是因为产生认识的生理基础即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而且是因为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具有客观规律。否认认识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论就失去了作为科学存在的权利。否认主体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所谓客观认识规律就成了神秘的“天意”。  相似文献   

2.
社会是人们活动的产物,但社会的发展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仅仅从社会客体的角度探讨社会发展动力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主体的活动,通过对生命个体活动目的性和客观性的逻辑分析,揭示出社会主体活动的规律性,科学地说明社会发展动力的实在内容。一、社会主体。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不同,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相互作用的过程。目的性和客观性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基本因素,从而也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矛盾。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它是活动主体的思维性和肉体感性的矛盾外在化的表现;其二,它是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内在结构。这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在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必然先形成主体的感性需要,然后经过理性的选择,使这一感性需要升华为活动的价值目标,形成活动主体企图克服自然外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问题,是本文的方法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求的不断生成和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了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沟通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就在客观的利益追求中得到了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过程就是社会主体及其活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目的和结果、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转化所实现的从实践活动结构向社会关系结构的转化,构成了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的一般形式,从而使社会发展作为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找到了真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的历史哲学及其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哲学是瞿秋白哲学思想中十分重要且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瞿秋白的历史哲学主要是围绕着历史发展中的客观规律与意志自由、历史有定(决定)论与历史无定(非决定)论、历史的必然与自由等方面展开的。瞿秋白的历史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于反对唯心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存在着对主体的选择作用和能动活动比较忽视的缺陷。瞿秋白历史哲学的主要贡献和失误,对当代中国哲学界关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讨论,都具有一定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需要     
需要是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向客体有所摄取的状态和趋向,是主体由于自身在生存和发展中的贫乏、欠缺,要求客体给予填补的表征。它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定面丰富性。社会历史的基本动力机制是需要和实践的相互作用。需要在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6.
应该、善、价值的存在既具有特殊性、相对性、主观性,又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客观性,因为一方面,应该、善、价值的存在被主体的特殊的、相对的、主观随意的需要、欲望、目的和客体的特殊的、相对的事实所决定,因而具有特殊性、相对性、主观性:它们是依主体的意志而转移的,是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的,因而是特殊的、相对的、主观的应该、善和价值。另一方面,应该、善、价值的存在被主体的普遍的、绝对的、客观必然的需要、欲望、目的和客体的普遍的、绝对的事实所决定,因而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客观性: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是对于任何主体都因其有相同的需要而同样是善的、应该的、有价值的,因而是普遍的、绝对的、客观的应该、善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统哲学教科书在谈到社会规律时,虽然也指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有区别的,但最根本的是强调;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人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在我们看来,这种观点实际上并没有把握住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根本区别,因为这种观点只表明;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活动而存在的外在的必然性,它们和人的意识,人的活动的关系都是第一性的客观实在与第二性的主观意志之间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也不过是一般的物质运动规律之间的区别,正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命的运动规律之间的区别一样。这种观点没有看到,与自然界的自在性相  相似文献   

8.
语境与境感     
本文列举并分析了目前诸种关于语境的界说,认为多有混淆客观的语境与主观的境感之不足,提出语境是某一言语主体与别人、别物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存在、发展、变化的关系网络,具有客观性,而境感(语境之感)则是语境在言语主体感觉层面的投影—反射,境感是语感的固有素质  相似文献   

9.
人事适宜规律是人事管理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具有客观性、两重性和动态适宜性,它的矛盾双方——人与事结合的适宜度影响着工作实绩。发挥人事适宜规律的积极作用应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共事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似文献   

10.
社会历史规律产生的机制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活动是产生社会历史规律及其规律层次的实质内容;而个别体现一般、个别转化为一般,偶然体现必然、偶然转化为必然是社会历史规律产生机制的表现形式。社会历史规律起作用的机制可以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客观的和主观的。不能把社会历史规律起作用的主观的成主体的机制当做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1.
<正> 1社会规律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矛盾运动的规律,我们似乎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社会规律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的结论。但是,这就过于简单化了。形式逻辑在人们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其作用虽然不可忽视,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宜笼统地说社会规律是否具有客观性或主观性,或者兼而有之。应该作具体地、深入地分析。要弄清楚,说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或主观性,或者兼而有之,各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范围内、什么意义上说的。  相似文献   

12.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经济过程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当然也不例外。 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包括一定社会生产的目的和达此目的的手段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其中社会生产目的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各种生产方式最本质的特征,因而构成基本经济规律的核心内容。各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首先是由该社会生产目的的客观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这是近二十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客体方面来理解,而忽视了从主体、从人的活动方面来简释。只有从共时态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中把握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才能避免把社会历史规律绝对化、简单化和偶像化,才能理解社会历史规律是可以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改变和消灭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内容,对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必须重新加以审视。历史规律是否存在?历史规律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历史规律客观性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依据唯物史观,人们是在生活世界中、在亿万次实践活动中遭遇并意识到历史规律存在的。这是在本体论层面对历史规律存在的肯定。发现和表述这种规律,则是认识论层面的证明。历史规律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因此以人的实践意识为内在环节,所以不能抽象地说“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也不能抽象地谈论“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历史规律”。各种历史规律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  相似文献   

15.
程序是指事物运动的某种次序或过程或环节,含有某种秩序或顺序的意思。社会程序,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运动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摸索、总结、形成的主观行动守则。这些行动守则虽然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但它必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不断地制定一些行动程序,来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动,以适应社会规律的需要。扩大和完善公民参与程序的设置和实施,是保证程序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原则。听证会是公民参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间必须保证听证程序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在真理性...  相似文献   

17.
论意志在实践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志在实践中具有以下四种最基本的作用:意志使实践具有顺利性、坚忍性、稳定性、进取性。这些基本作用是内在地交织和渗透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的。任何意志在实践中的作用,都具有社会历史性,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而社会历史条件本身则是由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主体意志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并非绝对同步的。主体意志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单独拓展对主体意志在实践中的作用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此,就要研究意志在实践中的作用,并通过研究而确立有利于人类实践的合理的意志。这样,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8.
论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境下,由于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遭到质疑和消解,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仿佛已经不言而喻地被取消了。但是,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来看,美作为客体的存在是不可能取消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不可能构成现实的“主体间性”;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只能是人们认识的对象,美和美感不能混淆,美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体的属性;从价值论角度来看,美是客体的审美价值,美离不开人的审美需要和人类社会,但是美可以而且事实上独立于每个审美主体的美感而显现出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泽厚认为美既不是主观的"移情"也不是对象的"本有",相反它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是"自然人化"的产物,离开人无所谓"美"的存在。美是客观的,此种客观性在于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美也是社会的,这在于美的产生最终决定于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生产实践,因此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但李泽厚提出美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则有待商榷,因为美的客观性并不在于其物质性而在于其人类群体性和客观精神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通过传递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思想观念,是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比较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其主要内涵是本质观、价值观、人才观和教学观。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这种社会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既受教育规律的制约,又与时代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