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品策略及渠道策略在农产品经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产品市场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粮食、棉花全面“过剩”,蔬菜(包括反季节蔬菜)“滞销”,水果“烂市”,鳗鱼、甲鱼等“卖难”,整体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已全面形成,从而由过去的“手中无粮,心中发慌”变为如今的“手中多粮,使人愁肠”。二是农产品品种、质量不能完全适销对路。主要体现为低质品种多、优质品种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这既制约着农民生活的改善,也制约着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投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是优质蔬菜营销的最终目标指向,其品牌选择行为对优质蔬菜超市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基于消费者品牌选择视角研究优质蔬菜超市化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优质蔬菜超市化的优化升级问题,以不确定条件下优质蔬菜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原因为研究对象,探求优质蔬菜超市化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优质蔬菜销售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年期刊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对读者群缺少市场细分和明确的定位。青年期刊的市场定位是一次战略选择过程,需要将自己的目光和精力全部集中在一个边界清晰的市场上,使刊物全面适应这个群体的阅读需求特征。成功的市场定位依赖于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以充分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期刊团队还必须在频繁的知识交流中不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4.
乔永 《小康生活》2005,(4):16-16
集贸市场和农贸市场未来几年将从市民的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清一色的超市。记者3月8日获悉,西安市已经启动“集改超”、“农改超”工程,超市将逐步取代农贸市场。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与市场经济对接的实现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这块“清高的净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转轨变型程度的加深将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惑,如:“曲高和寡”与市场逐利氛围的冲突、新的生存机制与旧的办刊思路的交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等等,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困扰其发展。如何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生存、图发展,只有走一条既保持质的优化性又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新路子,即学术期刊与市场经济形成对接。一、前提条件:明确市场定位明确市场定位是学术期刊与市场经济形成对接前提条件。明确市场定位,即明确学术期刊的读者对象,及其与这种市场目…  相似文献   

6.
高校间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产物,获取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其竞争的焦点,高校满足目标市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竞争力的大小。苏北的新建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基础薄弱而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这需要新建高校对自身的高教产品及目标市场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定位,吸引更多的目标市场对高校发展的投入,实现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不断发展引领着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膨胀和变化,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及时地调整其服务战略。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直以来致力于寻找“重新定位”并不断拓展其服务范围、方式和途径,这对于改变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狭窄和服务品种单一的局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定位是一个市场营销学术语,一份刊物的定位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决定其内容选择和风格特征。本文以哲学的对立概念为依据,通过对中国男性杂志定位的文化考察,将目前中国男性杂志定位中存在的“受众定位之平民和精英的二元对立”,“主题定位之时尚和心灵的二元对立”,“文化定位之本土化和西化的对立”进行分析和论述,希图找出中国男性杂志文化整合的文化路径,为中国男性杂志的健康发展找到更好出路。  相似文献   

9.
“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对上海市杨浦区“公办初中学籍对口、民办初中强于公办”的义务教育环境将产生优质生源外流、优质小学学区房价下降、教育优势弱化等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杨浦区教育优势及各区新政后教育发展动向认为,杨浦区应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做好短期及中长期教育规划,提升公众预期,满足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教育资源升级带动杨浦区经济向好向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对北京市社区居民蔬菜购买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影响居民蔬菜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蔬菜购买市场分为“完美型”、“大众型”和“品质型”3个细分市场,并根据每个细分市场的不同居民特征给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挖掘、整理、利用这些商业文化的精华,也许对于今天研究儒商文化有所裨益。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所著《史记》一书,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史记》一书记录下了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其中《货殖列传》记载的商人经商实践活动和经商艺术,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存在的缺陷之一.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使"性能价格比"较小的低价品淘汰"性能价格比"较大的产品;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恶性价格竞争.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资源配置或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政府的参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行政手段等措施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市场价格等加以必要的限制与规范,从而实现"微观调控",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达到减少社会福利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论文收费”现象愈演愈烈,教育期刊也“跟风”了多年,其直接后果是滋生了“枪手”,浪费社会资源,生产文化垃圾,导致学术腐败;其间接后果就是道德沦丧,败坏社会风气。教育期刊的从业者们应率先承担起社会责任,把这个“热市场”冷下来。  相似文献   

14.
伪劣商品和垄断价格的"市场陷阱",抑制市场有效需求,造成无效供给,阻滞出口,引发进口,是我国社会产品结构性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打假"应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需求瓶颈的战略高度把握,标本兼治,内外兼施.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中的“信”伦理与“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伦理和信制度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信伦理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 ,主要强调信伦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信关系和诚实守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信制度则属于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的范畴 ,主要强调制度建设及其惩戒和规范作用 ,以限制和约束背信、欺诈等行为。两个层面都讲信 ,两个层面有机结合 ,应该是现代社会关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与“政策市”现象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电东送"是党中央、国务院开发大西北的重要战略部署.而运用市场机制运作"西电东送"不仅是实施这一重要战略部署的保证,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知识失业"的问题.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应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障碍和信息障碍,充分发挥教育的就业配置功能,使教育获得充分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市场自由、政府干预与“中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引发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刻调整的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若干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问题被提了出来。任何理论的建立都是具有一组假设条件的。新自由主义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如果这些假设不成立或需要放松,那么,结论当然要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并不可能也不应该终结市场自由。在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中,既有市场失灵,也有政府失灵,包括利率失灵、监管失灵和货币政策失灵。通过观察这场危机中各国政府的救市行动以及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到政府干预出现了“新综合”的趋势。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是指当市场不能自动出清时,即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和刺激有效需求,以帮助市场恢复均衡。政府干预的“新综合”是指,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的三个扩展;常态的政府干预与非常态的政府干预;商品市场的政府干预与资本市场的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政府干预与微观经济的政府干预;以及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两种意义上的政府干预。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不难发现,各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主要是由政府作用所致;各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成败,也是由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政府作用的“度”的把握决定的。尽管现在还不存在一个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但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中国模式”也许将是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东亚模式”并列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正确认识“中国模式”的政府作用和国有经济地位,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改革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实行市场化模式,在政府工作中运用“顾客导向”,使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政府改革步伐加快,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被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市场化模式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改革实践中逐步推行。市场化模式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是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针对问题,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把市场化模式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市场化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有效地推动政府改革,使公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