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个体性生命焦虑是西汉赋家比较浓郁的生命意识。它较集中地体现于骚体赋和拟骚赋中。可以说,西汉赋家继承先秦时代的人文精神,并结合新时代对士人话语自由及人格自由的限制与剥夺,将屈原的楚骚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对后世文学关注生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屈原作为士 ,具备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士人的特点———崇道。具体表现为“以道自任”、“以身殉道”。与一般士人不同的是 ,屈原不仅在理论上“以道自任” ,而且在行动上“以身殉道”。对于孔子以来建立的“士人”理想 ,屈原有继承 ,也有发展。更为可贵的是 ,屈原将士人的人格理想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一座士人崇高精神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论屈原的个性及死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屈原自沉选择的讨论一直是屈原研究的一个重点 ,但受时代意识的束缚一直拘于忠君或者爱国的藩篱。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屈原自沉的种种说法的梳理和反思 ,提出应从其独特的个体生命出发探讨其死因的观点 ;继而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解读和分析 ,提出其个性的两大特征———执着与孤独及其表现形式———人生道路因个体选择而日益狭窄的轨迹 ,自命不凡的个体形象 ,动辄以死自誓的极端思维方式等 ;最后联系两者讨论其自沉悲剧的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原因以及其个体生命对于人类精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遗范长存的古代历史人物中,其人格范式足为后世楷模的恐怕莫过于屈原了。在屈原怀沙自沉后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屈原的精神是一条永不断流的长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屈原式的忠臣义士。历代身处逆境而又清白自守的知识分子,无不以屈原为精神归宿。屈原的史魂超越时空,无时不存,无处不在。所以  相似文献   

5.
唐代落第诗折射的士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落第诗在展示唐代士人的文化品格、自我价值观念、情感世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此 着重阐述其所折射的士人文化心态:文场蹉跎、失意怀羞的心理;羁旅行役之感与怀乡念国之思;怀才不遇、感伤意 绪的流露;进取归隐、儒道意识的转换等。并进一步审视唐代科举之下文人特定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汉代屈原论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代初年至西汉宣帝时期,第二阶段为西汉元帝年间至东汉和帝时期,第三阶段为东汉安帝时期至东汉末.汉代士人对屈原的论争体现出汉代学术观念的变迁:第一阶段以黄老之术治国,此阶段士人对屈原持肯定态度;第二阶段为儒学独尊时期,此阶段扬雄、班固、贾逵等人对屈原持批判态度;第三阶段为经学的中衰时代,王逸、应劭、荀悦等人又极力提高屈原地位.汉代屈原论争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可以从今本《楚辞补注》的作者情况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将汉晋“士人”的人格变迁研究置于从儒家独尊的一元文化模式向儒、道、释、玄的多元文化模式演变的宏观文化背景下 ,并以哲学的视角 ,检视汉晋求善、求实、求自然的文化精神的嬗变对汉晋士人人格变迁的影响 ,揭示了从西汉进取型人格经由东汉士人个体意识的苏醒 ,最后发展成为魏晋士人的“边际人”人格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8.
屈原自沉汨水,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哲学文化意义的符号。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看到了屈原忠君爱国的忧惠意识,以及带有宗教烙印的荆楚巫官文化对他“死亡意识”的自觉影响。尤其是他固守气节与风骨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死亡观,彼此交相辉映,凸显其死亡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两汉士人阅读屈原的价值取向探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西汉而至东汉 ,士人对“不遇”问题有一个由感伤而走向思考的情感历程 ,而他们对屈原的阅读评价也有一个从感性向理性的提升。在“不遇”问题中 ,屈原的遭遇常常是他们动情的触媒 ,思考的参照 ,屈原的作品由此而引起他们特别深切的关注 ,而这样一种关切的感情也影响着他们对屈原的阅读和理解。于是 ,在他们的情感活动中 ,阅读屈原与思考自身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激发 ,促动着情感活动的深入 ,他们在阅读屈原时的价值取向就随同对“不遇”问题的认识而发生变化。随着大一统政权的持续 ,随着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的强盛 ,士人在“不遇”问题上的激愤情绪渐渐转向出路的探求而趋向平静 ,他们并不能逾越忠君的道德域限 ,遂汲取儒学尊道自贵的人格力量 ,将退避自守的无奈转化为持文娱道的自觉 ,而提倡以明哲的平静来面对命运的坎坷。这样 ,他们的阅读屈原也就从最初的同情与共鸣而转向理性的阐释 ,将个人情感的会悟纳入儒学的伦理规范 ,由士不遇的命运感伤而转变为忠君眷国的道德表彰 ,屈原形象中的个人愤世之情被弱化 ,而忠君眷国的道德意义被张大宣扬 ,并从此而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对屈原的阅读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对“怀沙”二字含义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怀念长沙”、“怀沙石自沉”两说。“长沙”作为地名出现在汉代, 故“怀念长沙”说实误。本文探讨“怀沙”作为标题的来源, 认为《怀沙》标题不是屈原自己所加, 而是后来《楚辞》的编辑者根据屈原怀沙石自沉的历史传说所加。因此,“怀沙”的含义应是怀抱沙石自沉。探讨“怀沙”主旨, 应将标题避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根据绵阳、梓新发现的东汉“秋胡戏妻”画像砖以及过去已知的新津、彭山有关画像石材料,结合《华阳国志.士女传赞》等文献记载,揭示出东汉时期以自杀方式表示妇女贞节为特点的“秋胡戏妻”材料在四川地区特别流行的历史背景,和西汉文翁在蜀兴办学校大力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对有关画像材料研究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到清代乾嘉石刻学研究的重大发展和今人有关研究的种种局限。  相似文献   

12.
“禁民二业”思想是在中国奴隶制时期四民分业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后来成为历代封建王朝中一项重要的统治政策。两汉时期“禁民二业”政策与重农、抑商和抑兼并问题密切相关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大体而言 ,西汉前期“禁民二业”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重农和抑商 ,西汉中期以后则以抑兼并为主要目的 ,东汉时期“禁民二业”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由于历史背景之不同及其政策目的之差异 ,这一政策所发挥的现实作用也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13.
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在周秦两汉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重心”所在:为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及汉代经学的繁荣做出了独特贡献;汉代以后两千余年,齐鲁文化以“圣地”的文化气象,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维护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历代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以及传统道德文明的示范之乡,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西汉前中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历时较久的全民性的历史大反思,学术界称其为"过秦"思潮。这种思潮主要经历了从"论秦之过"到"倡汉之功",从"攻守之势"到"君民关系",从"法术治国"到"崇尚黄老"的三次转变,深刻地影响着西汉初年的政治格局、思想文化,其意义深远,对于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乏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汉学者刘向撰写了许多以“说“命名的叙事性作品,他还增设了“小说家“这一诸子学派,这些证明刘向具备了说体文思想。刘向的说体文思想包括:说体文的内容为诸子辩说,说体文的特征为情感性、譬喻性、说理性,说体文影响“小说家“的增设。这些对说体文及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逼与西学的输入 ,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 ,也启动了近代中国人文化心理步入现代型态的心路历程。面对潮涌而入的西学 ,身处民族危亡中的近代中国人 ,内心深处历经了碰撞与整合、困惑与认同、离异与回归的曲折反复。文章在描述这一心路历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国民心理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17.
论汉武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武帝时代的汉朝是一个彪炳史册、震烁中外的朝代。汉武帝即位以后,对内改制,对外征伐,使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以其文治武功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曾被誉为"功至著"的汉家天子,"冠于百王"的千古一帝。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历史时代的造就,也与他的才识性格和善于用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晚清翻译是继汉唐佛典翻译之后异域文化的第二次大规模输入,将其定位为"译述"较为适宜.本文梳理了晚清译述风尚从形成到式微的过程,并从译者对佛典翻译的承继以及潜伏其后的文化心态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晚清译述风尚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结合身体诗学、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形象生理、心理、文化层次的解剖,揭示在封建宗法父权家庭中,在各种宗法礼教和道德禁忌上,女性压抑、内囿的处境以及共同具备绝望、焦虑﹑病态的特质,构成了丑怪身体群像。  相似文献   

20.
宋代诗词,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都表现出对"富贵气"的崇尚。随着宋代风尚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文人对于"富贵气"的评论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从北宋初晏殊"富贵气象"的闲雅风致,到北宋后期陈师道"看人富贵"的直面现实,再到南宋葛立方"追记富贵"的萧瑟怀旧,折射出宋代文化品质由享乐到求实、文人文化心理由享受富贵到怀念富贵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