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墨经》中的比较方法荣伟群中国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经》,是后期墨家的集体著作。本文拟就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墨经》中的比较方法作一剖析,以窥探《墨经》中丰富的科学方法论。比较,是区别和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  相似文献   

2.
《墨经》是我国先秦逻辑思想之集大成者。近十余年来,我国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挖掘更趋深入,可谓成果累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有些墨学研究者以西方传统逻辑的框架和术语诠释的“墨经逻辑”,是否反映了《墨经》的逻辑原貌,是令人怀疑的。本着光大里学的目的和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将自己的疑惑提出讨论,以求正于逻辑界同仁。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兼名”、“一周而一不周”和“三物论式”诸项给予辨析。一、关于“兼名”《墨经》本无“兼名”之说,而只有“兼”、“体”之论,这当属事实。由于苟子对“名”有“单”、“兼”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二十年之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70年代,中国内地之墨学研究较为沉寂,从80年代初开始,墨学研究恢复正常,90年代进入高潮。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墨经》研究,然后是《墨子》的今译,接着是墨学综论性研究和介绍。90年代以来,学术活动也大大增多,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相比其他先秦诸子,墨学研究还应加强。  相似文献   

4.
《墨经》中研究的推类,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本质上相同,从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另外一个对象也具有该种属性的推理。推类离不开对对象的具体分析,所以《墨经》的推类理论包括有关类的理论和认识论的内容于其中。《墨经》推类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非形式的,其推理规则具有不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张茂泽 《人文杂志》2006,(4):104-109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老子)和"名"抽象而与现实世界无关(邓析)三派;对名与实的关系的看法,则有名实无关(以邓析、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实有关(包括孔子以"名"正实;墨子及《墨经》以实正名;《尹文子》名实互正)这两大派;就"辞"论而言,也有"辞达"(孔子)、"不言"(老子)、正面"辞"论(《墨经》)三派;就"辩"论而言,则有"不得已"派(孟子)、"不辩"或"大辩"派(庄子)、"察辩"派(《墨经》)三派.先秦"名"学派别众多,即使在纯粹"名"学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制约了它们对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中原 《中州学刊》2023,(6):127-132+2
《墨经》的本体哲学,在《墨经》整体的哲学语境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墨经》本体哲学由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构成。范畴与原理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与逻辑论证,形成严密整体,构建起《墨经》本体哲学的理论体系。《墨经》一系列范畴与原理中,“物”(物质)、“实”(实体)、“有”(存在)、“无”(非存在)、“动”(运动)、“化”(变化)、“宇”(空间)、“久”(时间)等范畴与原理,是构成墨家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范畴与原理的关键节点。《墨经》范畴与原理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关于《墨经》作者是谁,大体有如下看法:《墨经》为墨子自著;《墨经》是墨子后学所作;《墨经》由惠施、公孙龙著。这些主张都值得商榷。《经上》和《经下》是否为墨子自著,乃为探讨《墨经》作者关键。学术界对《经说上下》、《大取》、《小取》作者已有共同意见,肯定为墨子后学所作。所以,本文先论述《经上下》为墨子自著,然后对《墨经》作者的不同意见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8.
墨经是中国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经典,包括《墨子》一书中的《经》、《说》上下四篇。内容反映了墨家(特别是后期墨家)的哲学宇宙观、认识论、逻辑、伦理思想和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墨经文字非常简约古奥,含意极其深晦难解,魏晋  相似文献   

9.
在《墨经》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语言分析诠释为逻辑规则或逻辑推理,这是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混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墨经》的语言分析及其与逻辑学的关系,澄清这种混淆。  相似文献   

10.
论墨家的类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墨家的类比陈克守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特别是后期墨家,主要研究逻辑学,代表作《墨经》,在当时代表了中国逻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墨家的逻辑,被称为墨辩逻辑,其对于类比推理的研究,在三大古典逻辑墨辩、因明和亚里斯多德逻辑中最为深刻,取得的成就也最为显著。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墨子》一书中的《墨经》部分的分析,认为《墨经》时代,就已经有非常发达的语言观。文章从语言符号理论、语法观、语义观、修辞理论、训诂方法等方面,对《墨经》的语言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高亨先生是我国20世纪学术史上的一代大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遵循朴学方法,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工具,研治先秦典籍,抒录个人心得,数十年来坚持不懈,取得了以《诸子新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对于先秦诸子文献的整理研究,数量既多,方面亦广,其中尤以《老子正诂》、《墨经校诠》等著作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高先生对于《诗经》、《周易》的注释研究,影响远及海外。《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诗经今注》等名著,从一个方面体现了20世纪《易》学、《诗》学的应时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至二世纪,中国古代就有了“人伦”、“道德”等概念和“伦类以为理”的说法,并先后出现了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论语》、《孟子》、《墨子》,《荀子》等书。秦汉之际,形成了“伦理”这一概念。由于伦理思想是为哲学政治观点服务的,所以,伴随哲学政治思想上的百家争鸣,自然也就形成了伦理思想上的不同观点。这种分歧在先秦主要集中于:道德的起源(人性善恶问题)、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义利之辩)、道德的最高原则及具体内容和道德修养问题。在这场论争中,孟子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胡适到沈有鼎,《墨经》逻辑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两部分:与西方形式逻辑概念相对应的《墨经》逻辑学,不一致的、体现个性的墨家自己的逻辑学。两位学者在研究中纠结于逻辑的论域与《墨经》文本的关系,他们代表着一百多年中国逻辑史学科建设中的共同困惑。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逻辑学是历史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逻辑史的研究应该回到它的时代,走进文本,做文本田野工作;逻辑史的比较应该有一个公共论域。  相似文献   

15.
《墨经》哲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原 《中州学刊》2002,1(1):138-143
《墨经》哲学包含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宝贵资源,经过创造性诠释和转换,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能充分体现其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时期,在“王官之学”从宫廷走向民间的过程中,《诗》、《书》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熟悉先秦诸子著述的人不难发现,《诗》、《书》跟先秦的大思想家们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关联。《诗》、《书》文化是先秦大思想家们与生俱来的传统背景,他们从这种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17.
<正> 《墨子》一书,尤其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4篇乃中国以及世界科学之瑰宝,人类之光辉,但因其文字之深奥以及有关数学、力学各方面成就之难于通晓,以致两千年来沉埋无治理者,原文凌乱失误处多,不能卒读。所以高亨教授在《墨经校诠》自序中说,“墨经自汉代以来就没人重视,没人钻研,没  相似文献   

18.
《庄》、《孟》、《韩》寓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寓言形成并取得高度成就的时期,《庄子》、《孟子》、《韩非子》的寓言就是这一高度成就的代表。他们的寓言是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的产物,都服务于他们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直接为说理服务,寓言作为智慧的一种表说形式,它于文化土壤有关.由于庄子、孟子、韩非子三人各自具有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文化渊源,以及不同个性特征,因而在他们的寓言中,就各自在其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悖论发展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人类发现和构造了各种类型的悖论,其中"语义悖论"是最原始的类型,同时也是当代悖论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无论在古希腊、古印度还是中国的先秦,都曾产生过"语义悖论"思想.当代中国研究悖论的学者认为《墨经》中的悖论是"半截子悖论",而非严格悖论.墨家辩学的实用目的性和墨家重语义轻语形的语言哲学观是"半截子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广义的逻辑学说作出了论述和分析,认为古代中国关于论辩的宗旨和原则以及概念(名)判断(辞)和推理方面的理论和学说,在先秦已经提出来了,而且在后期墨家得到了很大发展,可惜在以后的中国哲学思想发展中没有进一步完善和体系化.但仍得不出中国没有逻辑形式理论或不发达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