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迅的《厦门通信》最初发表于《波艇》月刊创刊号。由于该期刊物未注出版年月,这篇通信的发表时间也就成为悬案。一九五六年七月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三卷作过注释:“本篇最初发表于《波艇》月刊第一号(原刊未注明出版年月,应为一九二六年末)。”一九五六年十月,俞荻在《文艺月报》上发表的《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一文中说:“十一月间,草绿色封面的、精致可爱的《波艇》月刊创刊号,终于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出版了。”一九五八年八月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九卷对此又作注释:“《波艇》……一九二六年冬出版两期后即因鲁迅和负责撰稿的学生陆续离开厦门而停刊。”(《两地书·七三》的《波艇》注)此后,这问题似乎就没有人再探讨了。一九七六年九月,内部印行的《鲁迅在厦门资料汇编》(第一集)中的《培育两株文艺幼苗——<鼓浪><波艇>》(以下简称《幼苗》)一文,重新考证出《波艇》的出版日期:“创刊号出版是在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五日左右。”以后,内部印行的《两地书》(征求意见本),《鲁迅手册》(试编本)中的《鲁迅著译系年》,丁言昭同志的《鲁迅和<波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作于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最初发表于当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续编》,这本杂文集一九二七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刘和珍(一九○五——一九二六),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中牺牲,年仅二十二岁。刘和珍从少年时代起就积极参加革命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3.
鹤见祐辅(1885—1972),日本评论家,曾留学美国。主要著作除《思想·山水·人物》外,还有《南洋游记》、《欧美名士印象记》、《拜仑传》等。他的杂文集《思想·山水·人物》于1924年由日本东京大日本雄辩会社出版,共收杂文三十一篇。鲁迅于1925年2月13日购得此书。嗣后即陆续选译,至1928年4月3日译讫。5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单行本。鲁迅共选译了二十  相似文献   

4.
《人之历史》是鲁迅早期留学日本时撰写的,署以笔名“令飞”,发表于一九○七年十二月在东京出版的《诃南》杂志创刊号上。原题为《人间之历史》,副题为《德国黑格尔氏人类起源及系统即种族发生学之一元挈究诠解》。一九二六年鲁  相似文献   

5.
新版《鲁迅书信集》收录了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致日本友人辛岛驍的信。鲁迅与辛岛驍的交往,始于北京,终于上海。见面次数不算少,互相通过信,然而大多佚失,这是目前仅存的一封信。此信先曾刊载于东京岩波书店一九五六年出版的《鲁迅选集》第十二卷,二十年间一直未见汉译,直至新版《鲁迅书信集》出版,才见编录。  相似文献   

6.
一《藤野先生》写于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二日,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莽原》半月刊第二十三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相似文献   

7.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一期。后来,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坟》出版。 一九二五年正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南方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正在掀起高潮。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滚滚怒涛。一九二六年,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语丝》周刊第五十七期发表了林语堂的文章《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提倡不打落水狗的“费厄泼赖”精神。这正是敌人求之不得的足以麻痹革命者的腐蚀剂。伟大的战士鲁迅,为了驳斥这种错误言论,肃清中国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中庸思想在人民群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揭穿敌人的反动本性,及时于当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篇不朽的论文,发表在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一期上。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春夏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时的讲义。题名是鲁迅最后确定下来的。这一讲义,是鲁迅于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开手之前鲁迅初定名为《中国文学史略》(见鲁迅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致许广平信:“如果再没有什么麻烦事,我想开手编《中国文学史略》了”)。鲁迅在这以前,已有编写一本中国文学史的打算,他在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四日致许广平信中,说自己在厦门大学担任的课程之一“是中国文学史,须编讲义。……我还想认真一点,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鲁迅  相似文献   

10.
孙党伯同志在《郭沫若是何时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见《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一文中,根据个别没加分析的材料,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断定郭沫若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时间“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而不是郭沫若自己所说的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初他已就任此职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第一,还在一九二六年十月九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蒋介石,即致电邓演达,“准委郭沫若为副主任”。这时,郭沫若在汉口,革命军正处攻占武昌的前一  相似文献   

11.
孙党伯同志在《郭沫若是何时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见《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一文中,根据个别没加分析的材料,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断定郭沫若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时间“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而不是郭沫若自己所说的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初他已就任此职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李存光同志《巴金著译六十年目录》(载《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二辑)关于一九三三年巴金的创作说:“雪(中篇小说)写于1月至5月。[按:本书原题《萌芽》,1983年8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被查禁。又以《雪》为题载于1934年1月1日《文学》月刊2卷1期,被检查抽去……”后来,李辉、陈思和、李存光同志《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载  相似文献   

13.
《范爱农》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最末一篇,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在厦门写成,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莽原》第一卷第二十四期。这篇散文是鲁迅对早年挚友范爱农的追怀。它通过范爱农坎坷不幸的生活遭遇,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面貌,反映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代富有革命性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原名《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57年,主办单位是西南师范学院,由方敬同志分管学报工作.1957年5月,创刊号出版,为文理科综合版.副院长姚大非同志作发刊词.由重庆市印制一厂印刷,新华书店重庆发行所发行,印数600册.1959年全年出版3期,均为文理科综合版.由西南师范学院印刷厂印刷,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印数1000册.1960年全年出版3期:第1、2期分人文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第3期为中.小学教学改革专号.1961年停刊.至此,共出版了学报7期.  相似文献   

15.
陈毅同志是四川乐至县人。他从小不满黑暗腐败的旧社会,追求真理,向往革命。一九一九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之下,年仅十八岁的陈毅同志,毅然决然到法国去,又做工,又读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一年,他参加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中法政府联合押送回国。一九二二年,他在重庆编辑《新蜀报》。一九二三年,他进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北京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一九二六年,他在四川协助北伐军做兵运工作。一九二七年,被调到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贺龙同志、叶挺同志、刘伯承同志等,于一九二七年八月  相似文献   

16.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云南现代文学》中的《铁轮》条目应作如下更正,请借贵刊一角刊误: 《铁轮》张天虚著,长篇小说,47万字。郭沫若序,1935年上海春光书局出版。关于它的主题,作者给郭沫若的信中说:“《铁轮》的主题是用最落后的农民终于转变成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7.
《西滢闲话》是现代评论派重要成员陈西滢的一本杂文集,收他在《现代评论》“闲话”栏内由一九二四年十二月至一九二六年六月期间发表、经过筛选的78篇闲话,一九二八年由新月书店出版,现已作为新文学史料而重新影印出版。由于他在“闲话”中,曾站在学生运动的对立面,就女师大事件、三·一八事件等攻击、诬蔑广大学生,甚至隐射攻击鲁迅,因而遭到鲁迅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叶圣陶有较多的交往,据《鲁迅日记》载,他写给叶的信就有六封。即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午后复叶圣陶信。”同年同月二十四日“午寄叶圣陶信并稿,即得复。”又二十七日“寄叶圣陶信并还书。”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九日“下午复叶圣陶信。”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一日“上午寄叶圣陶信。”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寄叶圣陶信。”  相似文献   

19.
《群众论丛》1980年第4期和我刊1980年第4期都发表了程致中同志《苦楚的经验》因承爱护我刊的读者、作者来函询问,现特将两刊重发原因公开回复如下。 我刊于5月中旬收到程文(复写稿),发稿前曾于8月25日电程,通知准备刊用,询问已否投其它刊物。27日得未具名回电称“程因病住院”。我刊以未获明确答复,赓即再次电程,仍请回复前电所询问题。29日得程复电,全文如下: 拙稿未它投,贵刊新创,愿借一角。 这样,我们才发稿付印,并在10月4日《光明日报》上刊登了目录广告。  相似文献   

20.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同志深刻地描写了莎菲女士的悲剧。本文试从莎菲生活的时代、环境入手,探讨莎菲悲剧的根源及其性格上的矛盾。 关于莎菲生活的时代,一般论者都笼统地说是五四以后,也有的同志说得具体一些,是五四退潮时期或二十年代中期,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大革命失败之后。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一九二七年,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十九卷二号上,“日记”的最后一则标明时间是“三月二十八日”。显然,小说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以前的生活。另外,从一九二八年开始,北京改称“北平”,莎菲在“日记”中仍用“北京”名称,也说明莎菲的“日记”写于一九二八年之前。再看第一则日记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所记,当天来的报纸中有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