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百回本《西游记》文本表现出来的大量明代信息来看,《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明代人。《西游记》中的许多职务名称都是明代所始置,《西游记》中的许多宫殿名和城门名都是明代所始有,《西游记》中的许多办事机构都是明代所始设,《西游记》还化用了朱元璋的一首诗,并大量引用了明代《增广贤文》中的许多名句。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丰富的明代信息,都足以证明《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明代人,吴承恩仍然是《西游记》最可能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略论《西游记》与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略考《西游记》成书过程中在佛教主干上所渗入的道教影响,论及道教思想在《西游记》里所留下的印记以及小说作者以文学的自觉意识对宗教观念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蔡铁鹰先生长达20多年的《西游记》成书研究的进程,认为蔡铁鹰先生关于《西游记》的成书研究首先从源头上寻找制约因素,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多有创新,构成了近年《西游记》研究的重要进展,尤其是以近著《〈西游记〉的诞生》为代表的《西游记》成书研究,打破了多年来这一研究的停滞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同时认为蔡铁鹰先生艰辛努力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对2007年盱眙《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论文进行了评述,认为这次会议在《西游记》与盱眙、《西游记》与古泗洲之关联研究方面有新的进展,有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在《西游记》作者研究、成书与版本研究、资料与考证、文本研究、《西游记》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以及《西游记》学术研究现象学的意义与价值的涉猎,富有收效。  相似文献   

5.
<正> 学术界对《西游记》主题的评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全书前后“主题矛盾”,或“主题转化”等说法。对于这个问题,只要把《西游记》放在明代社会新思潮中来认识,可以看出:《西游记》是一部以情反理的长篇小说,它的主题思想是统一的。一、关于《西游记》成书的年代,苏兴力主为嘉靖二十一年左右吴承恩壮年之作。这个时代,距朱明立朝近二百年,属明代中后叶时期。朱明立朝,极力推行束缚人们思想的程朱理  相似文献   

6.
今本《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道士史志经等人所撰。文章进而从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认定,今本《西》书定稿人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闫蓬头)师徒可能性最大,因此,《西》书作者不是吴承恩。  相似文献   

7.
从作者看《西游记》为道教文学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把神魔小说《西游记》作者定为吴承恩 ,说服力不强。文章着重根据全真教秘史以及古今对《西游记》的述评 ,不仅认为今本《西游记》的“祖本”《西游记 (平话 )》为全真教主丘处机华山弟子史志经师徒所撰 ,而且认为 ,今本《西游记》书的定稿者 ,也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全真教龙门派道士阎希言师徒。因此 ,《西游记》应为道教文学奇葩。  相似文献   

8.
论今本《西游记》定稿者即明代道士闫希言师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本《西游记》之祖本《西游记(平话)》系全真教创始人之一丘处机麾下道士史志经等人所撰。根据明代道教秘史等若干方面可以认定,今本《西游记》一书定稿人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居于江苏茅山乾元观的全真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闫蓬头)师徒可能性最大,据此推出,《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吴承恩。  相似文献   

9.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华山弟子史志经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 (平话 )》作者的前提下 ,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 ,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 ,认为今本《西游记》的真正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全真教龙门派道士闫希言师徒  相似文献   

10.
王辉斌《<西游记>祖本新探》关于百回本《西游记》祖本的结论,值得怀疑。《证道书》不过是明代百回本(主要是李评本)和朱本卷四的改编本;所谓大略堂古本的存在不能确定,则大略堂古本是《西游记》祖本说不着边际。  相似文献   

11.
盱眙的蠙城、淮水、泗水、大圣禅寺、龟山寺(龟山)等众多地名、盱眙山景观与《西游记》描写的地望有极其紧密的关联,盱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西游记》的内容亦有相当贴近的联系,由此入手,探讨了盱眙淮泗与《西游记》的直接联系,并通过巫支祁神话传说与孙悟空、淮泗神话对《西游记》故事叙述的影响,阐述淮泗神话的流传对《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是从高丽(918-1392)末期开始传入我国的。在明代通俗长篇小说《西游记》以前,宋元时期已有关于《西游记平话》的介绍。译官们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里已经有关于《西游记平话》的部分内容——《车迟国斗圣》。现在在韩国对《西游记》的研究虽不能算活跃,但也始终没有间断过。经调查,现有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8篇,小论文数十篇。在韩国,不但有关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人们对于《西游记》的翻译出版也怀有极大的兴趣。现在不但有几种全译本,而且精读本及童话书籍也有几十种之多。  相似文献   

13.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 ,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据清代非主流见解 ,依明代天启府志 ,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 ,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 ,几乎成为定论。本文在引述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 ,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游记 (平话 )》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南游记》与顺昌民间大圣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圣信仰”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与《西游记》的关系,结合阂北山区“猴神崇拜”和顺昌大量的“通天大圣”碑刻遗存,认为大约于元末至明中叶,顺昌就形成了“大圣崇拜”。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和早于百回本《西游记》的余象斗《南游记》中分别描绘了“通天大圣”、“齐天大圣”与华光的关系,说明顺昌“大圣文化”遗存是《西游记》成书过程中元杂剧、平话阶段的实物佐证。在此基础上,对大圣文化与顺昌文化产业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西游记》研究中,《朴通事谚解》常被引用来证明《西游记》在元末已经基本定型。文章认为这个证据要大打折扣。刊印于1677年的《朴通事谚解》的祖本虽成书于元末,但它作为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却经历了明清两代的修改,这些修改反映了汉语以及汉语背后的时代社会的变迁,它包含了元代同时又加进去了明清两代的东西。因而不能把它作为纯粹的元代文本加以引证。与《朴通事谚解》比较,今存的元代和明代前期描叙唐僧取经的杂剧和美术作品,故事都要稚拙得多,令人怀疑《朴通事谚解》对《西游记》平话的叙述可能经过了明清人的改动和增益。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游记》作者的世纪之争,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绝妙“奇观”,对于推动《西游记》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近百年来关于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清理了这段历史公案的关键环节:天启《淮安府志》的记载、《千顷堂书目》的著录、淮安方言、华阳洞天主人等与作者的关联,力主解决这段公案须从《西游记》成书史、作品本身、作者所处时代及文学发展史的传承关系等多角度系统地来进行深层次研究,才能最终破解这一难题。结合近十余年来研读《西游记》的经历及教学实际,在诸多史料、考古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认为学界前辈得出百回本《西游记》作者———江苏淮安吴承恩是站得住脚的,并不因日本、中国几位名教授的怀疑责难而动摇。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以幻化的形式,充分揭露时政腐败,反对昏君统治,批判宗教,歌颂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和蔑视一切困难的斗争精神。从《西游记》故事与形象(特别是孙悟空形象)的演变过程,从吴承恩的出身、经历及主导思想的形成方面,从明代中晚期的社会现实特点上,都可以印证上述阅读《西游记》后得出的关于其思想蕴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自明代中叶,吴承恩创作出古典名著《西游记》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游记》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化经典。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西游记》也已经成为中国创意文化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游记》作者的世纪之争,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绝妙“奇观”,对于推动《西游记》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近百年来关于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清理了这段历史公案的关键环节:天启《淮安府志》的记载、《千顷堂书目》的著录、淮安方言、华阳洞天主人等与作者的关联,力主解决这段公案须从《西游记》成书史、作品本身、作者所处时代及文学发展史的传承关系等多角度系统地进行深层次研究,才能最终破解这一难题。结合近十余年来研读《西游记》的经历及教学实际,在诸多史料、考古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上,认为学界前辈得出百回本《西游记》作者———江苏淮安吴承恩,是站得住脚的,并不因日本、中国几位名教授的怀疑责难而动摇。  相似文献   

20.
福建顺昌民俗中的“大圣”信仰和物质文化遗存,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予以充分的肯定;而百回本《西游记》的刊行对顺昌“大圣”信仰的逆向影响和巨大改造作用,同样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