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并非凭空产生,它源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上古神话中与猪有关的原始意象代代相传给这一形象的问世提供了可能性。猪八戒身上具有的贪财好色、半人半兽、肤色玄黑等特点均与上古神话有着密切联系,借鉴西方“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猪八戒产生的深层文化渊源,并透过此形象折射出原始先民对客体世界所具有的朴素神话思维。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是一部蕴涵原始文化的古代典籍,反映了中国上古社会的原始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作为原始信仰的一部分,在《山海经》植物神话中有大量记载,主要体现在载日神树、变形神话等方面。通过梳理这些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可发现相较于今日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承载的是十分现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上古人民渴望征服自然力而往往处于被自然力所支配的地位。由于前者,上古人民创造了神话;由于后者,则从消极方面创造了原始宗教。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神话中所包含的原始宗教因素:万物有灵观念、图腾崇拜、灵魂不灭观念、祖先崇拜、宗教祭典及巫术。神话与原始宗教产生于共同的历史背景和认识根源,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上古神话所反映的婚姻状况基本上属乱伦婚姻。乱伦婚姻普遍存在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 ,到了旧石器时代末期 ,乱伦婚姻已不复普遍存在。本文由此认为原始神话最迟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神话在流传中发生了人为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人类上古神话和原始习俗研究原始人类的生命意识及其生死观这项文化心理。原始人类将人的生命意识同化到自然变化的模式中,从而使其生命意识饱含超越的精神和恢宏的格调与厚重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上古社会木崇拜盛行,典籍多有记载,其中的桑林意象对上古神话和后世文学作品有很大影响,而木崇拜的成因则属于"植物有灵"观的原始表现.  相似文献   

7.
上古神话具备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品质,它不仅奠定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且形成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因此,从文体的本质性特征上看,上古神话就是中国的原始小说。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灵感与幻想。它是人类各种精神活动的起源 ,如宗教、祭祀、文学、艺术等 ,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原始初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 ,创造了文明 ,也创造了神话 ;同时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丰富和发展了神话。本文试图就神话与上古西部的文明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了一个大致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诗经》的雅、颂篇中农事诗的剖析 ,可以看出这些上古神话和发育不完全的史诗折射出原始初民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拜土意识 ,这些诗歌是农事诗 ,也是宗教祭祀诗。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中保存了中国最原始的神话资料,同时也保存了中国古代社会珍贵的文化信息.提取<山海经>中的变形神话,并对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变形神话中不但有社会道德体系和群体权威的构建,还有原始生命意识的反映,同时,变形神话对整个族群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交流中的保持和变化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类的功利心理与神圣的社会体制由此在变形神话中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变形神话也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茅盾(玄珠)是我国现代神话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他借鉴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英国人类学派神话学的理念和方法,梳理和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特别是在仅存零星的中国神话系统的“再造”(重构)和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的研究上,在原始先民的神话宇宙观的探讨上,独步学坛,取得了重要成绩,成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山海经》充斥着上古先民的良好企盼和生存理想,描述中具有明显的是非善恶倾向,折射出上古先民的道德审美情趣,书中描述的禁忌、祭祀仪式等折射出上古先民属人社会秩序调整的规范要求。由此可以认定,原始伦理在《山海经》所述的上古时期已经形成,但并没有呈现出明确的文化形态,究其原因,应该是生产劳动水平、先民意识水平和当时的社会关系等多种历史前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上古口头流传的神话资料是汉藏语假说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足可证神话与语言学之间关系之密切,这种密切联系是建立在上古社会多民族之间相互作用之基础上的.因此,由上古民族衍化过来的现代各民族之田野调查资料,对解释上古文献的神话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语言又是探寻在没有书面文献以前、靠神话得以流传的历史的重要工具.不唯如此,现代语言学其他流派的理论与方法,也可以为上古神话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以神话哲学视角探讨《庄子》生命意识与上古神话的关系,认为《庄子》的生命意识接受了神话的变形、化生观念,在生命本源上由形象的“气”抽象出根本的“道”,结论是:《庄子》的生命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原始先民生命思考的哲学提升。  相似文献   

15.
变形是中国上古神话最基本的情节之一。本文从神话叙述变形的方式入手,运用图腾崇拜的原理,揭示了神话变形情节的根本动机,即原始初民叙述“变形”是在不自觉地否定死亡,拒绝死亡,渲泄了一种强烈的生命不可毁灭的意识。文章的最后梳理和描画了初民们生命意识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6.
伏羲女娲神话的文化学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比较神话学的方法,分析伏羲女娲神话的文化内涵,通过与中国始租,感生神话,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美洲,澳洲等具体神话的比较,着重剖析该神话中的生殖崇拜观念及中国上古生殖观念的发展线索;透视出神话的生命象征意义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象征,试图指出人首蛇身的文化心理成因,揭开原始文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在古人把民歌叫“风”的称谓中蕴含着深刻的原始文艺观念和文学发生哲学。称民歌为“风” ,源于视风声为天地之乐的原始概念 ,支持这个观念的是上古的风神崇拜文化和视风为风神 (凤凰 )的歌吟的神话。古人由“风”创造了上古灿烂的音律文化。称民歌为“风” ,隐含着民歌出于天地自然的宇宙哲学命题 ,又隐含着民歌与神灵相通的神学命题。从自然之风到人文之“风”(民歌 ) ,并不只是修辞上的简单类比 ,它透露出古人原始的文学发生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神话为人类童年时代艺术想象的产物,代表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浪漫的情思。与古希腊神话相比,我国上古神话缺少浪漫的爱情神话,原因是在神话流传的过程中,后世文人将其有意识的历史化与仙化。上古爱情神话在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为我们窥探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9.
“性别文化”是与“性文化”涵义不同的概念 ,指男女两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性别文化在上古神话世界有着鲜明的印迹 ,世界各国的神话都经历了由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 ,并在发展演化中印映出社会文明对“性”的差耻心和“性禁忌”。神话世界折射出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生产从企望到审美的心智历程 ,最终形成的道德约束 ,是人类为保证自身健康繁衍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20.
上古神话不仅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历史生活,表现了原始人的朴素世界观,而且还对先民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从某种程度说,上古神话有一定的现实性试论现代汉语语法中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