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前沿研究关注资本投资数量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却普遍忽视资本质量变化可能对经济产出的影响.针对当前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利用非线性似不相关模型测算耦合于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结果显示,在1980-2012年期间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以年均2.88%的速度提高资本质量,我国经济效率的改善既源于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中性技术进步作用,也受益于设备资本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改进的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基础上,构建衡量与资本和劳动融合在一起的体现式技术进步要素模型;并利用1985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特征,同时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整体技术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少;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物质资本深化速度的加快并没有带来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特征,结果显示资本体现式和中性技术进步都是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更稳健,产权制度和资本深化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也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按照技术属性对制造业分组采用PCSE回归方法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增长主要源于中性技术进步,而中高技术行业却取决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在回归方程的控制性变量中,利润率对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正向作用显著,对中高技术行业作用不明显.资产规模反向效应明显即行业资产规模越大越不利于技术进步,同时产权制度和资本深化在各组中显著正向作用保持不变,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和资本深化有利于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将产权制度变迁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产权制度变迁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发现,资本投入是广东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产权制度民营化改革通过改善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成为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是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广东经济未来要保持持续增长,应减少对资本投入的依赖性,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具有更好激励机制的民营科技产业.推动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实践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外国资本通过投资我国现代制造业产生了效益,提高了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也是我国工业化的催化剂.本文通过建立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定量测算了我国FDI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6.
    
选择与资源禀赋相协调的技术进步类型将有效提升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采用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法,对1995—2015年中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不同类型要素禀赋地区的要素投入偏向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不考虑能源投入以及碳排放强度时,物流业全要素的生产率被显著高估,且资本密集型地区的TFP增速最高;其次,多数地区的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要素投入偏向于资本的使用以及劳动力的节约.从不同类型的要素禀赋地区来看,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偏向与地区要素禀赋并不完全匹配,且存在技术选择"悖论",这是导致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应深化要素市场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选择与要素禀赋类型相匹配的适宜技术,降低技术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湖南省2000年至2011年间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湖南省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大量的资本投入引起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极低,这进一步表明湖南省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将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要实行鼓励性创新政策、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创新制度、建立湖南省有效的产学研体系、加强企业间人才交流.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选用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拉动的。因此,今后应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性模型,利用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及不同来源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性特征,不同来源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明显。其中,R&D、引进国外技术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三类技术偏向于资本,而购买国内技术与技术改造两类技术偏向于劳动;(2)技术进步偏向性和不同来源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差异明显。其中,劳动与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效应分别为4.5%与-0.49%,暗示有偏性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而中性技术进步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10.
    
一国的制度环境较差,会引起国内的扭曲,并吸引投资性的资本流动,造成本国经济的振荡和低增长。本文以资本流入为例,建立了扭曲背景下资本流动导致不同的增长路径的跨期比较模型。证明了只要本国对扭曲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无论国内要素的供求形势怎样变化,经济总能保持稳定,并会保持在较高增长水平之中,否则经济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振荡和低增长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从G函数的结构出发,以显示技术进步的形式陈述了农业与非农业的生产状况,并给定了技术引进的市场性定义,从而得出一个关于两部门现在所运用的技术和技术引进情况的初始陈述。以这个初始模型为起点,逐步聚焦于各部门的技术变化趋势和不同技术的交叉效应,揭示出技术之间的作用,得出技术互动的解释,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这些解释所呈现的测度和概念,将指明进行有关数据试验和实验的方向,从而推进测度计量和实际验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当前计算机宽带网接入技术,对每种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然后介绍计算机宽带网所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属性,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之一。声音制作技术是对声音的录制、传播过程,它的发展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近代乃至当代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技术现象学是有关技术与人类关系的学说,运用伊德的技术现象学理论,可以把声音制作技术发展的历史分为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与后现代阶段。声音制作技术前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就是通过对声音的制作与传播,使意识得到了延绵,其本质是"声音现象学",制作一种"存在"。声音制作技术还具有改变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层次哲学意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存在"也许将成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有各自的领域,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涉及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技术的发挥,教育技术为信息技术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技术代码"是工具性的物性要素在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性的人性要素的"指引"之下组合而成的构架和显现,具有实现转化的可能性。生态环境问题和劳动过程异化问题的实际存在,既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转化的必要性,也昭示了这种转化的方向,即生态化技术和人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或对新技术的采用,以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使经济增长遵循最优路径,则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是否适合该采用国的要素禀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水平是否随着采用国要素禀赋的演进而不断升级.拉美和东亚国家在相同经济基础下经过30多年发展后的不同经济绩效,很好地证明了适宜技术和技术升级对经济最优增长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其经济的后续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通过自主创新之一途径对原有适宜技术的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17.
技术概念与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技术概念的见解不同, 对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的认识也不同。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自然技术, 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发明,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技术认识论和技术推理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技哲思———科技异化问题研究》一书对科技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书在反思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科技的本质及科技异化的实质,论证了减弱以至克服科技异化、实现科技人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该书学术视野广阔,内容详赡弘富,观点鲜明独到,是一部科技哲学研究中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家用低碳技术是指围绕家庭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各环节的节能减排而产生的各类科技创新产品和家用新产品,具体包括七类技术。受发展阶段及路径依赖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存在很多制约家用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的因素,必须构建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技术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内涵,分析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趋向。继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反"现代的叙事之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范式对技术进行了"后现代"的哲学反思。在后现代语境之中,技术呈现出与以往相比不同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研究维度。20世纪下半叶以来,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发展是在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的,作为哲学家族的一个分支,它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智慧的关照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