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1978—2011年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林业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造林面积、林业科技、产权制度等要素对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林业总产值影响的大小顺序分别为资金投入、制度变迁、造林面积、劳动力投入和科技进步,其关联度系数分别为0.889 606 036、0.859 125 35、0.838 669、0.830 188 917、0.808 583 418。林业资本投入成为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产权制度变迁因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3-2014年的数据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过程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并与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集聚类型密切相关。(2)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型和空间异质性。(3)资本存量、劳动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这对于中国经济增强质量、振兴东北的战略以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与推进技术进步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索洛余值法测量和分析了我国“六五”至“十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应从加大公共教育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入手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增长核算分析框架,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等制度变迁对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改革开来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是物质资本存量的贡献,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低,并且逐期下降。实证分析也表明,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用"索洛剩余"衡量的TFP的增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技术进步;所有制结构和对外开放等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TFP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云南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云南省1986~2001年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作用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资本、技术进步相比最小,资本的贡献份额最高;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呈现出明显的起伏发展趋势,平均水平偏低,小于全国平均贡献率,与中西部较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云南省依赖于资本的高投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此外,还分析了影响云南技术进步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资源配置效率、工业发展基础等影响,技术进步转化生产力方面并不高,经济增长效应不佳。通过用甘肃省经济数据拟合广义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出广义技术进步以及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甘肃省经济发展还处于高资本、劳动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模式,科技进步转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选用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拉动的。因此,今后应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制度因素撇开,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四个因素;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制度的因素对其影响的重要性,本文试从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中阐述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建省改革开放30年(19782007年)国民经济统计的相关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Solow余值法对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计尾分析研究,探讨了资本因素、劳动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以下结论:福建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是保持了较高的资本投入水平,但总体效率并不高;劳动投入和广义科...  相似文献   

11.
除外生性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对绝大多数省域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外,为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单纯考虑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是不够的,需结合全局性要素(三产价格)和地区性要素(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利用GDP函数综合考察了劳动力、资本存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产业价格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1994-2006年中国24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度量了上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省域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非常重要,而省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三产价格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不能一概视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依据转轨时期国家制度变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可以把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启动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正负效应决定着县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要在顺应国家制度变迁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增长的交易成本,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加快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利用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特征,结果显示资本体现式和中性技术进步都是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更稳健,产权制度和资本深化对制造业技术进步也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按照技术属性对制造业分组采用PCSE回归方法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增长主要源于中性技术进步,而中高技术行业却取决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在回归方程的控制性变量中,利润率对低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正向作用显著,对中高技术行业作用不明显.资产规模反向效应明显即行业资产规模越大越不利于技术进步,同时产权制度和资本深化在各组中显著正向作用保持不变,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和资本深化有利于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金融制度变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论得出金融发展、金融深化、融资结构等金融指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大,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较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创新。由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强,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增长,我国应大力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使之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是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消因素”。①现代经济中,技术及其技术进步的作用和贡献很大。在西方发达经济中技术要素的贡献份额一般估计在7O%左右,相应地,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总贡献份额不过30%左右。而我国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却只有助一3O%,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左右的平均水平。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轨的实质就是要使目前以资本、劳动力高投入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向技术密集的经济形态转化。本文拟从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谈谈实…  相似文献   

16.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显著影响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基本框架,利用2003~2017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测算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对模型进行扩展,研究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量,对现期和远期的动能转换加以阐述。研究认为,现阶段资金投入仍然是安徽省经济产出的主要驱动因素,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推动效应相对较小,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量逐步提升,安徽省远期经济发展将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驱动。安徽省应注重科技创新,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技术因素融于资金、劳动供给侧,全面深化以技术为主的供给侧改革,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模型。首先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考察各影响因素与河北省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各影响因素对河北省经济增长均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人力资本投入的弹性最大,其次是国内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弹性最小。然后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来考察各因素的弹性系数在1978-2012年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国内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弹性比较稳定,劳动力投入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弹性相对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动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试图从生产函数出发,将就业结构变动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得出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改进的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基础上,构建衡量与资本和劳动融合在一起的体现式技术进步要素模型;并利用1985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特征,同时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整体技术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少;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物质资本深化速度的加快并没有带来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低成本工业化的增长模式依托了资本驱动和劳动力资源禀赋,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为此,探究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碳排放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建立绿色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经济增长源泉;检验EKC存在性,计算碳生产率和脱钩指数,以进一步探讨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现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将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和劳动的驱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较大,劳动的贡献逐渐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不稳定,碳排放的贡献相对较小,但碳生产率较高.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能够实现较大程度的经济增长,长期内福建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实现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