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扼要地提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的思想,经典表述了马克思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传统教科书和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序言》中“古代的”生产方式表征的就是奴隶社会.但是,通过大量研读马克思原著,我们发现,用“奴隶社会”来表达亚细亚社会与封建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是对马克思原著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俄苏模式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社会形态”一词,有违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范畴的本义;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舛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抗形式”‘‘社会形态”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不等于“社会形态”范畴.  相似文献   

3.
对于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问题,传统熟知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笔者认为还应有另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论需要认真研究,即主张社会发展三形态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先从经典作家的原著中得到启示。1849年,马克思在侨居伦敦时写完《资本论》的第一部手稿,其中谈到:“人的依赖关系(起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两阶段论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不同意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括为“五形态”或“三形态”论。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中译本与原中译本以及与德文本和国外两种英译本的相关比较 ,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序中划分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两大阶段 ,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的社会形态” ,再作出第二阶序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文章并论述了社会形态两阶段论符合马克思一贯的学理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引述及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须忠实于其在原著中的含义,且不应脱离原著的论说背景及语言环境。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书,在引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等著作的有关论述时,某些地方不同程度地脱离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些论述之具体的、特定的背景和环境,作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含义不相符合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王静 《学术界》2013,(6):115-123,284
恩格斯通过研究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发展和影响揭示了社会结构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初步形成了社会形态理论。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指认的"另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机械决定论,也不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篡改,相反,正是这条道路所达到的科学见解奠定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同合作,社会形态理论诞生。因此,试图从"另一条道路"出发制造任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社会形态理论上的对立不是阴谋就是偏见。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五种社会形态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 马克思于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他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然而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形成后却一再受到各种误解和非难。这种情况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人试图通过否认“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原始社会来否认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8.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形态近几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人们已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五阶段说是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首先这么明确地提出来的.在马克思的原著中,并没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五个阶段,而认为是三个形态.这三个社会形态,第一是“最初的社会形态”,或名“原生的社会形态”、“古代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或“史前社会”;第二是“第二大形态”,或名“次生的社会形态”,即“阶级对抗的社会”,或“文明时代”;第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是这么说的:“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演变规律作过经典表述,这个经典表述,揭示了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两对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这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是这篇著名文章中,马克思具体指出了历史上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情况:“大体来说,亚细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形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恩选集》第2卷第83页)当我们讲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常常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而教育平等的社会基础主要来自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和谐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不仅为研究现代教育公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现代教育公平所倡导的“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确定了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胡羽 《理论界》2014,(12):98-101
本文通过对"上海模式"、"杭州模式"和"宁波模式"三个典型的社区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当前社区治理中应发挥党政的主导作用,推动多元共治;发展社会组织,培育公民社会;动员政府之外社会力量,促使其在经济方面支持社区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发挥媒体和网络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异化问题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具体探讨的,他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关"异化"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异化劳动"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然而,20世纪20年代之后,这一理论遭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质疑和批判,他们在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导引下形成了自己对于异化理论问题的阐述,并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社会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有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借用"三元困境"这一术语,通过对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现实问题所做的梳理与探究,提出"强势"的中国政府、尴尬处境下的社会以及社会组织和"弱势"的民众群体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三大制约因素,我们必须要认真总结分析过去的经验教训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此来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三元困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对理解国家治理属性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结构、内涵、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现代西方形成的民主-专制体制论、法治-人治论、威权-民主政府优劣论、公民社会等所谓"普适"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以鲜明的阶级立场,提出了国家政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地位;市场模式中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主体;社会领域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等,同时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条件性。马克思国家治理在中国的当代价值在于,国家治理应符合相应的社会性质,要注重甄别国家治理的职能属性,传承自身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在表征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意义上,有大小两种社会形态范畴。大社会形态范畴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大阶段,即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小社会形态范畴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小阶段,即大阶段的阶段,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这两种社会形态范畴,直到现在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真正弄清楚这两种社会形态范畴的含义,对正确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社会形态的历史转变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中的货币危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将其本质概括为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和货币危机,后者的理论含义和重要性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文章对《资本论》中货币危机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货币危机思想进行了初步的阐释,有助于加深对货币、经济危机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所蕴涵的内在矛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时代命题。在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与过程、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广大城乡居民已普遍摆脱了贫穷,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城乡差别、劳资矛盾、地区差别加大,制约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作为最有效的“减震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在此,对西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讨论,以期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国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我国提出的现代农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正确决策,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