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境、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发展是当代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自身在未来和 2 1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多目标协同论、区域关系协调论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是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从对立、相互协调乃至走向统一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环境保护,改变发展方式的一种途径,相应要求各种社会经济部门和各个社会阶层逐步把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纳入其原有的战略、政策和规划目标与行动,统一运筹和统一实施。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是社会系统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地解决了这个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它是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它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就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途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必须可持续地进行,这既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维度上关注行政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发展的态势。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过程互动关系日益强烈的中国,行政和环境之间也具有了某种相互连动的内在结构。在中国,对行政机制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社会系统视野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技术网络视野下的行政沟通环境。实现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前提是要建立起内外平衡的行政机制,实现行政机制与其环境之间协同发展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将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全面发展的保障和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离开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失去动力和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社会文化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人民的生活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落实到社会建设以及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到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当中,才能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社会福利;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和环境发展相互协调,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平市要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内涵出发,论述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原则,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城市整体环境优化为目标,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城市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为主要手段,坚持城市建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相互协调,最终实现城市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邓小平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观点 ;关于人类社会应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观点 ;关于新时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观点 ;关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观点 ,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 2 1世纪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增长大不如前,经济与环境的不协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论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阐述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现状,构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度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包括社会主体和谐、社会生活和谐、社会环境和谐三个方面。其中,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从全方位看,不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意味着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和谐发展.因此,除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外,必须关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问题,这些都相互依存,不能相互替代.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概念,一定要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互协调的历史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过程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综合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祯中 《南都学坛》2005,25(1):113-115
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人多地少、人增地减、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生产环境恶化、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对农业资源进行多目标、多层次、多环节的全方位开发利用,使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统一起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建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根本转变,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正确处理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以对效率的损害为代价的。粗放型的高速增长引起并加剧经济波动,导致经济效益长期低下。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高速低效的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 促进我国经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寻找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刻画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建立了反映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PESR—C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基于宁波数据进行实证。实证研究表明:1997——2007年,宁波市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4个子系统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合理性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厘定“合理性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合理性发展”应当是指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目标与手段相统一的发展,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多目标的全面而又协调的发展,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尽可能少的代价换取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内生化转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嵌于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因此经济的内生增长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经济的内生增长依赖每个参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自由追求,政治与社会环境塑造市场参与者,同时参与主体也会寻求改变制度环境。当经济体制改革边际效用递减时可以重点选择社会体制改革,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市民社会以保持改革的渐进性和稳定性,同时主动寻求政治体制改革,以保持政治、社会与经济的相互协调和适应。  相似文献   

18.
略论美国反垄断法价值取向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反垄断法价值目标之间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 ,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 ,因此 ,在不同时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其侧重点会有所变化。一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随着该国政治经济条件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0 0多年来 ,美国反托拉斯法价值目标的重点的转变是一个从政治转向经济 ,以竞争为目的到优先考虑效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有社会慈善、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融合的。可实施既能融合各种社会发展途径、又能协调社会与经济等各种政策的制度性社会发展途径———社会协同,通过政府和市场及社会等力量的调动、与经济等政策密切融合之社会政策的颁布、政府和政策积极作用的发挥、社会协同组织基础和框架的建立、社会协同专业人才的培育、社会协同活动场所和环境的营建、社会发展与经济等活动的开展,以及社会发展途径的融合等,提高民众福利,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政府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政策决策体制,有效调节社会各阶层的权力与利益;构建政府为主导、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互动协调的治理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公民、非政府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