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两次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两次巨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探索,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围绕着"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实践主题,在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崭新的实践过程,它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这一命题的正确解读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思想武器,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双向整合、双向建构中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6,(16):20-20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是指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又是指它同马克思主义既有的东西不完全相同。应分析“化”的过程中,哪些是根据中国的情况和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东西,哪些是不符合中国情况.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招致损失的“异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新起点上的重要理论创新,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深关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事业。毛泽东不仅开创和奠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而且毕生都在探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 ,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毛泽东在理论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在今天,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要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放思想,必须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一定的时代氛围和民族土壤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空条件;中国的国情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性飞跃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成功契合,实现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当代中国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败,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强固这一根本保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乐章,从根本上影响、决定和支配着中国及人民的命运,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以巨大的实践精神和理论勇气,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探索和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阶段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理论成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威力,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巨大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实现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中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第二次结合”思想。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始终坚定不移的,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如何结合的问题却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很幼稚,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都缺乏深刻的了解。延安时代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党在总结教训、拨乱反正之后,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总结历史经验,集中到一点,这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实践的结合,结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内在地蕴含着民族化和世界化的双重维度。一方面,原生态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但它作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南,本身就蕴含着世界化的诉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固然是基于解决中华民族存亡问题和发展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必须走民族化的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样式,但它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担负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历史使命,必须为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化做出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无不是从儒学营垒中脱颖而出,这一心理进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复制或再现。首先,上个世纪初流行的各种社会学说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阶梯;其次,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无不是从进化论的世界观进一步接受唯物史观的;再次,在建党初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不完善的,经过20年代的“科玄论战”和3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的论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亲历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两个革命阶段,隐含着他们由旧跻新的心路转变;第五,从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立场解读马克思主义——这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关键的着力点,也是使中国社会心物两面都被彻底改造的切入点。但是,科学的有效性或功利性却无法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中国梦”的内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问题;提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一脉相承;“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