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三年,笔者看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单纯先生的两部宗教哲学著作,即《宗教哲学》(2003年版)和《当代西方宗教哲学》(2004年版)。前一本书在《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0期)中有评论,题为“语言流畅内容广博的《宗教哲学》”。后一本书,可能是因为才出版,尚未见到评论。不过,笔者因为教书的关系,先后读过了这两本书,收获良多。特别是《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一书,其所写的内容与当代西方文化密切相关,内容系统  相似文献   

2.
郭庆堂教授等著的《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一书,2013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要》分析论述了20世纪在中国产生、流行并为中国人所诠释、理解的各种重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朝鲜、日本传统哲学比较研究》一书出版洁莹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集体创作的近35万字的《中国、朝鲜、日本传统哲学比较研究》(朱七星教授主编)一书,最近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海内外第一部...  相似文献   

4.
一部毛泽东应用哲学研究的力作——读《毛泽东哲学分支学科研究》王少明《毛泽东哲学分支学科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一书是雍涛先生继《毛泽东的探索》一书出版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该书第一次对毛泽东哲学分支学科进行了系统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郭齐勇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由曹树铮、张瑞生、王金西主编,法律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纲要》以清新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是我国法学界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专著。我们知道,法律哲学不论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作为哲学的一部分,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法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并拥有特定的名称而具有独立的形态,这却是近代的事情。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法学教学的新方法》中首次提出“法哲学”一词。1821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出版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哲学原理》。1843年,马克思写了《黑格尔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成稿于1937年,书成后即由冯友兰先生介绍给商务印书馆。后因战乱,未能如期付梓。1943年曾在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印成讲义。1957年,商务印书馆以张先生的笔名“宇同”付印,于1958年正式出版。1982年,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与哲学系景海峰教授所著《熊十力哲学研究》一书,2010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接近30万字,分为:导论儒学的复兴,第一章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第二章"新  相似文献   

9.
一部理论性、现实性很强的著作──读刘嵘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哲学基础》刘景泉中山大学哲学系刘嵘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哲学基础》(责任编辑:姜玉玲)一书,被列人《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理论界的...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在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路向”说,并断言未来世界文化的复兴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然而,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未来的世界文化不仅不可能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甚至也不是人类文明总和的复兴,而只能是在人类以往文明的基础上,对全部传统和现代文明进行整体的改造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已成为国内学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的重要生长点,"马克思学"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北京大学哲学系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主办的"首届马克思学论坛暨《马克思学新奠基》出版座谈会",就"中国马克思学"有无必要、何以可能的问题,创建"中国马克思学"的方法和步骤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马克思学新奠基》一书的评价问题,从多视角多层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富有创见性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以及毛泽东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重构、中国文化的前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是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编著的《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中,对中庸思想重新作了一些评注。剖析这些评注,对于加深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无裨益。(一) 早在1939年2月1日、20日,毛泽东在分别致陈伯达、张闻天的信中,从开展两条战线  相似文献   

14.
时下,出书难,出好书更难,而出版一部严肃的学术书则是难乎其难。不过,读到新近梓行由周立升先生主编的《春秋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则感到了由衷的欣慰。诚如著者所言,中国哲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富的内容、卓异的风姿而著称于世。它对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的确,在浸灌着中国哲学精神的文化传统之中,一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15.
哲学的浪漫———评《午后清唱》吕耀怀廖小平长于哲学研究、理性思辨的曾钊新教授,近年来写下了百余篇文学短章,汇集成册,遂有了《午后清唱》一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据说,有一位古希腊哲人曾将哲学称为“习死之学”。虽然可能言之过激,但诉诸理性的哲学确实从...  相似文献   

16.
夏甄陶,字谡波,笔名耶冰。1931年4月1日出生,原籍湖南省安化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认识论专业分会会长。长期以来,他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在我国哲学界是具有领先性和开拓性的。如1978年的《真理是具体的》和1980年的《实践的特性和真理的标准》论文,在“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2年,他出版了关于《目的的哲学》一书,在认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在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三路向”说,并断言未来世界文化的复兴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然而,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未来的世界文化不仅不可能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甚至也不是人类文明总和的复兴,而只能是在人类以往文明的基础上,对全部传统和现代文明进行整体的改造与重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哲学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世纪,系统回顾过去一百年“哲学在中国”或“中国的哲学”之历程,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丁祖豪教授主持、郭庆堂教授、唐明贵博士、孟伟博士为课题组成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洋洋八十余万字的《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体现了中国哲学研究开拓这一思路的理论勇气。本书的写作目的是系统回顾20世纪这一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这期间中国哲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丰富经…  相似文献   

19.
近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葛荣晋先生新作《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爱不释卷,通读全书,颇受启发。葛荣晋教授在中国哲学界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实学一脉著称。实学,简而言之,为经世致用之学,今日之实学精神为中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所贯彻。《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一书问世,实是葛荣晋先生多年探究实学并关注中国当代企业发展实际之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曾振宇教授的专著《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已于2012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曾振宇教授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访问学者,其研究涉猎范围很广,成果颇丰,之前曾经出版《孝》、《中国气论哲学研究》、《二十世纪儒家伦理研究》等学术专著7部,并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文史哲》和国外诸多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其前期宽厚扎实的研究,为该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基础.通过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