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促进: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高校民族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在大学校园内,必须把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相结合,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路径选择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面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优化理论课主导功能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载体路径,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非学历证书考试符合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要求,符合终身教育学习理念,可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增加其就业机会。提高非学历证书考试通过率牵涉到方方面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班主任或辅导员作用的加强等。  相似文献   

4.
校园网络的发展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着极大的挑战,也提供着无限机遇。透彻梳理以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缺失,思考针对性强、有效性显著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举措,无疑是新形势下拥有海纳百川品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实现"三贴近"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优化效果预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和巩固我党对高校的文化领导权,创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督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手段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快速实现了大众化。研究与思考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新内涵,确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理念,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差别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严格教学管理,构建与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高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接受和学习、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教育实践、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等环节,推进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效机制建设,探索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性质是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为内容的思想理论建设,它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境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的人员构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构成是一致的,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新的使命,并成为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从党组织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团组织促进三个方面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通过加强思想引领、队伍引领和组织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培育主体力量、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支撑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带来的高校人才培养矛盾以及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对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分层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元化、多样化和特色化质量观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从不同的角度设立子系统管理方案体现出大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在管理学应用中优势。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是利用复杂大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实现分层教育管理,强化过程监控,提高本科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复杂适应系统视野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复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关注并解决适应性主体的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注重通俗性与层次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构建"外显内隐"的教育模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朋友,您听说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站吗?您知道它能够帮助您快马加鞭,早一些实现自己的自考目标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大众化、实现终生教育的重要形式。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朋友除了慎重选择专业、准确掌握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考试计划、勤奋自学外,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参加各种社会自学考试助学的培训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我国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发展,每年高校都在接纳大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因此教育事业的进步促使了国内高等教育到达大众化阶段。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教育观念、管理方式、考核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教学问题。我国高校应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改善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阐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关系,并从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网络载体等方面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在此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容、方式和对象论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转变话语权、重视隐性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持续大幅增长,中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能否保证教育质量,既关系到每所学校的生存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败。因此,要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必须构建全面、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以往的相关研究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产权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分割开来研究,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从中美比较的角度,揭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产权变化、教育监管理念和教育质量问题的内在联系。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都与经济自由化趋势相耦合,伴随着经济自由化中的私有经济成分的增长,高校产权状况发生变化。公立高校和公益性私立高校的产权都属于社会公有,营利性私立高校的产权属于财团或个人私有。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中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与高校产权和办学理念相关联;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教育质量则与民办院校产权定位不清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府监管指导思想相关联。基于国际比较分析,本研究提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管和民办高校改革治理的建议,即明晰产权定位,建构全方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教育质量保障的竞争性淘汰和终端监管机制,即毕业率与录取成绩正向相关。实现一流大学严进严出,普通大学宽进严出,全面保障大学文凭质量的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学风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影响高校学风的因素很多,但考试最为直接、明显,通过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分阶段考试、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达到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期末单阶段学习为平时全过程学习,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性学习,从而促进学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