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对比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并得出可用生态学理论来构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借助仿生学的有关理论,引入了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并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两个维度对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进行数理建模。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及企业创新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三者的关系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都产生正向影响,知识管理在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组织学习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发展和丰富了组织学习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知识管理通过学习机制、激励机制、文化机制、共享机制与技术机制等五大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为提高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功率,各企业必须建立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制度和相应的信息网络以成为学习型企业,同时国家也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4.
在开放式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搜寻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本文从三个维度(知识搜寻、关系搜寻、惯例搜寻)探讨了网络搜寻行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和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进行了验证。由此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通过增强搜寻水平来提高创新能力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是世纪之交全球学术界提出、并成为工商和科技界的炽热议题,对于我国当代企业来说,这可算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探讨了我国当代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比信息管理更为重要;而对经营者而言,管理知识比拥有知识更为重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根本在于建立激励职工い参与知识共享的杠杆化机制,以形成企业的集体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乃为知识产权的竞争,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传统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和配套机制,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7.
知识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组织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系统分析1998—2019年该领域发表于CSSCI期刊的1839篇文献.结果表明:现有学者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分布在知识特征、知识管理、企业特征与创新环境四个方面;从时间特征上看,知识创新研究的热点主题向知识创新工程、知识管理、知识协同创新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从空间特征来看,东部地区的研究趋势是大数据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中部地区集中在研究知识创新的形成路径.综合2018—2019年文献的凸显词图谱,本文归纳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协同、知识创新网络时空演化与机理、大数据与知识创新机制融合、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等领域可能是值得学界重点关注和深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双赢"为目标,构建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知识网络是大学和企业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稳健、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述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知识共享、网络能力、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了产学研知识网络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太原高新区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现状作了实证评估,得出太原高新区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仍需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和完善知识创新网络的各项功能,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发联盟中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隐形知识的转移主要有四条途径:显性化、发展关联业务、网络化和产权变动.显性知识的转移主要有三条途径:文本化、知识库和知识地图.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促进机制.促进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建立:目标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压力机制和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本质上是一个集知识获取、知识共享与利用为一体的学习系统,知识在供应链中的转移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在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多边合作的过程中,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供应链成员间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供应链成员间的学习实现了基于供应链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而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对于供应链价值具有明显的增值效应。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的多边合作需要从“为顾客解决问题”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视角出发,建立和完善供应链内部的知识体系及学习机制,由此实现供应链的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再造企业业务流程,把握知识经济的先机等角度,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国有企业应因地制宜,开创符合于本企业的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智力资本协同对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意义重大。智力资本具有无形性、复杂性、依附性、难计量性等特点,可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大类。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智力资本以知识转移与吸收为主要形式、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为依托、其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的作用更为明显。企业创新网络智力资本协同主要包括企业智力资本内部协同、企业之间的智力资本协同以及知识流动的网络管理三个方面。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智力资本的协同机制,可以发现通过积极打造龙头企业、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等手段能有效实现企业创新网络的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类型分野的企业知识团队创新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消除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企业知识团队内部知识的不同特点,区分了企业知识团队公共知识与私人知识、对称知识与非对称知识、完全知识与不完全知识三组知识类型,认为由于这三组知识类型的分野,导致了知识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不确定性、主体间不确定性(通称为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企业知识团队知识创新不确定性的消解,需要在分析不确定性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其实质在于实现企业知识团队内部高效的知识共享和解决企业知识团队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基础,构建符合企业技术创新要求的人才素质结构模型。认为:知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源,作用于技术创新构思成果的评价与反馈,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研发阶段的知识共享、交流与转移,推动技术创新扩散的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优化与营销创新;人才管理则可以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全员创新,提高风险意识、强化学习能力,提高团队意识、构建高效团队,保障有序生产、提高营销能力,确保有效沟通、提升人才素质。阐明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知识创新与人才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5点对策协同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人才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包括: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全员创新;客观评价,预测风险,及时反馈;优化员工知识结构,提升员工团队意识,促进知识共享;提高生产效率,鼓励营销创新;吸收创新成果,提高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竞争压力、信息时代机遇、知识经济挑战等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生存发展难题和管理创新议题。针对传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以人为本、全面系统、目标导向、权责对等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管理理念创新为前提、以管理机制创新为基础、以管理方式创新为重点、以管理技术创新为载体、以管理文化创新为保障的企业管理创新路径体系,由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改革是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模式为主,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为辅,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来构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建设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仪器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先导,规划科学学科方向,开展新的教育模式研究,以校企产学研基地为基础,协同创新;构建以产学研平台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我国数字产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管理旨在通过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发展、知识创新和知识的高效运用,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无形的,一旦武装了知识要素,就会释放强大的物质能量和精神能量,发掘人的创造性.本文着重强调随着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建立,必将使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并更有效促进知识管理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问题,采用文献归纳法,分析了企业的吸纳能力的演进特点及其对创新的作用机理,从知识创新的视角,描述了与企业成长各阶段吸纳能力相适应的创新模式,得出企业创新模式演进与吸纳能力演进呈并行关系的结论。研究结果对促进企业创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研究成为时代主题,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力之源。如何使企业通过知识创新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进一步谋求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是近几年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领域。目前,对知识创新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正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而又方兴未艾的课题。因此,建立一个有序平稳演化发展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创新系统自组织动态性的基础上,运用超循环理论分析了知识创新系统的动态演化机理;应用Logistic方程,构建知识创新系统的数理模型并分析了该演化的稳定性,并构建了基于超循环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