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教育政策、外语学科属性和外语教育现实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理据。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五条路径:1)创建校院两级组织保障体系;2)按课程分类挖掘思政教学内容;3)融课程思政于外语课堂教学全过程;4)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5)健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于高校外语金课建设体现了外语专业内涵建设的方向。外语金课在课程思政指引下获得方向性引导和理论支撑,有利于提升金课教学水平;课程思政以外语金课建设为依托,将德育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新文科教育指导下某地方高校外语金课建设的实践,分析课程思政与外语金课建设的联动效应,并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外语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指出新文科教育推动了外语金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外语课程话语体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语思政教学与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围绕这一主题,结合研究现状,针对研究者的发文数量、研究主题与被引量等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明,语言教学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核心;探索“外语+”专题性课程思政模式是外语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立德树人始终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两个热点主题。新文科之“新”在文科教育的变革上主要体现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建设思维、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新的组织管理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应主动适应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立足新文科管理体制新变革,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目前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已引起学界关注。通过对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基于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对三年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进行综述,梳理了相关论文数量与主题发展趋势,对立德树人内涵、外语课程思政元素来源与挖掘方式、外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外语课程思政评价等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跨文化对比中加深母语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课题。以英语类专业“高级英语”课程为例,构建了依托项目学习的IDEAL课程思政模式,旨在推进课程教学与思政德育目标的共同达成。研究表明,该模式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化为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外语教学与文化价值观引领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引领,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上应发挥同等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就要建构“大思政课”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构“全过程育人”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并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是对传统文科进行重组,实现各文科之间以及文科与自然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新文科背景下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研究,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英语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例,从新文科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意义以及新文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有效举措,为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聚焦某全国性大学外语教学比赛32支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设计文本的统计与分析,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参赛团队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了完善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能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但不足之处是思政目标的设置不全面,思政内容的设计较单一,思政元素的选择标准不清晰以及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衔接等。本研究对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促进教学赛事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培养人的道德观,高校外语教学与任何形式的教育一样,具有其内在的道德功能,采用 Johnston的研究框架,从规章制度、课程认识和课堂中的道德表现三个方面对高校外语教学中深层次的道德冲突进行分析,以获取对此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论知识经济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复合型外语人才备受青睐。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新要求,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因地制宜,调整课程设置,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抓实干地促进宽口径外语人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效学习第二语言的条件与教学模式的对比和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教学的角度探讨了有效学习外语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据此对“传统的外语教学”(PPP)和“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理论层面的分析表明,PPP模式不能满足有效学习外语的必要条件,而TBLT模式则能满足这些条件。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表明,PPP和TBLT是建立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语言观和对语言学习过程完全对立的认识基础之上。尽管TBLT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然而,从有效学习外语的四个必要条件来看,TBLT无疑是能够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课堂设计到评估乃至课外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道德适应是一种道德流动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我们对新的道德环境的需要与价值认同,是他者世界与道德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道德适应的逻辑可能主要是从道德适应的形式之维与实质规定两方面加以展开,道德适应的形式主要细分为道德传播与道德涵化;道德适应的逻辑衍化以融合和分离的状态显现,最终分化为道德认同、道德学习、道德实践、道德内化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在对本地区外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设置适应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课程、构建立体系统的创新型外语教学培养模式、拓宽"双师型"外语专业师资的引入渠道以及规范教学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数量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对高等院校创新外语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三大素质理论为指导,从专业知识素质、岗位素质和职业意识素质三方面调研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对创新外语人才素质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对创新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外语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要求,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实战中心和园区语言实践工作室,同时依托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并建立校企动态的职业意识素质培养和反馈机制,实现外语人才素质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广与分化,分科教学的形式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然而由此却带来专业化的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疏离,道德教育似乎成为学校专设德育课的“责任田”,与其他学科教学无涉,而这与人的道德成长的内理机制是不符合的。本文提出诗性的课程,意在追求融学科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和谐统一的课程型态。  相似文献   

19.
听力活动在人类的交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策略的选择有利于信息的构建。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进行学习策略培训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英语学习策略可以分为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在明确了培训目标和培训原则之后,听力学习策略培训模式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便可以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意识、个性特点和个性需要,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外语教师主要探讨的问题。文章运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改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包括:创立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设计师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活动、建立协作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