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评论大文章──试论高校校报的评论写作柳扬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新闻手段,而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工作的旗帜历来受到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重视。新闻评论往往针对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件或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旗帜。它同消息、通讯等新闻报道不同,消息、通讯重在传播讯息,反映现实生活,而言论重在引导舆论,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知道,校报是高校党委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它具有宣传教育、指导工作、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文化娱乐及批评监督等多项功能,对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稳定和团结,促进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校报的上述职能能否得到真正而有效的发挥,则主要取决于作为校报旗帜的言论与作为校报主体的新闻报道的质量。言论也叫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3.
对重视和加强校报新闻评论工作的思考樊成现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邵华泽在他的《新闻评论写作漫谈》一书中说:“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它的水平的高低杉响的大小,很重要的要看评论的水平.要提高报纸的质量,首要的是提高报纸评论的质量.”关于新闻评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常听人说,校报吸引力不强。究其原因,无非是校报周期过长,校园范围不大,校内发生的新闻,等到校报报道出来时,几乎已是尽人皆知了。这一顽症,正是校报新闻的致命之处。 在1988年湖南省高校校报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上,与会的许多同志都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改善校报新闻报道的办法。有的同志提出了“慢新闻”的概念,即把因周期过长而报道得慢的校报新闻称为“慢新闻”。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我认为,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新闻的特点中有两个是“新”和“快”,不新不快,如何称得上新闻?说得严重点,“慢新闻”的提法仅仅只能当作校报工作人员无法根除这一顽症的自我解嘲。另外,有的同志提出,在编辑处理校报新闻时,如果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久了,可以将它的时间作一个模糊处理,将时间定为“近来”、“不久前”等等,事实上,许多校报编辑对许多稿件的处理都采取过这样的手法。但是,这样做是违反新闻原则的,它削弱了新闻应有的魅力。因为新闻最基本的东西是五个W,五个W之一的时间(When)如果模模糊糊,将就着交代一下,岂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么?我们这样做,是对不住读者的,当然也就会慢慢地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的属性是新闻性,传递校内外的新闻是校报的主要职责。增强校报的新闻性的最佳选择就是采编人员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目前高校报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强调只有充分认识新闻评论的作用,深入实际反映校园生活,加强自身修养,运用多种形式才能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提高校报新闻评论的质量,使校报的新闻评论发挥"旗帜”和"灵魂”的作用,进而提高校报质量.  相似文献   

7.
专访已经成为报刊宣传中一种颇为引人注目的新闻体裁,不少校报对使用这种新闻体裁已足够重视。一些立意新、构思精巧、生动活泼、语言简洁明快的新闻专访见诸于校报,给校报增加了活力。笔者不避浅陋,就校报新闻专访及其写作谈点体会,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新闻体裁的兴趣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报必须体现校域性。这是高校校报区别社会上不同种类的报纸,以及一高校校报区于另一高校校报的显著特点。强调高校校报的校域性,就是指高校校报要立足于本校,把新闻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校内,以维护和反映所属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充分运用校报创造性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报道本校新近发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事实,以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首先,高校校报与社会上不同种类的报纸相比,虽有共同之处,即都必须坚持办报的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但他们的服务对象或主要职责又存在着严格的差异。高校校报的主要职责是为高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而社会上的报纸,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尽管也报道一些高等学校有关的新闻信息,但不可能单纯地立足于高等学校或  相似文献   

9.
新闻图片是报纸新闻报道的一支生力军 ,校报的新闻报道应从过去的重文轻图向图文并茂甚至向重图轻文转变。校报应多用具有瞬间之美的新闻图片 ,因为这是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具有的长处所在。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应是美的安排 ,真正做到图文相融 ,美化版面 ,力求新闻图片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印刷设备的革新和印刷技术的提高,高校校报在形式上普遍有了崭新的变化。相比之下,校报内容的改革却滞后于校报形式的变革和宣传形势的需要。作为内容有机组成部分的评论,尤其是当前校报工作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就此作专门讨论。 一、评论在校报上的重要性 报纸上常有标名为“社论”、“评论员文章”,或者“短评”、“编者按”、“编后语”、“随笔”、“杂谈”之类的,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要表达手段的文章,统称为“评论”,或者“新闻评论”。早在1927年,戈公振先生就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给报纸定义为:“报纸者,  相似文献   

11.
新10年以来,在我国的新闻发展中,出现了传统形式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不断弱化的情况。在报纸新闻中,许多时候新闻评论(言论)甚至出现了缺位。相伴而来的则是:一种"边叙边议"、"又叙又议"、"叙议结合"的"第三种新闻"现象。本文所说的"第三种新闻",是一种以评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新闻样式。这种"评论化"既表现在"新闻标题评论化"方面,也表现在"新闻内容评论化"方面。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第三种新闻"初步完成了向"新闻评论化"的写作转向,而作为新世纪发生的"第三种新闻"现象,"评论的新闻"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校校报的特殊性,其总编的编辑思维应不同于地方报总编的编辑思维。地方报总编以管理和新闻思维为主,而高校校报总编则应作多视角思维,如新闻思维、教育思维、文化思维等。校报总编的编辑思维中只有新闻、教育、文化等多元并重,才能充分发挥校报的多重功能,弥补校报的一些“先天不足”,把校报办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报纸。  相似文献   

13.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旨在采用最合适的新闻表达方式,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获得最佳新闻效果。新闻报道策划和新闻编辑策划是新闻策划的两大手段,二者犹如飞机的双翼,对办好一张报纸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主要探讨在网络化、全球化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高校校报编辑强化新闻编辑策划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校报编辑策划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如何开拓思路打好编辑策划牌。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着面孔单一、可读性不强的缺陷,校报的读者群日益萎缩,生存状态不容乐观。要改变高校校报生存状态,需要在编辑过程中突出采访的作用。采访有助于发现新闻线索,增加新闻的时效性,丰富新闻细节,升华新闻报道主旨,进一步提升校报的可读性。在通讯写作中深入采访,进一步拓展校报“深、新、活”特质;在言论写作中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教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校报也在蓬勃发展。全国高等学校1054所,出版校报的有688家,占全国出版报纸总数的42.2%;每期发行量约170万份,从事校报工作的专职记者、编辑3000多人。黑龙江、山东等11省市成立了高校校报研究会和新闻学会。①校报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四有”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校报质量不高,这是目前校报工作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质量是校报  相似文献   

16.
张福民 《南都学坛》2003,23(2):112-114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但在新闻工作实际中,对事实的报道中又大量搀杂着记者的主观议论,一些新闻研究者也提出新闻报道可以夹叙夹议。这种新闻工作实际中的误区和研究领域认识上的偏差,影响着新闻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排斥议论或不提倡议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校报普遍存在着出版周期长、信息容量小、新闻时效性差、形式呆板单调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校报新闻的广泛传播,削弱了校报的传媒功效。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如何增强报纸可读性,如何发挥校报在学校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是摆在高校校报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体现高校校报新闻价值的三要素——新闻时效性、舆论导向性和可读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校报的时效性、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以及增强校报的可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校校报文化版面主要以文艺副刊形式出现,其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琐碎,往往成为新闻版面的补充甚至附庸.为加强高校校报文化版面的创新,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级报刊《光明日报》主要文化版面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光明日报》文化版面相关文章数、配图数、栏目数均大幅度增长,选题策划紧扣国家文化政策,稿件类型灵活多样,注重深度报道和发表评论性文章.由此可见,要开拓高校校报文化版面的新天地,就不仅要重视高校校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要加强高校校报文化版面的选题策划,加大文化版面的配图数、栏目数,精心打造高校校报的视觉文化,同时加强校报文化版面编辑队伍和评论员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凡是依赖省报、中央的报刊寥若晨星的报道不过瘾,加之远水不解渴,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校报相继创刊或复刊,新闻界出现了百花纷呈,争奇斗艳的局面。这些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前教育改革,为教学科研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和代替的作用。 高校校报是一种以刊载校内新闻为主的报纸,主要读者是在校师生员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发生地即新闻传播地,刊载的新闻即是与广大师生员工休戚相关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校报具有各类报刊无可比拟的接近性;而这正是高校校报的优势。 社会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简单的邻近性是决定喜欢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其中的一些原因是:因为期望中能继续的相互交往对喜欢某人产生了压力,因为熟悉一般总是产生喜欢,所以居住或工作很接近的人们往往容易有联系。一个学校的师生员工,他们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他们是师生、同事、朋友、同学,他们绝大多数人志同道合,爱好兴趣相投,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