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习近平在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从历史的高度、国家发展的高度、人类社会的高度,根据教育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提出了人的新全面发展学说,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全面发展是由教育的内部规律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由外部规律决定的.这一学说既在科学上和政治上明确了教育的性质与培养方向,又在教育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方面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概念的辨析1980年我应原第一工业机械部教育局之邀,到湖南大学为当时该部所属高等院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课,正式提出教育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基本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它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关系基本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内部基本规律。当时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市场需求规律、教学需求规律和价值需求规律等三层特殊规律,并相应地探讨目标模式、教学模式和运行模式等三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给研究生教育质量带来许多问题,高校应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高校还应该高瞻远瞩,正确处理研究生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以确保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的各种不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即适应超越规律),它的具体规律主要有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和协调控制规律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和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的发展具有上升性规律,每一种需要的实现都有它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其中,内部机制包括需要——行为的转化、主体差异性和主体需要的优势选择;外部机制则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环境的激励与约束和不同主体需要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这些规律和机制在不同层次和范围上影响着人的需要的发展,构成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逻辑性力量,确保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在高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机融合,使高校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机构和人的特殊实践活动方式的本质特征得到彰显;引导高校回归教育本质,凸显育人的本体性功能,这将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内部规律得不到尊重、教育本质特征被忽视的状况,给新时期我国高校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化的逻辑性力量,确保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在高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机融合,使高校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机构和人的特殊实践活动方式的本质特征得到彰显;引导高校回归教育本质,凸显育人的本体性功能,这将改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内部规律得不到尊重、教育本质特征被忽视的状况,给新时期我国高校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研究生大幅度扩招给研究生教育质量带来许多问题,高校应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高校还应该高瞻远瞩,正确处理研究生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以确保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恩格斯深入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发展的加速律、渗透律和螺旋式上升律,阐述了这些规律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