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扩大,高校图书馆只有转变信息服务观念、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才能满足读者全方位、多层次的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从被动性服务向主动性服务转变;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从静态性服务向动态性服务转变;从分散性服务向整合性服务转变;从单向性服务向交互性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图书馆要转变观念,实现人性化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必须从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制度、服务规范等入手,开发智能化用户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开展差异性服务,为读者提供自助设备,提高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端物业服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矿区服务事业部万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油田唯一一家具有一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自2006年实质性进入高端物业服务领域以来,不断实践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服务理念,追求精湛服务技能、极致服务标准以及感动服务特色,为业主提供高附加值、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端物业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树立社会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通过信息代理服务、社区信息服务、信息下乡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社会教育服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和志愿服务行动的蓬勃开展,我国亟需一部完善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以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志愿服务立法涉及志愿者权益保障、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等关键问题。为促进志愿服务有序发展,国家应加快立法建设,促进志愿服务法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馆的服务特点诸如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性质、服务态度、服务对象、服务层次、劳动类型、服务机构这八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重大变化,对于开展好读者服务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晖 《云梦学刊》2005,26(5):133-135
深化有情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使深化有情服务落到实处,使有情服务真正得到读者心灵上的认同,图书馆就必须树立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的图书馆服务理念,采取多种途径深化有情服务。  相似文献   

8.
服务创新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服务创新必然涉及服务系统创新。正确理解服务系统创新的含义及特点,分析服务系统的组成和服务系统的价值链,揭示服务价值的产生和服务系统创新的真正动力来源,提出促进服务系统创新的措施,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欧洲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国家就业指导服务主要定位于公共就业服务.欧洲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通常有四种服务模式:自助式服务、递进式服务、分权式服务和外包式服务.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的内涵十分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贯穿公共就业服务全程、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就业信息服务、重视前期就业指导服务、注重特殊服务项目和特殊群体的服务这几个方面是欧洲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共同特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正伟 《理论界》2008,(7):33-34
服务理念是我党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是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考验。当前,机关在服务基层方面存在着自我服务、被动服务、有偿服务、无效服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加强学习中树立服务理念,在严格要求中强化服务理念,在接受监督中校正服务理念,在履职尽责中践行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王昭风 《齐鲁学刊》2004,1(2):78-82
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探讨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从发生学角度审视,对哲学与现实关系的思考是马克思哲学建构的一个内化基础视角,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变革现存世界的历史主体无产阶级及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物质生产实践,并建立起立足于实践批判基础之上的面向现实的批判的历史辩证法与彻底变革和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现实性、实践性、革命性、批判性、辩证性、开放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质,也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之所在,同时,“资本全球化”的当下世界仍没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哲学及马克思主义所批判的文本与语境,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存在与言说的重要现实缘由。  相似文献   

12.
关于历史主体性根源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创新研究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如何说明历史过程的能动性根源。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客体的角度,唯心主义立足于主观角度,他们都离开了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因此都不能唯物地说明历史发展的能动性根源,即没有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的“物”。本文从需要与生产、需要与历史、需要的社会性与历史性、需要与利益、需要与行为规律、需要与价值追求、需要与人的全面生产等角度,全面揭示了人类历史能动性根源,以此确立人类历史的生存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领导活动中 ,领导者的有效协调对于增长领导才能、交流决策信息、激发群体活力以及改善发展环境意义十分重要。所以 ,领导者在协调领导活动各要素关系时 ,若能遵循目标原则、求实原则、兼顾原则、求同原则、合作原则 ,并运用疏导、分解、平衡、调控、强制、奖惩和法治等方法 ,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儒家的"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性的充分扩展,凸显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旨趣。作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内在的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同时,"体知"又包含了身、心、灵、神等不同的层面,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已有的历史意识。就个体生命而言,"体知"是一个接受教化、融入群体的过程,又是见证人类普遍精神、存续文明脉流的不息活动。  相似文献   

15.
管仁福 《齐鲁学刊》2013,(1):123-127
在苏轼的作品中,多有"气"的叙写。这诸多"气"的语意蕴涵非常丰富,既有对自然物质之气的描述,也有对生命生理之气的体认,而更多的是对人文思想之气的传达。人文思想之气从哲学层面反映了他以气为本体的自然观;从政治层面他崇尚和气,表明其向往社会太平和谐的政治理想;从道德人格层面和文学艺术层面他欣赏英气、豪气、浩然之气、逸气、才气、神气、词气等人文精神之气,表现了他人格审美和艺术审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理论意义上,以“劳动”作为“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历史选择和基本看法。生活世界理论和生存—实践论开始意识到其中的矛盾张力,但仍致力于弥合。而认识论意义上把“实践”解释为反教条的经验累积论在中国也根深蒂固。着重强调人与人关系(而非原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并凸现自由、伦理、人文、审美等价值维度的“实践”日益受到重视。但从人人关系维度看,“实践”内含的各种张力、矛盾、复杂、多元、异质等都凸现出来,使实践智慧论和实践自悖谬论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统一、知—信—行的统一开始受到反思,而实践和生存的内在反讽性或许更凸现了哲学实践观的复杂内涵,以及区分不同层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论魏晋南北朝经学与文学之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昔南北朝时期,文学与儒家经学之间不仅仅是对抗,二者还有互动.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在批评和创作领域从范畴、理论、题材、表现手法、句式风格以及审美标准等对经学进行借鉴与转换;二是随文学思想的发展,人们对经典又进行着文学的审视与解构.这种互动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的广泛深入传播与文学的巨大发展,以及经学家与文学家身份的合一.  相似文献   

18.
认知科学在运用计算表征模型探讨思维、记忆、知觉、推理、心理表征、问题解决这些认知问题的过程中,涉及许多深刻的本体论问题。这些本体论研究心理状态和过程的性质以及它们与物理状态和过程的关系,包括:在表征的信息处理系统,如何详细说明心理和物理事件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人类智力的信息处理理论;具有某种内容的心理状态如信念、期望、希望和恐惧的性质是什么;认知科学对内在经验的感受性能够提供怎样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张秀华 《齐鲁学刊》2005,(2):125-128
既有的工程观可归结为六条进路或导向:技术哲学导向、专业工程导向、一般工程学导向、工程思维方式 导向、工程哲学导向和社会工程导向。这些研究的哲学范式主要囿于知识论,对工程的生存本性和特质未能予以应 有重视。为此,还应立足于生存论来解读工程,使工程成为属人和为人生存的工程,进而揭示工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意境的古代发生与近现代理论展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比较美学的角度看,意境的古代发生与近现代理论展开导因于中印直观方式和中西直观方式的两次交流。第一次交流发生于中古,以禅的空观对古人直观方式的影响为标志,结果产生了唐代山水小诗的意境。第二次交流发生于近现代,以西方直观和表现理论对王国维和宗白华的影响为标志,结果意境被奠定为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本文意在揭明:意境为刹那直观之产物,意境在感知方式、主客关系、时间意识诸方面有着特殊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