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讨论了科学研究中问题的含义 ,对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问题的一些来源 ,强调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首先简述了雷达跟踪问题的现象,介绍了雷达系统跟踪原理,跟踪问题的检查过程;然后,应用单脉冲跟踪原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和差数据不同步引起的,详细阐述了问题产生点的定位方法,确定问题是由于信号处理分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加载时间不一致引起的,给出了跟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研究了针对此类问题的同步复位电路设计;最后,总结了雷达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强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论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描述了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探讨了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基本的问题,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解决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问题,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结合统计的数据,列举了目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催娩了科技伦理学的诞生,也引发了学术界对科技发展中伦理责任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考察科技伦理失责问题,对失责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对失责问题的种种表现作了较具体的归纳,对失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人口问题及其根源。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人口问题的思想 ,以邓小平及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口问题思想 ,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为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当前国内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术语问题、分类问题、效度和信度问题、研究内容问题、研究方法问题和代表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变革为当代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带来了欣喜,也带来了困惑。妇女地位的提高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观念问题、经济问题。它得益于社会的发展,更取决于妇女自身的觉悟和努力。当今妇女发展中面临着多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妇女角色定位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和女性的现代化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 2 0 0 0年学术界农村问题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主要论述了农村的城市化问题、村民自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农民负担问题 ,对公开发表一些重要观点进行了对比评述 ,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农村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有关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0.
问题:科学创新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问题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点 ,并进一步阐述了问题的来源和问题的意义。只要我们善于从问题出发 ,立足于问题 ,我们的科学创新就会有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以全球性语境下的比较诗学意识和拓展维度为参照,从基础“文类”和“相对主义”的视角看,厄尔·迈纳对比较诗学的阐释无疑便另具深刻意蕴.它势必对当下比较诗学研究建构体系中的得与失视境的探寻提供突破性的认识、借鉴和有益的启示。揭示此点的同时,旨在透过厄尔·迈纳对“文类”与“相对主义”两大概念进行暗合性的梳理、阐释和涵括。激发当下的中西比较诗学理论的汇通性拓展和开放性观照,显然对比较诗学的未来探讨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技术化生存"与"生命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革命力量。我们在今后的许多世纪里,仍然要处于“技术化生存”之中。反科技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技术带给人类的究竟是利还是弊,取决于研究、应用、管理技术的人。因此,我们提倡一种关怀人的生命本质的绿色新型技术,而这种技术存在的适宜的人文环境有待全人类共同营造。  相似文献   

13.
"智者"还是"愚人"--简析艾萨克·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作家辛格在其作品中创造出一系列让人过目不忘的愚人形象。在其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中,主人公吉姆佩尔貌似愚钝,他之所以选择此种生活方式,其实是恶劣生活环境下的自我适应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引导下的自主行为,由此可见,吉姆佩尔不是一般人所公认的“愚人”,而是“智者”。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译诗还是论诗,王佐良均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现代敏感与语言才能,他并非一个纯粹的追究义理、考究辞章的学者。事实上,王佐良的语言才能与现代敏感正来自其诗人特性,通现西南联大校园诗歌实践,审察现代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转型,就不能不注意到:在联大校园诗歌对于新的抒情道路的探寻中,王佐良的现代诗写作具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抒情风姿,他以“迷人的抒情”与“泥土的根”的交融展现了别一种抒情形态。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下的一段经典的话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批判地分析了施蒂纳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阐述了产生错误思潮的历史和理论背景;阐释了理解"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正本清源,纠正对马克思、恩格斯论断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迷狂说”并非柏拉图提出的诗学学说,而是他仅借用的一个古老的宗教术语来谴责某些“非理性”诗歌创作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它更不是柏拉图用来弘扬非理性精神的理论支柱。柏拉图的诗思与其哲学思想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以“理性生存论”为基础,提倡理性调配法规、神性教化人性,强调德性抑制情性、诗性造化德性。  相似文献   

18.
"小词"与"词小"不属同一范畴。"小词"属形式美学范畴,"词小"属道德美学范畴。"小词"依词体短小而生出,注重的是形式,成为词体文学的专有名词,极少含有贬意;"词小"由词的内容而论,注重的是伦理道德,是时人对词体文学蔑视的表现。二者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人》在曹禺的创作中具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曹禺此后的创作都可以在《北京人》中找到前兆性的趋势。它既是作家创作危机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对其审美转向的一种预言。作家一方面在作品中高扬着反传统的旗帜,另一方面又对体现着传统美德的愫方赞美有加;一方面向往着北京人那种"敢爱敢恨"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被"为着自己受苦,留给别人一点快乐"的人生哲学深深地吸引。作家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悖论之中。这一悖论是由作家灵魂深处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所决定的,它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作家在以寓言的方式宣告了传统的士大夫家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的同时,也在优美地向过去的"反传统"事业告别。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实骂"与"虚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骂人”(指文明、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或批判 )现象是“五四”时期及以后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产物。鲁迅在文坛的“善骂”是出了名的。他能以敏锐的目光 ,透过粒米见大千 ,透过现象抓本质 ,“骂”出了形而上的文化层面的意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