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吴文藻先生就主张人类学应从研究原始民族扩大到现代民族,认为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应该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但由于西方人类学传统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与学术实践等原因,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陆学界对汉族社会的研究仍显沉寂.  相似文献   

2.
西夏文书档案史是西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夏文书档案史的研究在中国经过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20世纪初的前10年)、初创时期(黑城文献出土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成果多产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繁荣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鉴此,本文拟就各个时期的研究作一历时兼共的介绍和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著的译注与诠释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料的储备和知识分子的学习改造;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异化期.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无限夸大和片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某些思想观点,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和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转换,其消极影响是理论话语的排他性和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在于运用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某一社区做出微观的、即民族志分析。至今人类学研究的领域已从原始氏族、部落扩展到乡村和都市社区,担负起复杂社会的研究工作,而每一次扩展都伴随着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及视野的拓宽。20世纪初人类学被引入中国后,乡村社区便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具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早期研究,如葛学溥(D.H.Kulp)的《华南农村生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林耀华的《金翼》,杨懋春的《一个中国的村庄:山东台头》等。二是20世…  相似文献   

5.
历史自然灾害学是对古代时期自然灾害状况、演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并服务于当代社会建设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无比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天象、地象、气象、水象、海洋象、生物象、人体象等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观察记录,为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大致经历了1949年前、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其持续的继承和发展,促进了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不断地深入和成熟,使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学研究水平在世界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从自卑到自省--西方心理学发展轨迹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已走过近2600年的历史,经历了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两个发展时期.在漫长的发展史中,诸多心理学思想和派别先后出现.但西方心理学史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思想逻辑线索的.笔者试图对心理学的发展轨迹提出一种新解:心理学的发展走过了自卑、自信和自省三个主要阶段.自卑阶段主要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8世纪初;自信阶段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50、60年代;自省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这三个阶段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别体现出心理学研究的自卑、自信和自省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是中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的热点话题。这场持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争论的焦点是中国文化有无人文精神、中西人文精神的异同、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论争的主题是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与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研究的视角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问题的展开注重学理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人将眼光投向民间,神话引起了启蒙主义者的关注,它被视为"中国之生命".随着民俗学的兴起,神话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在30年代的通俗化实践中,也成为"创造具有民族形式的新文化"之依托.1949年以后,神话成为本土现代社会、多民族国家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力量,同时也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神话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学术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的复兴与重建在推动民间文学整体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民间文艺学领域引入西方神话学理论,神话研究领域呈现出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交杂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4个阶段:创立和发展初期(20世纪初~1937年);长足发展阶段(1938~1949年);曲折发展阶段(1950~1979年);重建和兴盛阶段(1980年至今).中国人类学学者从翻译西方人类学著作、深入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大规模地投入田野调查到成立中国民族学会和人类学学会等均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人类学的研究正不断走向兴盛,同时也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等问题,但不断强化的"学科互涉"以及广大研究者的深入探索,必将促进人类学研究保持活力,继续开拓更宽、更广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化 ,可将 2 0世纪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历史考据和实证主义时期 ,时间大体从世纪初到 5 0年代初 ;第二阶段是庸俗的社会学模式 ,从 5 0年代后期到 70年代末 ;第三个阶段是多元发展时期 ,从 80年代到世纪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