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沈炼之和中法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炼之(1904—1992)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长期担任杭州大学教授,早年留学法国,获人文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为传播法国历史文化献出了毕生精力,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批极有价值的法国史书;撰著了多种有创见的学术论著;参与筹建法国史研究机构,培养研究人才,增进中法学术交流,使杭大和我国的法国史研究走上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轨道,被誉为中国法国史研究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2.
路易·勃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十九世纪法国史学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关于法国大革命,他写了十二卷本的巨著《法国1789年革命史》;关于七月革命及七月王朝,他写了五卷本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关于二月革命,他写了《社会主义·劳动权》、《向正直的人们呼吁》、《卢森堡宫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史页》,《历史的辩驳》和《1848年法国革命史》(二卷本)等著作;此外,他还写了一部《英国十年史(1861—1871)》。今仅就他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法国1789年革命史》这两部主要历史著作,作一简略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研究美国史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法国人阅读了哪一类美国史,翻译出版了哪一类美国史书籍?其次,法国人已经撰写了并正在撰写哪一类美国史?本文并不打算详尽无遗地进行论述,而是将大部分篇幅放在第二个问题上。法国研究美国史的困惑为了了解法国人正在撰写哪一类美国史,我们首先必须研究一下,最近法国研究美国史的这段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研究美国史的进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追溯,也是包含阐释框架在内的世界观.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是近年来区域社会史宏观与微观研究交汇的力作,它从观念上提出社会史是一种整体史,并且在"小"与"大"的历史之间寻找一种反思和架叠式平衡,在形形色色的"区域"(地方、都会、市镇)个案中论证"社会"在"历史"中的有机性,以及整体史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5.
环境史作为近年来西方现代史学中的一支生力军,最早诞生于美国。从历史的角度、整体的观念审视,美国环境史留下了它的"悲欢离合",同时环境史赋予人们新的价值取向,进而有益于人们理解环境史研究的深层意义,矫正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明确环境史的价值取向,可以为构建一种新的、积极的环境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法国蒙古学家雷纳·格鲁赛(Rene Grousset,1885—1952年)著《蒙古帝国史)《L' EEMPIRE MONGOL PAR)由龚钺译,翁独健校,1989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雷纳·格鲁赛生于法国格列诺布尔。他起初研究希腊史,由于他爱好美术,从而研究印度史,后来研究亚洲各地区文化史。著有美术史、文化史方向概述性的书籍。他曾任巴黎赛尼希博物馆馆长。  相似文献   

7.
弗格森在其史著中既肯定了历史的进步,又表现出了大量厚古薄今的观念,致使众多学者对弗格森是否是历史进步论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实际上,弗格森赞成的是一种曲线型的历史进步。一些学者将弗格森这种厚古薄今的观念,归因于他有特殊的高地情结。事实上,这同他的高地背景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他的崇古抑今的观念是因其对美德的重视,而他在考察人类历史进程时,如此强调美德的作用,是同他的政治思想、他对历史的考察和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态度有密切的联系的。但对美德促进的历史进步如何成为可能?弗格森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对人类历史作出整体描述,这在中西历史叙述史上都是重要的传统,并因文明视域的差异而形成普遍史与循环史的不同叙述模式。西方普遍史将"非西方"降格为历史总体进程中的低级阶段从而将其纳入以西方为"历史终结"的"普世文明话语"中,其实质是一种殖民与驯化。中国历史循环观是"天下"观念下"大一统"政治图景的历史表现,建构了历史演进中断裂与连续之间的张力,彰显了传统史学"形而上学"与"实际历史"之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 ,提出了理性主义进步史观 ;他把目光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文化史 ,开文化史之先河 ;他批判了传统的西欧中心论 ,提出整体史的研究方法 ;他还首次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所有这些思想精华和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使之享有西方“近代历史学的先驱”这一不朽称号。但是 ,伏尔泰对人的理性过分夸大和对中世纪的论战性的否定 ,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史家反击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钱锺书依托西方近代以来文学本位的观念,构建起其有异于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诗歌评价标准。藉此标准,钱锺书对以宋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评价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阐释路径,但现代诗学观念给他提供新的评判可能的同时,却也因此观念无视诗之"背境"、固守文本而不及历史,而有损其阐释实践的有效性。钱锺书诗学观念的反历史气质,使之重构了传统诗、史关系,他将历史置诸文学视域内进行观察,历史因之被赋予审美的特质而失其所是。这种近乎审美本质主义的做法,使得钱锺书对围绕在诗、史关系周边的传统诗学观念发生了误解、无视乃至反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南北朝时著名史学家裴子野在史学史方面的贡献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研究。南梁时期,沈约的《宋书》,裴子野的《宋略》,以两部不同体裁的史籍,在史学领域中并驾齐驱,保证了编年体与纪传体并称二体的地位。虽然《宋略》现已散佚,但叙事、史论方面,代表了当时史学发展的新水平,为后世树立了楷模。裴子野的著史思想引起史学界注重,对史学评断的深入,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球文明史》与"世界史"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皮特.斯特恩斯等所著《全球文明史》中体现出来的世界史方法论和体系思想,笔者认为,“世界史”与中国史不应是对应关系,中国以外国家、地区史不是世界史,只有从总体把握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研究才是世界史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历史学内部学科分支类目重新斟酌的建议,并结合《全球文明史》就具有整体观念的世界史的编纂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俗史学是中国史学的真正源头,它在讲述内容、讲述主体、讲述对象、历史观念上都具有明显 的民众性特征。中国史学雅俗分流的格局正式形成于夏王朝建立之后。雅史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俗史学 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雅史学的长足进展对中国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俗史学长期被排挤于主流史学之外, 对民众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精神的塑造都十分不利。两宋时期,俗史学开始复兴。近代以来,俗史学更加受到 重视。雅、俗共同繁荣的史学新局面的出现,必将把中国史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布罗代尔注重长时段趋势的总体史日益遭到西方历史学界的批评和质疑,引发了西方史学的转型。年鉴学派第三代历史学家也跻身于这场转型之中,聚焦于历史人类学、心态史和微观史学三个方面。本文以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的名著《蒙塔尤》为例,具体展现了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心理与心态--论西方心理历史学两大主要流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历史学是现当代西方史学领域的新兴学科,依据其源流发展、理论方法及传播地域分别形成了两大主要流派--心理史学与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美国为中心;心态史学则由法国年鉴学派开创并倡导,以集体精神状态为对象.两者之间相互交叉又有区别,理论和方法上各有缺陷但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史学观、史学方法论、史料观三个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它们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影响,旨在揭示在“新史学”视域下中国教育史呈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吴忠良 《南都学坛》2003,23(2):28-31
邓实是晚清著名的报人、国粹学派的代表,知名学者,一生以创办《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而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份刊物上,邓实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体现了邓实对他那个时代的体认。其中,就有他对梁启超倡导的“史界革命”的回应,并在“民史”方面进行了切实而有效的探索,在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明中叶是明代史学的转型期,这表现理学化史学批判思潮的出现、博古考信风的兴起、史汉风格的确立、史学理论的受人重视、经世史学思潮的勃兴.当然,以纲常正统论思想改编旧史,仍有很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其畸轻畸重的问题明显。其中,纯粹的中国史有五个,加上其它二级学科中中国史的份额,总计占了六个。而纯粹的世界史只有一个,加上其它二级学科中所含世界史的份额总计也只有两个。但世界史研究的地区(陆地)面积是中国史所研究的地区面积的15倍,世界史研究的人口是中国史所研究的人口的四倍,世界史研究的海洋面积是中国史所研究的海洋面积的120倍。解决的办法是:设中国历史学、外国历史学、考古—博物馆学三个一级学科,这是最好的方案;或历史学下面只设四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博物馆学。  相似文献   

20.
撒路斯提乌斯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家、史家。他的作品无论在选材上、写作上都有独到之处。他从当代政治、军事事件入手,以道德为评价准绳,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公元前2-公元元年前后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他的著作和他的史学思想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