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概括东西方人非言语行为交际方式的目光语、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触觉等身势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对身势语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作了"异"与"同"的对比分析,旨在说明学习身势语文化内涵对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录像实验和访谈对非言语式交际中的身势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重点阐释了身势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身势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巧和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录像实验和访谈对非言语式交际中的身势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重点阐释了身势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身势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巧和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身势语是非言语符号中内容最丰富,作用最重要的一种。本文简要介绍了身势语的一般特点,并分别阐述了其中的目光语、体距语、体触语及姿势所反映出的英汉文化差异,及身势语的社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方式有两种: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本文从文化角度对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作了介绍,探讨了东西方人在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与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非言语交际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也对交际尤其是跨性别的交际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身势语,沉默,和客体语三个方面探讨非言语的性别差异,从而提高人们非言语交际中的性别敏感性,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7.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外语学习者历来比较重视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身势语。  相似文献   

8.
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一种 ,它包括姿态动作、面部表情、凝视及眼睛动作、手势以及体距等五个大的方面。其形成和效果往往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决定 ,反映了文化差异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某些障碍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流分为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在临床护理中 ,非言语行为 (又称身势语 )十分重要。为此 ,本文探讨了护理人员仪表、表情、动作等非言语行为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旨在倡导在实施临床护理时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势语是一种语义非常丰富的沟通媒介.英语成语中的身势语是英民族身势语精华的凝结,对其类型、功能及特点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解读并有效地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非语言交际理论的诞生和发展。重点阐述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功能、特点以及常见的非语言行为沟通渠道和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非语言行为的基本解读向度,非语言沟通的差异,进而指出如何提高非语言交际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指出作为交际的一种必要手段,身体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文化意义,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英身体语言的意义有所不同,分析了身体语言的特点和功能,从文化意义上比较中英身体语言,并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英身体语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它与语言交际不同,在特定场合起到有声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了解掌握不同民族的体态语将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渠道和非语言渠道,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及作用,以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非言语行有明显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等方面对非言语交际进行分析概述,并对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作了进一步探索,突出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民族的非言语交际进行对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对藏族、维吾尔族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认为,藏、维两个民族在非言语交际方面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藏、维两个民族非言语交际的不同反映出他们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非言语交流的性别差异看女性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非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对触摸的主动性及其解读的性别差异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女性所处的从属被支配的不平等地位。研究的目的不是内化女性的从属意识和男性的支配意识,而是认为从非言语视角探讨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模式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是语言学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中泰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泰文化在非言语交际行为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差异,文章以中泰交流中常遇到的非语言交际礼仪规范为例,对比了中泰文化交流中在交际礼俗范畴不可忽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声音行为在现实交际中的重要修辞作用,主要体现在:音调/音质,响度和重音、速度、停顿、功能性发声和静默等方面,说明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对言语交际行为的补充、替代、调节、抵触等功能,并且指出其语用功能的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