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绝句是在唐代兴起的一种短小灵活的诗歌样式,它以极其经济的手段,表现最为广阔的生活,描绘最美好的境界,抒发最丰富的情怀。在绝句的英译过程中,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原诗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本文将原文与译文视为不同的语篇,从语篇照应、语篇的指向性和经验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得出绝句具有三个语篇特点:经常使用省略形式,以读者的联想与共鸣来贯通诗意;语篇指向性比其英译本要模糊;用简洁明了的诗句来表达复杂的经验功能。  相似文献   

2.
结合语篇类型学和翻译学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语篇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公示语大体分为说明语篇、指示语篇、信息语篇和审美语篇等类型,因此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如信息功能、指示功能、酬应功能和审美功能。认为公示语翻译应以最佳实现语篇功能为原则,具体操作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层关系:译文与公示语设立者的意图、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受众,并根据公示语不同类型有所侧重,力图得出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语篇类型学和翻译学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语篇类型进行分析,认为公示语大体分为说明语篇、指示语篇、信息语篇和审美语篇等类型,因此具有不同的交际功能,如信息功能、指示功能、酬应功能和审美功能。认为公示语翻译应以最佳实现语篇功能为原则,具体操作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层关系:译文与公示语设立者的意图、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受众,并根据公示语不同类型有所侧重,力图得出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语篇的分析和重构是通过对原文篇章的分析和解读,将其转换为译文,从而实现商务语篇的交际功能。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主动在大脑中根据目的论和交际功能,构建原文的话语和语篇宏观结构,正确理解原文,吸纳原文中的有效信息,发现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采用正确的语篇分析方法和翻译策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是检验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语域分析法是否可以用于译文质量评估之中。本文以一则美容广告的汉译为例,展示了语域分析法中的话语模式变量在译文评价中的具体运用。首先介绍话语模式变量的要素及其与文本语篇功能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原文和译文的各种主位选择为着眼点,详细分析了译文与原文在这方面的异同,指出了影响译文语篇对等的因素。文章最后说明了语域分析在译文评价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从语篇模式、语篇信息结构以及语篇连贯三方面结合翻译实例分析了语篇的内部语言结构与规则。作者认为,从语篇分析角度对翻译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实现译文在语篇层次上与原文尽量接近,达到相近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7.
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翻译研究中原文与译文对等转换的差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诗汉译本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具备应用性;英诗汉译的原文与译文很难实现"对等转换",因此在翻译评价活动中应避免机械地照搬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主要受英国、德国功能语言学派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人们已经逐渐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向语篇,传统以句子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的翻译研究及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向,开始关注与探讨语篇翻译的策略。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对于特定语篇翻译时,我们必须首先结合语篇语境深入分析和理解原文,考虑其文本类型、文本功能与目的、语法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对于译文谋篇布局,时刻注意考虑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而使译文文本能够恰当传递原文文本的信息,并从整体上展示其相应功能,达到与原文文本相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主要受英国、德国功能语言学派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人们已经逐渐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向语篇,传统以句子为翻译的基本单位的翻译研究及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向,开始关注与探讨语篇翻译的策略。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对于特定语篇翻译时,我们必须首先结合语篇语境深入分析和理解原文,考虑其文本类型、文本功能与目的、语法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对于译文谋篇布局,时刻注意考虑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衔接手段的差异,进而使译文文本能够恰当传递原文文本的信息,并从整体上展示其相应功能,达到与原文文本相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语篇在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译文的通顺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语篇与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以及语篇与译文的通顺等两个方面对语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象似性角度评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汉语诗歌的篇章象似性原则出发,结合林语堂的翻译理论,从象似性翻译的角度研究其翻译的中国古典诗词,说明林语堂的译诗基本做到了“形神皆似”。  相似文献   

12.
语篇视点与诗词英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宏观语用学的角度,以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诗词翻译中视点对意境的创造、文化信息的传递、文本内容的再现及意象重构的影响和视点的层级性、有序性、关联性与一致性对诗词翻译的影响及其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借鉴Hyland&Tse(2004)以及Ifantidou(2005)对英语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汉语元话语进行分类,比较英汉元话语在类别上的异同;在韩礼德语言元功能理论的基础上,对英汉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西诗歌翻译的改写与诗体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演论》的译者严复提出"信达雅"历经百余年,文学翻译评论家成仿吾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两种方法,以庞德为代表的中国古诗词英译实践,以卞之琳为代表的英诗汉译,都在不同层面上追求忠实于原文。优秀的创造性翻译(改写)的汉诗英译,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巧妙地传达了原诗的神采,并影响了美国诗歌创作;以似致信的英诗汉译法,忠实地再现原诗格律形式与意义,发挥汉字在诗歌表达上所具有的意象和音律上的优势。中西译诗的成功案例均展现了原诗精髓:以诗译诗,气韵神采,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任重道远,诗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诗词翻译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文献来看,目前研究大多从文学角度对诗词外译进行批评性分析,尤以古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尚存在研究视角单一、分析方法较为主观等问题。文章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切入,对刘半农所创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的五个英译本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功能对比分析,旨在为翻译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在研究分布上南重北轻;二是在研究方向上呈现出专而精;三是在研究内容上重点突出及以考论见长;四是在研究时段上三阶段稳步发展;五是在研究方法上重视文本细读与分析。日本学者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特点,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界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诗歌第一人称指示词隐显模式的美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人称指示词在汉英诗歌中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汉语诗歌中第一人称指示词常常处于隐匿状态,而在英语诗歌中则表现得彰显.这种不同的隐显模式并不只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且反映了汉英诗歌不同的美学追求与审美实践.该文旨在从诗歌美学观、诗歌解读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等方面对汉英诗歌中第一人称指示词隐显模式的美学功能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在诗歌阅读和翻译中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用中国英语译中国古典诗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用中国英语翻译汉语古典诗词,分析借用汉语意合手法在英语文本中再现原语诗歌中意象的作用以及汉诗意象、意合手法对传统英文诗歌创作的影响,认为这种手法应视为汉诗英译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诗歌中常常隐去第一人称指示词,英语诗歌则不然。两者迥然不同的第一人称指示词隐显模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比较了第一人称指示词所反映的汉英两种文化在宇宙观和人伦方面的差异,以期引起人们在跨文化欣赏和译介诗歌时充分重视汉英诗歌中第一人称指示词的隐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